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0节(2 / 2)

若同别处园业相比,这处庄园当然也不算差,起码比李泰自家的商原庄气派得多。可是跟对岸赵贵庄园相比的话,则就被衬托的寒酸有加。

同样紧挨着洛水的两座庄园,产业的建设却这样不同,李泰有些好奇的问道:“莫非是因为赵贵家奴跋扈恐吓,梁开府家人们才不敢引洛水放手做工?”

“赵贵的确是有几分气盛贪货,但也同梁椿性情有关……”

贺拔胜微笑着解释了一下,相对于其他北镇武人,梁椿这个人可谓是谦和不争,且对部下们体恤有加,所以被贺拔胜评价为老兵中的君子。

李泰听完后便若有所思、将这些事情记在了心里。未来他想在西魏政权混出头来,免不了要同这些北镇武人们打交道,对这些人多做一些了解也不是坏事。

绕行过梁椿庄园,一行人便进入了澄城郡范围内。又沿着洛水走了几个时辰,在一处渡口过河之后,便抵达了此行第一个目的地。

“这座庄园大统七年得授,之后便分遣三百部曲于此耕作……”

贺拔胜一边策马行入庄园,一边对李泰笑语介绍一番。

李泰也在认真打量着这座庄园的环境,庄园同样位于洛水西岸,面积有七八十顷,西岸同样有一道河流,约莫有十几米宽,便是洛水的支流白水。

整座庄园,半是河流冲积平原,半是起伏的土坡丘陵,不只平地种满了作物,山坡上也开辟了一些梯田,种植着一些耐寒作物和桑槐树木。可见此处庄园的管理者也是农事精勤之人,不舍得将庄园土地荒置浪费。

“前日得知主公要来,仆便一直翘首等待,使儿郎到前渡口迎望……”

一行人来到庄园门前,早有一队壮丁于此恭立等候,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阔行上前,抬手拉住马辔并将贺拔胜搀扶下马。

“此员名朱子勇,是从江南随我返回的老仆,精擅药石,也是一位良医。”

贺拔胜先向李泰笑语解释,继而又示意随员捧着一方木盒递给那管事朱子勇并说道:“你家二郎仍留朝邑,家中新妇产息仍未得归,朱某不要怨我刻薄,些许薄物赠你小孙,盼能健康长年。”

朱子勇闻言后更见感动,连忙又招呼抱着孩子的儿媳入前见礼,贺拔胜亲自将礼物从盒子里拿出,是一个金光灿灿的降魔小佛像,放在那已经酣然睡去的娃娃怀中。

一行人走进庄园里,晚风吹起,夹杂着一些药材气息,庄园内各家篱墙里晾晒着许多的药材,沿墙的阴影处还种植着一簇簇生长旺盛的紫苏并其他植物药材。

庄园中央的大屋前,早已经架设起了几个大灶,篝火熊熊燃烧,或是蒸煮着谷饭,或是架烤着羊羔。丰富的食物响起涌入鼻腔,让赶了一天路的众人都忍不住的食指大动。

李泰等人跟着贺拔胜入堂坐定,不多久便有仆妇将酒菜陆续奉上,虽然菜式不算精美,但分量却足。一大陶碗的熟切羊肉,一盆香气浓郁的鱼鲊,还有风干的山禽肉,以及一大盒的齑菜。

贺拔胜望着食案上的几样菜品,神情纠结了好一会儿才摆手道:“把这羊肉、鱼鲊散去别席,给我盛一碗粟米饭,今晚只用餐,不饮酒!”

侧席作陪的朱子勇听到这话,半是诧异半是惊喜道:“仆之前多劝主公须忌口,主公总是不听,怎么今日……”

“有人笑我口福浅薄,向我许诺会勤奉美味,我在等着呢!”

贺拔胜闻言后便哈哈一笑,并用眼神点了点李泰。

李泰见状后便微笑着站起身来,走到贺拔胜食案旁,从腰畔掏出一个小竹筒,拔开塞子,倒出莹白的晶体颗粒,用手指捻着撒入那一盒齑中,再用筷子拌匀,推到贺拔胜面前笑语道:“伯父请试尝,这一盒齑是否比平常更鲜美?”

贺拔胜自不担心李泰会毒杀他,见状后便拿起筷子夹了一些剁碎的菜叶送入口中,略作咀嚼后眉梢顿时一扬,几口将菜吞咽下去,指着李泰未及收起的竹筒诧异道:“这是何物?怎么能让食料变得这样鲜美?”

“我称它是味精,是从豆豉之中析出,越是陈年陶罐作豉便越鲜美,正是因为此物。”

李泰坐回自己餐位,笑着解释一声。

竹筒里的当然不是味精,起码不是后世工业提纯的味精。豆豉之类的酱制品,存放久了便会风干,解析出一些盐晶颗粒,这些颗粒的主体构成自然是盐,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物质那就是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味精提鲜的最主要原因。

这一小竹筒的晶粒看似不多,但却是刮取了几十个放储豆豉的老陶罐才收集起来,里面的提鲜成分自然不比后世工业提纯的味精,但口感的提升也已经颇为显著。

有了这土法味精提味佐餐,贺拔胜也是胃口大开,不再介意没有酒肉,就着那一盒齑便吃了整整两大碗的粟饭,拍着肚子一脸的酣畅满足。

用过晚饭,天色也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贺拔胜又对朱子勇交代道:“李郎是我亲近晚辈,本身又颇具养家治业的智慧。之前为了维系此间营生,让你父子亲属常年分居,现在带他入庄,庄事大可付他,子勇日后便可随我行止,不必再困居乡里。”

朱子勇听到这话后便连忙点头道:“主公请放心,我一定配合李郎,尽快交割庄务详细!”

第0050章 晚景凄凉

“此间土层松垮,李郎小心慢行。”

崎岖的山道上,朱子勇行走在前带路,李泰手持一杆竹杖,小心的跟随在后。

“此间园业见籍六十八顷,陂、地各半,平地良田二六顷,坡上旱地十三顷,有桑八百三十二株,桃李杏枣果木三百……”

朱子勇一边行走着,一边对李泰讲解着庄园产业详情,一些具体的数字张口即来,可见对庄园的管理的确很上心。

李泰站在高处左右张望一番,开口说道:“园业面积怕是不止吧?我听说大行台吏治刚猛……”

“确实不止,不过大行台督治严明主要还是在人在物,地之赏溢尚属宽容。毕竟有耕才有产,群下愿扩地勤耕,也是一桩有益家国的好事。”

朱子勇也不愧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物,一句话就把侵占田亩拔高到正义的角度。

看来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世情常态,宇文泰未必不知,只不过出于某些原因尚未重视起来。

毕竟关中本地豪强各有产业,真正获得大量赐田的还是北镇武人和内附新客,对待这些人群若太刻薄,则就不利于统合拉拢。

这应该也算是西魏政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吏治严明却又模糊处理的矛盾点。

“请问朱掌事,为何此间土质灰白,有异别处?”

昨天傍晚到来的时候,李泰便注意到这些坡地上的土壤多呈灰白色,现在登高来往便看得更真切。

这里的土质的确泛白,用手指一捻有着很明显的颗粒感,但那土壤细末又颇为润滑,倒跟杨黑梨在商原山坡上发现的那些陶土有些类似。

不过商原山坡上往往都是一坨一坨的分布着,不像这里几乎整个土坡都是这样的土壤。以至于流经此间的白水都水质清白,大概也是这河流得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