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1节(1 / 2)

考成法的内容引申到这一步,其意义已经不再限于考勤督政,而是对政权权力格局划分的再分配。

从组织结构上的改变来看,其实比张居正的考成法更进一步,张居正还在加强阁臣的权威,而李泰的例会方案则是把皇帝直接从国家行政中摘出去,是对当下霸府职权的直接增强。

李泰之前不想将之献给宇文泰,不只在于不想站在摸鱼群众的对立面,也在于他想留着自己用呢,谁能说他未来不会成为新的霸府首领?

既然这方案已经被宇文泰先一步察知,李泰索性继续引申道:“国家立事,百宗千流,诸事皆询、则必考异。唯是法从一宗,绳准清晰,才可官民各便。今国运之艰难,在于物力之匮乏,凡所立朝及台府在事者,亦共当此忧,治事弥之!”

他没有具体讲述考核的方法,一则在于西魏政权根本不具备一个完整的监察系统。各处为官的,往往乡党、亲戚扎堆,你让他们彼此监察举报?开玩笑呢!

更何况就算这些官员查发出来,该要怎么处理?西魏政权有那么多的人才储备?

二则李泰也不想乍入行台便站在广大群众的对立面,又不是自己家买卖事业,点到为止即可,犯不着扑心扑肝的给宇文家霸府添砖加瓦。

所以他只提出了考成法的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以财政收入作为第一目标。

宇文泰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推案而起,指着李泰感慨道:“李伯山胸计框整、立论于宏,难得又能化繁为简、建策于实,实在难得、难得啊!”

说话间,他又望着在堂众人笑语道:“之前众位所疑辩之处,便在于此法望似可观、却繁而不要,今李参军入堂深论,能否有释诸位疑虑?”

众人听到这话,便也都微笑点头,他们瞧得出大行台对这考成法的欣赏,各自心里也都在考虑此法实施之后,会给行台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

作为霸府的核心成员,他们自然也是希望霸府的总掌事权更大,分在个人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能多。

唯一有点迟疑的,还是把财政收入作为第一考核目标,任何事情都不免轻重美丑的模糊地带,唯有谷帛数字最是清晰可观,一旦成为主要的考核内容,那能操作的空间也就更小了。

所以接下来众人的议论也都集中在这方面,觉得还是要将考核标准放宽一些,起码德行、乡望等等内容应该也要进行强调,不能一味的驱官逐利。

宇文泰在听完众人的意见之后,便也点头表示认可,当即便让苏绰准备拟定条式,将此内容汇总起来书告朝廷。

至于李泰,因为首倡这一格式条文,除了之前赏赐的一匹良驹,宇文泰又勒令将他之前所使用的鞍辔等旧物赏赐给他,并亲自下堂拍着他肩膀笑道:“世间勇者,岂因齿稚而缩?李伯山今之勇于建策,恰如我少勇当年,实在可嘉!”

李泰听到这话,自是一脸的激动,连连谢恩。只是又等了一会儿,才确定的确没有别的封赏了,不由得感慨宇文泰你还真是一辈子吃不上阔席。

第0098章 名臣之父

一场奏对从清晨持续到傍晚,李泰离开厅堂返回本廨时,才发现又到了下班的时间。

这一次众人不敢再急于收工回家,眼见李泰归署,裴汉、薛慎等忙不迭迎上来,眼巴巴望着李泰问道:“大行台有无别嘱?”

