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15节(2 / 2)
栎阳防城守将名辛威,三十出头的年纪,站在直堂门前眼见李泰行入,便迈步行下来拱手笑道:“月前白水有见李从事英姿,至今难忘,不想于今城内便再相逢。冬日苦寒,从事仍劳行于途,忠勤之态让人钦佩啊!”
李泰也连忙抱拳回礼并笑语道:“入事虽有早晚,恩用却无殊异。白土公等皆在事前辈、功勋卓著,晚辈幸与同列,唯以勤补拙,才可相见不惭啊!”
辛威祖籍陇西,但家族数代之前便已经在居北地郡,贺拔岳入关时便率部曲奋起乡里、追从平叛,后来又与众将同归大行台统率,西魏开国几战都有参与,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勇将。如今也是加衔大都督,但本身的官爵又比李泰高得多。
辛威虽以作战勇猛著称,但却并不是以粗豪狂野自美的一般武人,面对李泰这个突然到来的客人也很客气,着员在堂中简备餐食以招待。
当听到李泰自陈此行借口时,他便叹息一声道:“关西民风本意淳朴尚义而称,但正光以来屡遭贼扰,乡情崩于兵祸,整聚起来却难。从事忧于乡势混乱、嫉恶如仇,也实在让我等地表人士感动。”
“道之所在,群众争趋,众志成城则宣治不远。今日冒昧来访,也想请问白土公,于近境域东西可有贼情猖獗的骚扰?”
李泰嘴上说着客气话,也在认真观察着辛威的神情。虽然他心里感觉这件事多半是监守自盗,但也不排除境遇内豪强军头出手的可能。辛威在境中拥势最大,有什么风吹草动自然也最清楚。
“若说贼情,的确是有几桩,富平境北常有贼胡杂部游荡,乡人结栅自保,又有防城兵马巡游驱逐,倒也未成大患。另有游食几部……”
关西所言贼胡若非特指,一般就是说的稽胡。李泰听到此境居然也有稽胡部落游荡活动,也不由得大叹这些稽胡真是无孔不入,哪哪都有其部落分布。
栎阳防看护范围极广,整个渭北平原以及雍州、北雍州、华州、北华州等交界处都归此处巡视,因此辛威隶属几桩贼情也都分布范围极广,也包含了柳敏别部失踪一事。
“能者多劳,幸在此境得有白土公坐镇,否则渭北一线贼势必更猖獗、乡人苦难更深啊!”
李泰先作一声恭维,然后又问道:“想问白土公,境内贼情烦扰,防城子弟是闻讯即出,还是另有章程往复?”
“还是诸境自防为主,防城居中协调。若非围城攻邑的大险贼情,须得州官告警,否则不可轻出荆原。往来公事行旅,也需报备协防,才会出兵引护。李从事你行令附录于此,若遇危情,便可遣使叫援。”
辛威对此耐心回答,这也不涉什么军机秘密。防城若不兼领州郡官职,一般是不归地方统辖的,以防守战略要地和大城邑据点为主。
“这么看来,防城事务虽艰且繁,但也限制颇多啊!”
李泰听完后便叹息一声,而辛威也说道:“所以我也深羡李从事你能职内历远,诸处逐功。之前壮行北州,克获诸多。我虽然在职偏重,但也是羡而不能。”
李泰闻言后也只是笑笑,规矩是一方面,实际的执行却是另一方面。关西各种人事扰乱,若事事因循规矩,小乱都能拖成大祸。
之前的他连统军官职都没有,但在陕北斩获颇丰,也不妨碍事后论功。
辛威家世本就北地豪强,部曲势力比李泰只多不少,他自己虽然有着在职的限制,但派遣部曲做什么私活也不耽误。
真要在哪里跟李泰一样搞出什么大事情,哪怕自己不方面出面受赏,也可以让宗族子弟以乡义叙功。这么说当然也只是客气,并不代表他真的会恪守规矩。
无论辛威和栎阳防有没有嫌疑,李泰都不打算过早泄露他此行真实目的,又顺便问了一下郑国渠周边的匪踪情况,然后便打算起身告辞,去城外与部属汇合。
但他还没来得及告辞,辛威又不无殷切的望着他说道:“今日于堂招待,我亦有一事请询李从事。从事你前所创造的便携粮饼,的确是资军良物,前能纵横北州、卒不匮养,想也因此物力不浅。
实不相瞒,我也使家奴仿造一些,但成品却皆不如去年于此所见的精良。今夏参戍河防之中山公赵骠骑所部,更因粮饼生霉而累军不浅,更让人大感匠力之深难作访摹。所以我想请问从事,若仓中此物有所余储,能否以货易物、匀给一批?”
