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28节(1 / 2)
而且有了这一次之后,东魏必然会对此境加强防御,未来再想复制将会加倍的困难,如果不能趁机扩大战果实在是太可惜。
他虽然没有亲临过晋阳城,但也明白凭当下这些人马便幻想攻破城池实在是不切实际。一个政权重点经营的军政中心,若非是系统性的崩溃,想要攻破谈何容易。哪怕是比晋阳底子薄弱得多的华州城,高欢大军也未能将之攻破。
此时听到骆超的语气似乎是颇有想法,李泰心中自是充满了期待,对其态度便加倍的热情起来。
当赤谼岭此间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又有一队数百名甲兵进入了晋阳北城中,然后便被安排在了城防某处。
镇守此间的厍狄干又亲自在城池上下巡察一番,确保各种防务万无一失。当然真正的没有失误也是不可能的,他也只能尽力确保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
大军出征使得府库物资为之锐减,也让晋阳城中人口的承载力有所下滑,要在这有限的范围内维持更大的驻兵规模,那就只能遣散其他非战斗人员。
同时为了避免造成大面积的人事恐慌,厍狄干也只能在晋阳城附近的一些坞壁城邑中抽调甲卒入城。这些小据点虽然驻兵有限,但集中起来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到如今晋阳诸城驻军已经超过万人。
增加的兵力主要用来完善北城和丞相府两处防务,这也是晋阳城中最为重要的区域,绝对不容有失,别的城区当然最好也是防守完好,但相对而言重要性便有所降低。
因为又增加了四千多驻军,便需要遣散城中上万的非战斗人员,主要是隶属于霸府、需要由霸府供给饮食的士伍奴役。
这些士伍相当一部分都是旧年邙山之战的俘虏,因恐其思恋故国而未追从高王大军南下征战。
尽管去年年末霸府便已经下令释放这些邙山战俘并以民间寡妇作配,让他们安家落户成为治下编民,但一时间民间也整理不出数万名寡妇统一分配,故而只能分批进行安置,一直持续到今年,还有数千邙山战俘滞留于晋阳仍为士伍。
厍狄干勒令遣散于近郊就食的便是这一批士伍,但他自己并不清楚。他连字都不认识,实在欠缺精准处理政务的能力,唯是制定一个框架,交付下属实施。
足足上万名晋阳兵精锐镇守诸城,再加上众多的城中居民,关键时刻还能征调出大量的权贵私曲协同守城,最起码在久经战阵的厍狄干看来,如今的城防应该是稳若磐石,绝难轻易撼动。
更不要说之前还在北山长城外招募到数千商团武装,连同秀容城守军那是足足上万的人马,极大可能在离石山以南便解决了彼境危患,不会再蔓延到晋阳此间。
尽管无论从哪方面而言,发生意外的可能都很小,但厍狄干心里仍有一些忐忑不安。尽管他也不清楚这一份不安因何而生,但出于对多年来所养成对危险的直觉感应,他还是未敢过于乐观而放松警惕。
这一天,厍狄干只觉得心中的危机感越发强烈,甚至傍晚进食时都几番遗箸于案,这更让他感到莫名的紧张。
他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大的阵仗,疑神疑鬼到不能自持,没来由的紧张成这个样子,往往意味着不好的事情可能真要发生。
于是赶在天黑之前他又将此间城防巡察一番,将斥候巡望近郊的范围又拉长了许多,确保有什么意外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并着员传告其他城区守将务必要提高警惕,并且在入夜之后都披着厚厚的大裘不肯离开。
就在入夜后又过了一个时辰,外出夜查的时候策马飞奔回来,并告知城外的确有了不寻常的迹象,鸟兽惊走、隐有战马奔腾之声,诸种迹象都表示似有大队人马正快速向晋阳城而来,估计前夜就会抵达。
听到斥候的回禀后,厍狄干也深吸了一口气,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惊惧之情,反倒因为确定坏事成真而消减了心中的忐忑。眼下不需要再作疑神疑鬼,只需要专心应战、击退来犯之敌即可。
因为敌情未明,他并没有下令即刻全城警戒,只将外敌即将来扰的消息传递给诸处守将,着令他们外松内紧的进行备战,并将一些入宿营中的甲卒招聚起来,入补此间城防。
第0405章 兵临城下
风谷川便是晋阳城北面的护城河,也是晋阳西境连绵山岭当中的一个出口,循此河道向东而进,便可直接抵达晋阳城北城。
当李泰率部冲入这河谷当中,并且顺势攻破此间不大的一座坞壁,经俘虏口中确认得知确已进入风谷范围,心绪大定的同时也不由得暗叹时来天地皆助力,深入敌后有挂比。
当队伍冲出赤谼岭时,又将那些溃兵衔尾追杀一段距离,然后便折转向东。自赤谼岭前往晋阳,由于道路崎岖蜿蜒,实际的路程仍有将近三百里,说长不长,说短也绝不算短。
尽管骆超已经交代此边并无重兵分布把守,但接下来路程顺畅的仍然超乎李泰的想象。他们完全没有遭遇任何的阻挠,以至于李泰一度怀疑他们究竟是不是活动在敌人大后方的晋阳附近?