李泰先是摇摇头,然后才又不无歉意的说道:“昨夜趁懒偷闲,有劳诸位留此代事,实在抱歉。”

两人听到这话,大度摆手笑道小事,薛慎则掏出一份文卷递过来说道:“这是此夜讲学内容,李郎要不要先过眼一番?大行台都赞你学术精美,若不能登堂授众,就可惜了。”

看到薛慎都替自己备好了课,李泰不免有些尴尬,干笑两声后才说道:“方才在堂奏对时,告请大行台因家事故,不便留衙夜直,故而署中任事,仍需厚颜请托两位代执。之后几日,我也事有不便,或需缺直,抱歉抱歉。”

方才在堂中,趁着宇文泰对他那股热乎劲儿还未消退,李泰便表示自己因要回家照顾贺拔胜、不方便值夜班,顺便又请了几天大假,宇文泰对此只是笑允。

裴薛两人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五味杂陈,大家同在行台办公,怎么就你这么牛逼?

别人谁不是勤劳表现,希望获得大行台的赏识,偏偏就你事多,不上夜班还请大假。偏偏大行台又对你这么偏爱,上班第一天就来听课,没见到人还不恼,第二天又拉去谈了一天的话!

过了一会儿,又有行台谒者到来,不只牵来赏赐的河西良驹,还把大行台鞍辔故物一并送来。

裴汉、薛慎等看到这一幕,心情所受震荡更大,一时间就连嫉妒之情都荡然无存。人家才是霸府肱骨,咱们都是老六啊!

在众人艳羡目光中,李泰挥手同他们告别,牵着马离开官署。他何尝不想合流于众啊,关键风采实力他不允许!

离开台府汇同随从们,李泰便策马出城。

不得不说这河西良驹驾驭起来的感觉是真的好,马的骨架既高,爆发力又强,无论短途冲刺、还是长途奔驰都迅猛有力。

李泰策御于马背上,也越发感受到时人对名马的喜爱之情,就这速度带来的激情和快感真是无与伦比,只觉得就算现在回到台府干掉宇文泰,都能一溜烟的跑出潼关去。

凭心而论,宇文泰这次给他的赏赐真的不差。

原本关西的战马,多出于灵州、夏州等河套牧区,但是随着诸州人马的内迁、加上与柔然的逐渐交恶,西魏对河套牧区的控制力降低。

夏州本是宇文泰功业起点,但在大统六年柔然犯边时,宇文泰召集诸军于沙苑备敌,河套地区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备,以至于柔然寇夏州而还。

再加上近年以来,北境稽胡频频作乱,灵州、夏州之间深受其扰,西魏能够有效控制的地区仅止于原州。

如此就造成了西魏政府的马政大受影响,军中战马尚且补充不及,民间用马更是奇缺。

因此开辟新的优质马源地也成了西魏政府的当务之急,河西大马天下闻名,是比河套马更优质、上限更高的战马种类。

只不过独孤信入治陇右未久、河西走廊都还未完全打通,治内也是时有叛乱发生,优质的马匹补充仍然极为有限,供军尚且不足,民间更是有限。

但能够选送大行台的马匹,自然是优中选优。李泰若早段时间得到这匹良驹,遇到赵贵部曲伏击时,哪怕打不过,遛都能遛死他们!

更不要说还有这极具象征意义的鞍辔故物,真要有人劈砍射击的话,你射的是我屁股吗?是大行台的脸面!

李泰一路策马疾驰,美滋滋回到商原,还未入庄,便发现有一队几十名戎袍骑士正在庄园门前立定。

他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没有轻率入前,而是直趋陂南不远处的乡团驻营,先询问那一队兵卒是何来历。

“方才渚生掌事来告,说这路壮卒并无恶意,好像是陇边的来客,还带了许多礼货入庄。”

守营的刘三箸匆匆迎出禀报道,及至见到李泰胯下这威猛良驹,顿时一脸欣喜艳羡之色道:“郎主这坐骑着实威猛,胛骨英挺、毛顺如缎啊!”

人菜瘾大通常难免,这家伙到现在马都骑不顺当,但相马的知识却是激增,绕着这匹良驹转圈打量,口中啧啧称奇。

“羡人不如自驾,我今还要仰之代步。来年家势壮大,你们勤事有功的,全都赐给一匹如此良驹!”

李泰现在还没那么阔,只能进行口头的激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