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2)
('<!--<center>AD4</center>-->目众多,经常和许多国外工程展开合作,收到国外送来的快递不稀奇。
但稀奇的是,这封EMS寄件地址竟然是英国,收件人笼统的写着“国家设计院”。
如此指向不明的EMS,最终都归办公室签收。
他们怀着好奇拆开来,竟然抽出了一份印戳严谨的信封,上面还封着传统英国气息的火漆。
这么隆重的信件,国家设计院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们小心翼翼拆开封口,抽出来的信纸用材考究,边缘烫出了精致的花纹,还有独特牛皮纸暗纹。
上面用漂亮的英文花体,潇洒地写着内容。
拆信的人皱着眉念道:“额,尊敬的国家设计院,我们什么什么一直是建筑方面……”
就算他们是国院的行政,也不代表英语水平能够流畅的阅读这份措辞郑重的花体英文信。
正当他们愁眉苦脸,考虑是不是找个翻译器拍照的时候,忽然有人眼前一亮。
“后面有中文!”
拿着信的人,赶紧翻到后面的中文页面。
相同繁复漂亮的纸页,换成了宋体字清楚的写着“邀请函”——
中国国家设计院敬启: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始终秉承“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开展建筑学术研究”宗旨,致力于开展国际建筑学术交流。
贵院优秀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经验,在建筑、桥梁、道路、城市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目共睹。
因此我们诚挚的邀请贵院莅临英国伦敦,参与“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建筑”专题交流会议,加强国际建筑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建筑学术发展。
期待贵院的回复!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
作者有话要说:殷以乔:我能等。
殷知礼:有些事情不能等,我要看我的好学生~
第18章
国家设计院一直负责国家大型基础建设,获得过国内无数奖项认可,也一直在国内顶尖学院讲课。
却还是第一次收到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邀请函。
这个成立于1834年的协会,在英国建筑巅峰时期,聚集了无数优秀建筑师,创造了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建筑研究成果,最终成为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权威的协会之一。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不负责教导出优秀的建筑师,也没有标准可以评判它。
因为,它就是西方巅峰建筑艺术的评判标准!
办公室认真查看邀请函的印鉴,甚至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对外公布的联系地址、电话,与邀请函附列的联系方式进行对比。
确定了它的真实。
“你说这邀请函是不是殷知礼……”
他不用完全说出来,周围人立刻露出了然的赞同。
律风设计的乌雀山大桥,刚刚掀起了国内桥梁的期待狂潮。
所有关注着这座大桥的媒体,都在细数它成功获批的不易,与盘山设计的巧夺天工。
所有人都在惊叹于律风的奇思妙想,所以面对突然出现的邀请函,很容易令他们想到律风的老师——殷知礼。
殷知礼身为中国人,凭借着建筑上非同凡响的造诣,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资深会员。
他能在西方文化表达的圣地,拥有一席之地,始终令建筑从业者感到无比骄傲。
因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天生带有得天独厚的贵族姿态,充满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傲慢,曾经对中国建筑颇有微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