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34节(1 / 2)

之前进攻乌突城时,因被这些稽胡部伍抢先进了城,最后落在李泰手里的也只剩下一座空城,如今看六壁城这架势,怕也难免如此。

李泰对此也未深作计较,他此行收获也已经够多了,也该给这些稽胡卒众们一点甜头。

眼见这满城洗掠短时间内还结束不了,李泰便着令部伍且先驻扎六壁城外,并且将刘阿七传召入营,将刘库真已经与云阳谷稽胡联姻且仍滞留北山长城外的情况略作讲述,并询问他共这些稽胡群众后续的打算。

李泰之前是保证将绥州境内离石胡送返乡土并且帮助他们立足下来,到如今可以说是已经超额完成了他的承诺,至于接下来这些离石胡该要怎么继续发展,他既没有精力、也懒得过问。

只要这些稽胡大方向上能够确保与东魏政权为敌、作为他在黄河东岸的附庸,具体的部族管理与发展,他都不必理会,只在必要时刻提供一些人员物资的援助,当然援助多少也要看这些稽胡给力还是不给力。

他如今就算是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但也不会随便施舍浪费、资助没有价值的闲人。

刘阿七先对李泰大礼拜谢,可在讲到接下来该要如何时,他自己也乏甚主见:“承蒙主公恩庇,使得势力重新兴聚起来,但终究不是旧部人马。

这些卒众各有拥属,穷困时还能依附不散,可若是处境稍有好转便会分散离开。奴也只是一部小酋,并没有故左贤王与少主那样的威望,主公将诸部众交付于奴,恐怕他们不肯听从我的号令……”

“既然如此,那也不必费心统御,便且由之放纵于此乡。”

李泰听完刘阿七的诉苦便又说道:“我部于晋阳、汾州诸境接连重创东贼防设,贺六浑所部人马想必不久即归,劳师无功、后方大扰,势必要迁怒境内异己之众。届时仍然滞留境中者,势必难以逃脱。

待我部经此离去之后,你便召访一批亲善族类尽快返回离石蛰伏下来,不要贪恋不去,我会在离石给你们留下足够越冬的物资。”

刘阿七闻言后便连连点头应是,并一再保证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此间诸事已了,退路也已经打通,若再继续流连不去那就成了纯粹的找刺激了。

于是李泰便开始安排分批撤离,先着朱猛率领一部分战斗人员护送着各种物资收获以及那些邙山战俘中的老弱之类翻越黄栌岭退回离石地区,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人马于此殿后。

在李泰部伍分批撤离的时候,诸离石胡众们却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沿着六壁城蜂拥而出,很快便渗透进了汾州各处,完全不受约束控制,也完全没有规划和目标,蝗虫一般的沿着汾河谷地上下洗掠。

瞧他们这积极踊跃的模样,李泰估计他如果阻拦的话,这些稽胡可能连他都要搞,于是便也由之。有了这些稽胡的存在,哪怕高欢归来后要进行报复,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便波及到陕北。

如此过了足足四五天的时间,前路人马才完全通过了黄栌岭抵达离石,李泰得讯之后便也不再逗留,率领后路人马便出发上路,抵达离石后也并未停留,而是继续统率部伍,旬日光景终于返回了乌突城。

乌突城距离陕北已经极近,哪怕东魏大军追及近前,也很难再阻拦李泰部伍渡河返回绥州,可以在这里稍作休养。

当李泰抵达乌突城后,别路人马也陆续有反馈传递过来,李允信之前使员传信他已经率领所部再返北山长城外去进行骚扰,约定要到腊月才会返回绥州。

梁士彦率领的经由西山撤回的部伍前部也已经抵达左国城,李泰对这一部最是关心,因为晋阳此行最重要的人事收获都在这一路当中,故而又立即派遣人马前往接应。

他自己留守乌突城中,一边安排部伍分批渡河西返,一边汇总此行人事收获。

抛开各种战略目标的达成不说,单单在人事上的收获,最大宗的自然是解救回来的那些邙山战俘,除了途中伤病死亡和战死的,最终抵达乌突城的还有五千人。

为了安抚这些劫后余生的战俘那心有余悸的情绪,李泰便先安排这些人马返回绥州,让他们心里能够早日变得踏实。

还有在汾州几处城防中也获取到三千多名俘虏,这还是李泰并未着令部伍认真收拢战俘、顺手收聚起来的。毕竟身在敌境之中,若是聚结上万俘虏,既不好约束管理,同时目标也太大、不便进退。

这三千多名俘虏皆当壮年,气力饱满充足,一路行来李泰也未作苛待,毕竟在灵州城等地收缴的物资也不算少,故而情绪态度也都稳定顺从,发往黑水防城安置下来,很快便可投入明年的屯田生产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晋阳宫所俘获到的那些工匠宫奴们,虽然因为西山道路蜿蜒崎岖使得途中失散掉了一部分,但仍有一千五百余众。至于李泰着令要重点关照的那些技艺精妙的匠人,则一个也没有遗失。

