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提前押题【求月(2 / 2)
而许多地方,还有李畋自己的旁注,用更小的字写着与其他典籍的互证,或是对前人注解的补充。
显然,这本书属于李畋的“教案版”了。
“《礼记》乃礼乐制度之渊薮,亦是省试墨义之大宗。其精要在‘明器数,辨等差,通人情’。”
他随手翻开一页,指着一道题:“看此,‘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曰会’。此题看似简单,考的是《曲礼》相见之名,然其背后关联的是诸侯邦交之礼制。若只死记定义,不明其所以然,一旦题目稍加变通,如问‘遇’、‘会’之别与‘朝’、‘聘’之异同,便易混淆。”
“此书集注,便在于帮你厘清这些名物制度间的经纬脉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尤其要细究《王制》、《月令》、《礼运》、《学记》、《儒行》等篇目,涉及治国、农时、教化、士人操守,皆为省试所重。”
陆北顾凝神细看,果然见那道题目的集注旁,用小字详细列出了“遇”、“会”、“朝”、“聘”的具体适用场景、礼节差异,甚至还引了实例佐证。
他心中凛然,意识到这看似简单的批注,背后是对整个礼制体系的深刻理解。
李畋又拿起《春秋墨义要览》,书页翻动间,一股更沉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春秋》微言大义,一字之褒贬,荣于华衮;一字之贬斥,严于斧钺。墨义于此,重在‘明是非,别善恶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