李泰听到这话不免一乐,制作军粮售卖本来也是他曾颇有计划的一项事业,可惜去年此地被宇文泰搅了局便先搁置下来。
本来是想着等到时机合适时再重新启动,庄园生产的粮饼如今也只共若干惠自用,最近他新掌军权、以战养战玩的正欢,早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却没想到一桩生意主动找上门来。
虽然眼下他满心都在算计要去扒佛爷们的金身,但本着广开财源、蚊子腿也是肉的原则,便对辛威笑语道:“倒也不是拙技自珍,此造粮法的确是程式繁琐,因作军用更加需要谨慎事之,中山公所部之所遭厄宜需深诫,故而不敢将此作法再轻授于人。门下作业的确尚有余储,白土公若有需求,使人直取即可。”
“人事维系艰难,在事者莫不困于物力。工料都非凭空得来,我怎可厚颜乞占,能与李从事你匀于盈缺,已经是得益良多了!”
辛威倒也不把李泰的客气话当真,连忙正色表态道,当即便表示会派人前往商原磋商买卖,并将李泰礼送出城,并赠给了十头羊供其部曲营中加餐。
李泰入营后,柳敏便快步迎上来,小声询问道:“依伯山所见,此间白土公可有涉事嫌疑?”
李泰闻言后便摇摇头:“白土公资望不浅、势位亦壮,应该不至于贪诸浮货而自损名节、自伤前程。”
打劫输官的物料,这罪名可是不小,李泰所见辛威既不是骄狂的忘乎所以、也不是贪婪的锱铢必较,本身已经权位颇高,也实在没有必要沾惹这种脏事。
柳敏对李泰的判断还算信服,闻言后便轻舒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强兵悍将涉事,事情便还不算危险,仍有挽回的余地啊……”
李泰微笑着点头附和,心里却觉得柳敏有点看不起自己,你是觉得我兵不强将不悍吗?
第0190章 贼不走空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北境,因其境内南有丰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而名之。当然,这个白鹿原与后世所知的渭南白鹿原是不同的地点。
李泰一行在荆原停宿一日然后便继续西行,沿途于境内分遣部众搜索调查,但也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线索,一直到了第三天才抵达了三原。
“郎主,仆于北境得讯之后便昼夜兼程,昨夜便抵乡境。”
李泰一行刚刚入境,便有斥候将在前路等候迎接的毛世坚等人引领过来。前在洛水河畔李泰表示接纳毛世坚并其乡徒们之后,毛世坚便不再自视为单纯的下属,而以门生自居。
入前拜见之后,毛世坚又向李泰引见了几位乡义同伴,待见李泰所部如此雄壮,便忍不住发问道:“前者传讯述事不详,郎主将兵至此,可是有什么要事?仆于乡里尚有几分薄情可恃,若有所需,郎主直请吩咐。”
后世所知三原名人,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初唐李靖。但在当下自然是没有李靖的,此间地表声势最雄便是北地毛氏。
毛氏氐人豪酋、世代北地巨富,尤以毛鸿远、毛鸿宾兄弟两人最为著名。万俟丑奴、萧宝夤作乱关中之际,毛氏兄弟便号召乡里守拒叛贼。
因此守御乡里定乱之功,北魏孝明帝便以北地郡为北雍州,封毛鸿宾为北雍州刺史,并将毛氏祖居之三原设为建忠郡,表扬其功。关西豪强之享荣耀,无过于此。
孝武西迁时引毛鸿宾镇守潼关,遭东魏掳走、客死于并州。留守关中的毛鸿远则入朝与周惠达并领尚书,在职而卒。
毛鸿远便是毛遐,毛世坚为其少子,李泰既然入境做事,当然要召这个土豪地头蛇来参详。
“世坚不必多礼,北州诸事留后再叙。召你归乡另有事情,此行是因柳郎中……”
李泰将事情略作讲述,毛世坚闻言后便挑眉道:“境中居然生此妖事!请郎主放心,待诸部众安顿于境,我便游访乡里,一定尽快调查清楚!”
李泰闻言后便点点头,转又望向同行的柳敏。柳敏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他入此境中全无势力可仗,只能听凭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