除了这些人员,其他的物资缴获也都非常可观,除了晋阳宫那些珍稀物类,灵州城中曹泥、刘丰这对翁婿多年积蓄也都被李泰彻底打包带走,较之晋阳宫收获不遑多让。

不过这些物料种类繁多,也很难进行一个精准的核算,若是大约估算的话,即便达不到一个高敖曹百人队,三五十个总是有的。

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收获李泰根本不会拿出去变卖,精甲利器之类的武装当然要分发给自家亲信部曲来提升战斗力才是正计。

这些人事上的收获,李泰并不打算向台府呈交多少,毕竟他这一次的行动既非台府明确指令,是由他自己共部将们一起商讨构计并且由他部曲群众们作为主力加以实施,从头到尾台府几乎都没有给予什么有效的人事援助。

台府给的支援不多,但因此获得的收获却大,诛杀叛贼燕子献以儆效尤、攻破晋阳宫并大加洗掠、彻底搅乱晋阳局势、击杀西魏宿敌的大将刘丰、破坏汾州防胡城戍让稽胡入境成灾等等,更不要说还有小尔朱氏这样一个前皇后。

如此桩桩种种,谁要再跟李泰计较此行物资缴获比例多少,哪怕大行台也不例外!

老子虽然得罪了老大哥,但创下如此辉煌战功,你个臭黑獭再跟我瞎哔哔要勒索我的战利品,老子直接跟老丈人汇合起来彻底投靠皇帝,搞一个新和联胜,就问你傻眼不傻眼!

当然,新和联胜能不搞还是尽量不搞,他可实在不想每天都戴头盔。毕竟接下来才是真正能够做大蛋糕的大增量时代,若将宝贵的机会浪费在内耗上,那可就实在太操蛋了。

所以李泰倒也并不打算吃独食,心里默默给宇文泰划定了几个标准,比如做了的卢但还保你家小平安、做了的卢然后让你家宅不安以及至尊豪华的杨坚套餐,究竟怎么选就看宇文泰识趣不识趣了。

随着此境最后一批人马也已经抵达乌突城,宣告着李泰晋阳此行总算是告一段落。

利用这剩下的最后一点时间,李泰又着员拆除了这座乌突城,然后赶在河道彻底冰封前渡河返回绥州,然后便开始忙碌的盘点收获并且拟写功簿,等待高欢退兵的消息然后便入朝献捷,去迎接属于他和麾下众部属的荣光时刻。

人的悲喜并不相同,早在李泰刚刚率部离开六壁城抵达离石的时候,刘丰所部溃卒便有人仓皇逃回了玉璧大营中。

由于刘丰离营时是以督运粮草为名,故而当其部众返回时,营门守卒便直将之引往今日当值营伍的大司马斛律金帐内。

那败卒自然不知上层人事利害,入帐后便叩首泣告军败与主将战死的消息。

斛律金闻言后脸色骤然一变,这么大的事情他对此却全不知情,此际听到刘丰这员大将竟也战死,心中越发有感事态之严重,当即便厉声问道:“与你同归者有谁?入此之前还曾向何人告此情况?”

在他追问之下,这兵卒却语焉不详,斛律金便下令先将这兵卒收在帐下,并且着令巡营人马密切关注类似人事,一有察觉即刻收捕,不准他们与大营中人随意接触。

交待完这些后,斛律金也无暇留坐帐内,站起身来便匆匆往高王中军大帐行去。

此时的中军大帐中,高欢仍着戎装轻甲未除,他方自阵前观战返回,见到自己所创挖掘地道穿透墙基、梁木支撑再纵火烧之的攻城法也颇凑效,数段城墙坍塌,给城中造成了极大的骚乱。

不过因为玉璧城离地面委实太高,攻城的军队并没有抓住时机向城池发起猛烈的进攻,让城中得有以栅栏修补城墙缺口的机会。

虽然并未趁机扩大战果,但也证明玉璧城并非牢不可摧,故而高欢眼下心情比较轻松,准备明日亲自督战,再向城中发起猛烈攻势。

适逢下属仓曹参军祖珽请见并献计劝降:“今日城墙塌陷可见城民惶恐有加,臣请为大王说降韦某。此徒凭此孤城微众坚守至今,可见也是不逊于王思政的一员名将,若得收列大王麾下必能更壮威势。且韦孝宽出身关西大族,若肯归附大王,亦可为风向标榜,可令西贼上下猜忌、各自不安……”

高欢初时并不打算招降韦孝宽,毕竟眼下攻城法颇见成效,担心若是罢战招降可能会令士气受沮,但祖珽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他此战目的自非区区一个玉璧城,若因收降韦孝宽而瓦解西贼人心所趋也是一桩收获。西贼本就客寄关西,若与其地表名族失和,势必会麻烦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