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4节(1 / 2)

塬上田野中,李泰策马轻驰,偶见草丛里野物蹿动便引弓射去,虽不能百发百中,但大半个时辰下来,也射到了七八只扒窝害苗的野兔。

“阿郎,独孤开府家车马队伍已经自塬南行来。”

李雁头自南面策马行来并喊话道,李泰闻言后,屈指唇间打了一个呼哨,散在左近的部曲们便纷纷靠拢过来,随他策马往南面行去。

独孤家队伍今次带队的仍是李屯,彼此塬下接头后,李屯便先笑语道:“行程不远,何劳郎君入此亲迎。”

“礼不可废。”

李泰微笑应道,顺便看了一眼独孤家这一行队伍规模,大大小小的牛车马车便有十几辆,随从护卫的武士也有数百人,若不清楚的怕要以为是什么公主王公出游呢。

“那彩车上便是我家主公长娘子。”

李屯指了指车队中一驾彩幔垂帷的华丽马车对李泰说道,但也没有要为引见的意思。

李泰向着那驾马车遥作一揖,倒也不打算入前骚扰,勒转马首与李屯一起同行登塬。

“娘子,这西塬的风光比东塬要好呢!”

离家以来,独孤妙音仍是闷闷不乐,与其同乘的贴身婢女则一路小心翼翼的想要让她开心起来,马车登塬之后,那婢女便一脸惊喜的指着车外风光说道。

独孤妙音随便扫了车外风光一眼,仍是提不起兴致,只是闷声道:“你个小雀儿再来扰我,我就把你赶下车追着跑!”

“奴、奴只是想让娘子高兴。”

那年龄只比娘子大了几岁的小婢女闻言后,有些委屈的说道:“娘子你以前还吵闹要出游,这不正好?崔三娘子昨晚还教我说,女子总要告别父母、同良人作配成家,娘子现在不出、以后也是要出的!

那时还要担心姑翁和不和蔼、夫主可不可观、夫家群众好不好处,可现在全都不用担心,娘子应该……”

“应该什么?”

听到小婢女话音突然停顿,独孤妙音随口问了一句,转头望去却发现那婢女只是探头望着车外前方,已经顾不上理她,好一会儿仍是如此,终于忍不住凑过去问道:“你在瞧什么?听不见我说话!”

“没、没什么。”

那婢女听到这话后才忙不迭缩身回来,但那视线飘忽却仍仿佛被什么东西牵引在外。

“我不信!”

独孤妙音推开婢女,自己凑上前,视线巡察一番,却没发现什么奇异风景。

被挤在一边的小婢女有些忍不住了,在一边提醒道:“娘子瞧人群前面,同李都督并行的那位郎君!那位郎君好神采、好英俊啊!”

独孤妙音循此指点将视线投过去,恰见到策马正行的少年侧脸,额平鼻挺,脸线如削,勾起的嘴角似笑非笑,身后披袍被风扬起,露出挺拔的腰背线条。

她觉得这张侧脸似乎有些熟悉,但也未暇深想,只将嘴角一撇,有些不屑道:“只是寻……哒(der)”

那少年骑士似有所觉,回身向后方瞧了一眼,妙音小娘子这才见到他的全貌,已在唇齿间的字节陡地一滞,变成了一声俏皮清脆的弹舌。

那婢女初时不解其意,刚从侧方见到那少年骑士回头,前胸却被猛缩身回来的自家娘子后肘撞了一记,吃痛护胸,有些畏惧的缩在一边,片刻后眸子一转,捂着嘴巴弹舌起来。

“你住口!”

妙音听到这声音,俏美的脸颊上便有些羞热,握起小拳头在婢女面前晃了晃。

又过一会儿,她又忍不住探头往车前方望去,口中喃喃道:“这背影有些熟悉,脸庞却看不清楚。他是哪家的子弟,怎么跟咱们同行?难道也是来拜望太师?”

“娘子你怎么会熟悉!这样英俊郎君,见过一眼怎么会忘!奴是没有见过,娘子又去哪里见?”

那婢女闻言后便摇头说道。

妙音小娘子正蹙眉回忆,听到这话后则咬唇笑起来:“我也不会忘,那就是应该没见过了。你想不想知他身世来历?”

小婢女摇头一叹:“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奴只是娘子的小婢女……”

“瞧一瞧,能怎样!我瞧一眼花朵、瞧一眼彩羽,是自己的乐趣。他若怕人瞧,索性待在自己家里不要出门……等等,我刚才说了什么?呃,是彩羽、彩羽!”

小娘子正喃喃自语,思绪却忽然打通起来,顿时贝齿紧咬,低头在车厢内摸索起来:“我刀呢?”

第0103章 夺路而逃

李泰在将独孤信家车马引入庄园中后便识趣止步,让他们随行仆人们往山谷别墅中尽情布置。

他虽然有点欲壑难填的小野心,但也不得不承认独孤信之前送来的那一批礼物连他整个庄园买下来都绰绰有余,当然也要投桃报李、给人家一点自由。

眼下刚刚到中午,趁着假期还有几天,他便翻出乡里渠盟整理的一部分塬上井渠图纸和资料翻看一下。

虽然渠盟内部人事构架完整、分工明确,不需要他亲临现场的主持,但对工程概况和进度还是得有一个了解,否则这日渐增长的乡望还是感觉有点心虚。

井渠的工程难度要比平地开渠更难一些,除了竖直打井之外,还要在水井之间开凿暗道潜渠,并用陶罐填塞,避免水流渗漏、土道坍塌。

因为大部分都是地下作业,施工难度和成本消耗都非常的巨大,进展便不如之前那么顺利,到现在才只开掘出十几里的渠道,怕要入秋才能完全凿穿商原,使渠道进入南坡,继续露田凿渠。

这一次重修龙首渠,真正受惠的虽然只有武乡郡境内几县,但所带来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就连洛水中游一些郡县大户们都来到这里,跨地取经。

因为洛水中游水流更少,所以沿河两侧的灌溉条件更加的恶劣。

至于为何只是吸引了民间乡户,却没有更多的官府力量被启发吸引,原因也很现实,就是没钱。或者说郡县一级的官府,既没有这么深入乡里的动员力,也没有富足的人力和物资,进行这种耕桑基础建设。

眼下地方官府的主要任务,还是扩户垦荒、扩大税源,如果贸然启动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势必会加重对治内均田户的压迫和剥削,造成编户逃亡,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在没有一个强大编户基础和稳定的地方行政之前,官府在地方管理和控制方面,是远不如地方豪强那么扎实有力的。

所以在大统九年宇文泰开始招募关陇豪右部曲为军的同时,后续几年里对地方豪强的倚重会越来越大,出现许多豪强为本州刺史、本郡郡守的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