之前受阻于赤谼岭的时候,李泰还不由得迪化脑补晋阳霸府那留守者是一位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的战术高手,但在得知那些人马内情后则就有些哑口无言,只觉得其人呆板僵化、有乏应变之能。
特别是招引北山长城外的胡商武装进入参战,这是怎样聪明的脑瓜才想出的主意?你如果觉得老子是个心腹大患,那就即刻出动精锐劲旅予以扑杀,若不然那就固守境中要害,将危患封锁在固定的区域中。
可是想当然的以为他这支人马不堪一击,又自作聪明的招引另一支既不可控也不可信的人马进入,这不是唯恐后方不够热闹吗?
就算是没有李允信等渗透其中的乌龙,贸然招引外部人马进入腹地活动也会增加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不像是一个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大将所做出的决策。
风谷川地当晋阳北门,河谷中所设立的坞壁戍堡数量不乏,几乎每隔数里便会出现一个。
但这些戍堡坞壁驻守人马全都很少,李泰率部一路扫荡而进,几乎都没有耽误太多赶路的时间,但也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虽然此间若是布置得宜,同样也能形成一道有效的防线,但地势倒也谈不上绝对的牢不可摧,真要被逐一攻破又成了给来犯者准备的一个个补血点。
只能说此间守将趋于保守,不愿在外露出太多破绽,但这一风格又跟之前招引胡商武装作为助力的行为相悖。李泰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打到这里的时候也是不无疑惑,搞不清楚晋阳留守究竟是怎样做出的应变决策,居然如此的飘忽不定。
当队伍行至谷口处的时候,晋阳城那高大的城墙已经是依稀在望,并没有火光冲天、严阵以待,但城头上每隔一段距离便亮起的火光也将这城池高大的轮廓给勾勒出来,在浓厚的夜色下给人以深重的压力。
晋阳北面罗城乃是西晋刘琨所修筑,用于抵抗匈奴刘渊的乱军。李泰从刘渊旧城的左国城一路冲杀出来,到如今兵临晋阳城下,可以说是要凭着一己之力一举挑翻这正反双方。
眼见城头上防卫全无如临大敌的氛围,李泰心中自是不爽,当即便勒令人马冲出并且鼓角齐鸣,先将大军压境的气氛拉满。
他今所部人马三千余众,相较于眼前这座晋阳坚城自是微不足道,可如果只是鼓噪声势、制造噪音的话也足以令全城人心惶惶、寝食不安。
随着人马喧哗声不断的传入城中,城头上顿时也火光大亮,这是在向城中居民们宣告纵有敌寇来扰,但城池也守卫森严,不必惊慌游窜。
但尽管如此,突然间的黑云压城也是让城中惊慌情绪飞快蔓延。天下纷乱年久,但是得益于高王的坐镇管制,近年来晋阳城已经全无兵灾上演,如今又骤遭滋扰,心中自是恐慌加倍。故而便有许多的城民不顾军士们的喝令劝诫,冲上街头向要观望吉凶动静。
借着城头上熊熊燃烧的火光,李泰也看清楚城墙下的布置,数重壕沟拒马层层分布,再加上被刻意加宽河道的护城河风谷川,别说他区区三千人马,后边再加上一个零,恐怕也绝难由此攻破城池。
但他行军至此,本也不是为的进攻城池,趁着城中军民正惊悸惶恐之际,他便着令将士们向城内大声喊叫道:“贺六浑狂悖不道、国之大贼,自取灭亡,业已军败玉璧、授首阵前!某等王师奉宇文丞相命并进至此,诛杀高氏余孽、解救六州袍泽!凡故六镇子弟,弃械不死、献城有功!”
这样的口号喊叫出去之后,城头上顿时骚乱声大作,不乏守军将士心生惊疑,高王大军南下人尽皆知,若非大军兵败,这些西贼怎么能够兵临晋阳城下?
但也有人完全不相信这番鬼话,据在城头上向下大声的辱骂,让李泰见识到鲜卑话词汇量居然还不小,只是不够鲜活直白的表达情绪。
他也并不因这些辱骂而气恼,反正挨骂的是宇文黑獭的祖宗十八代,又将口号更作精简,伴随着极富节奏感的鼓声,整齐划一的继续向城内喊话:“诛高氏、救袍泽!镇兵不死,献城有功!”
这口号一作精简,效果顿时大增,城头上各种回骂声都为之一顿。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且不说彼此敌对的立场,这些人仍然将六镇遗民视作手足兄弟,这就大大值得人掬一把泪,若还喊打喊杀,他们也就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些敌人们又有什么罪过?无非各为其主,哪怕已经刀兵相向,都仍不忍对镇人同乡们痛下杀手,还要苦口婆心的劝降,他们真的……
因此情感的转变,城头上人声有所削弱,使得这些喊话声更加不受阻碍的传入城中,而城中百姓们在听到这清晰的口号后,情绪顿时变得更加慌乱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