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07节(2 / 2)

陆通闻言后更加不解:“此事我知,只是发还器坊人与物,但这些弓刀甲杖却是内外诸军遗留,怎么也一并发给都水?”

“这些器物就是归属都水啊……”

属官连忙又作解释道:“都水器坊为诸军修补器物,诸军遗留废器作为报酬。李从事持尚书手令并与诸军将主契书来此提领,卑职验看无误后,便给发还。”

陆通闻言后顿时一怒,心知是被李泰算计了,先将这些账簿留案不批,然后便出营率众直奔白水庄而去。

“阿兄,你怎来了?”

白水庄园门前,陆彦匆匆迎出,望着气势汹汹而来的自家兄长发问道。

“在职称官!”

陆通没好气的瞪了陆彦一眼,旋即又指着他怒声道:“我因何来,你会不知?你们官长何在,着他速来见我!”

陆彦面对自家兄长还是有欠底气,见状后脖子一缩,垂首小声道:“从事午后已经率员南行归署,阿兄、尚书你来得不巧。”

“他诈取了台府库物,又能逃往哪去?今日领取的库物收存哪处?乖乖送回,我可以不再追究!”

陆通闻言更恼,策马便要往庄内冲去搜索,但陆彦却张开两臂拦在他的面前。

“尚书此言差矣!那些物料,本就归属我们都水行署,诸军将主留置营中以作报酬,只是不巧被台府役员先行收走,从事使员取回,怎么能是诈取!”

陆彦一脸正色的回答道,寸步不让于庄园门前。

“你们都水行署器坊多少匠力在工,不足一月光景,能收数千弓刀甲杖为酬劳?这种邪言竟出你口,我真后悔让你追从李伯山!”

陆通指着陆彦忿声说道。

“那、那些器杖只是废料,价值本就不高。器坊早被台府恶员无理征据,究竟使工多少,行署也不能知,唯共诸军将主补定契约才略知约数。是否超取,尚书需要查问诸军将主才可定论,怎么能一言否定?”

瞧着兄长一脸盛怒模样,陆彦虽然有点心虚,但还是壮着胆子将李泰行前交代给他的说辞转述一番,说话间胆气壮了几分,又昂首说道:“在事各司其职,尚书如果觉得行署行事不法,卑职一身置此,恭待锁拿。李从事却不会任由下属被人强权欺压,来日必然争论于台府,还我以公道!”

“李伯山因何留你于此,你难道不知?你是要气死我……”

陆通见自家兄弟一副势不两立的模样望着自己,又是气不打一处来,翻身下马、抬腿便踹。

“知道,但我倍感荣幸!从事知我不会因顾私情而屈从强权,所以留我……嘶,阿兄,我没错、我没……你后悔让我追随从事,但我却后悔之前不该弃众归来!不是因为贪功,只是懊恼没能共事壮行。西土少壮不乏,能如从事勇而敢当者几人?哪怕那些军门子弟也逊之远矣!”

陆彦被踹的吃痛抽气,但还是不肯认服,仍自大声辩解:“军资器杖,自当付给勇者使用杀敌。我们都水行署又不是伏案闲客,凭什么不给使用?从事说的没错,勇敢进取、不拘小节,就是为的让你们这些小觑少壮者刮目相看!”

第0175章 捉贼当场

且不说在白水庄园手足相残的陆氏兄弟,李泰率部返回洛西行署后,便立刻让人从商原庄里调取一批物资过来,作为白水防城的起步资金。

部伍扩编就急而不就缓,越早掌握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就能越早因此享受到相应的权力和利益。

李泰倒是很想公私分明,或者花朝廷的钱办自己的事,但关西霸府的大环境不允许啊。霸府能够给予的,只有一部分政策和势位上的照顾,更实际的支持则完全没有。

不只李泰这种热衷营建自己势力的人,就连许多台府的属官们,其实也都维持着一种毁家纾难的状态,用私财填补职事内的财政缺损,从而维持政权的正常运行,让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存在并继续发展。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东西魏的对抗并不只是高欢和宇文泰两人之间的对决,起码在西魏这方面,虽然有着政权的先天不足,但其统治的深度和广度是东魏政权所达不到的。

就拿李泰自己来说,如果他在东魏或在南朝,是绝不会无私到自掏腰包去做一些需要官府承担的事情,一方面是其他两个政权权力结构没有这么大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就是还有其他的方法和途径去钻营达成。

可是在西魏,从官到民都穷成一副逼样,白水捡点破烂都那么多人盯着,你不舍得出钱,你的权力就没有立足之地、就无从伸展。

今年李泰自家庄园的经营势头还算良好,中间虽然经历了贺拔家兄弟这一波折,但在宇文护出面下,李泰也不需要有实际的付出。

至于从河东人家购买的那些军械,则就用陕北一战的一部分战利品交付,新一笔订单则明年给付。所以今年李泰自家的产业,预估可得盈余折绢合计三万多匹。

这已经算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如果是在太平世道,李泰甚至都可以解甲归田、躺平享受人生了。

可偏偏在此乱世,想要保护财富就必须要掌握权力,而想要掌握权力,这点钱仍是杯水车薪,需要继续努力。

还在行途中时,李泰便已经着令将要在白水修筑防城并募取乡豪部曲为兵的消息扩散出去,再加上配合郡县清剿盗匪的计划,等他回到洛西行署时,已经有许多乡豪聚集在此,想要探听更多内幕并参与其中。

李泰接待了一些乡里豪强,告诉他们自己职责所在,原则上只能管理洛水河渠沿线的人事,并没有资格直接募取乡里人物。

但如果这些人能加入渠盟,并将部曲编作渠户,他们才可以加入李泰所主持的白水防军备武装中来。

之所以要加设这样一层障碍,第一自然是为了避免与地方官府发生直接的冲突。

李泰虽然不怕这些地方行政长官,可也不能沉迷于跟他们之间搞什么乡势权力斗争,搞一个面子上说得过去的理由,给彼此一个台阶,即便产生什么冲突也有缓冲的余地。

第二自然是要加强渠盟的乡土影响力了,渠盟组织越庞大,对乡土渗透就越深,李泰手中的权力也能有更多维度来维持。就算哪天他因为职务的调整不能再沿洛水称霸,也可以通过渠盟维持其掌控力。

对于那些乡境豪强而言,如果只是单纯的好奇询问,有没有渠盟这一障碍,他们实人实物加入进来的可能也不大。如果本身便热情满满,那加入渠盟也不可谓之障碍。

之前的渠盟还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乡情乡律基础上,发展势头已经不差。如今更有了李泰手中的权力作为背书,一时间加入者更是激增。以至于李泰不得不单开一条生产线,用以印刷渠盟中的人事籍册。

得益于乡情的踊跃,渠盟很快就呈交了一份千人的名单,用以募士扩军。李泰又在贺拔胜旧部中挑选了几名精熟行伍编练的老兵进入渠盟担任掌事,主持招兵扩军事宜。

至于他自己,则抽身出来简备礼货,返回华州城拜访独孤信。

独孤信在华州城的府邸毗邻贺拔胜旧居,原本不是的,但独孤信今年返回参加大阅时,让家人安排迁居此处。

李泰登门拜访的时候,宅邸还没有搬迁整修完毕。

左近并没有规模足以住下独孤信众多家眷部曲的大宅,因此这座宅邸是由附近数座宅邸拼接而成。庭院中堆积着各种物料,并有许多人昼夜赶工。

独孤信年前还要返回陇边,因此没有跟随大行台巡察河防,留在华州城内享受一下与家人欢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