第459章 我去哪搞钱?(1 / 2)
第459章我去哪搞钱?
虽然今天这个协调会又是“三国演义”、又是“挟天子令诸侯”的,
但说到底,
这些学院之间的你来我往、话术博弈,跟陈露阳还真没太大关系。
会后具体怎么分工,怎么写材料,怎么归档署名……那都是哲学系、力学系、经济系几位老师的事。
他一个学生,管不了,也不想掺和。
他最要紧的任务,就一条:
把零部件通用化继续往前推!
三系愿意协同,那最好。
但真要扯皮起来,他也不怕。
有省机械厂这个大后方给自己撑腰,
资金、技术、人才,厂里全能给他!
最差的结果,
不外乎自己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的去缠王轻舟,撒泼打滚、哭叽尿嚎地让他给自己安排个工程师过来画图纸。
反正脸蛋子只是一张皮,
只要肯不要脸,那你就是无敌的!!!!
总之,北大加入固然好。
不加入,
他也有办法把事儿硬生生推下去!
……
就在陈露阳信心满满,为修理厂的未来做打算的时候,
力学系办公室
张殿才紧紧皱眉的看着桌子上铺的图纸,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不满:
“我让你画图纸,你就画出着这玩意儿给我??”
“……你这画的是什么线圈壳?”
“不是说结构要能散热么!?”
“你这全封死了,热往哪儿散?”
“还有这个绕线排布,线脚都没留加工角,你是打算让工人咋缠线?”
“手伸进去还是用牙咬?”
听着张殿才一句句的质问,
张楠站在旁边,整个人绷得笔直,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虽然当初说的很好,由他打头,画初版草图,
张殿才批注修改,逐步完善。
但是真到动手那天,他才发现这“第一张图”比天还难画。
点火线圈模块虽然看起来只是几个线圈和磁芯拼起来的“盒子”,但内部结构极其复杂。
既要算电感、留磁隙,又要估算热胀冷缩、考虑绝缘胶的包封空间。
尺寸容差、接线通道、散热走向全得留,偏偏还没现成参考。
哪怕张楠已经算是“力学系图王”了,
但是他毕竟也是个没有什么生产实践、从书本里走出来的学生。
图能画成这样,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此时站在张殿才办公桌的旁边,
张楠觉得自己就像是等着老师批改跳错的小学生,紧张的手心拔凉都冒汗了。
“还有这个连接座,”张殿才用铅笔圈了下图纸。
“你设计的是平面接口,但现实里的车接头有几个是正插的?”
“老车接线都留角度,接口不预留斜插方向,连线都插不上,装配怎么搞?
张殿才越看越是来气。
“谁教你这么画的?!”
张楠红着脸小声应了一句:“我是照《机械原理》教材画的……”
“教材是教材,教材不是车间!”张殿才声音有点怒了。
“我上课的时候怎么教你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