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47节(2 / 2)
至于他们的家眷,则就进行耕牧生产来维持日常生计,但并不需要承担一般均田户的租调与劳役负担。家庭财富的主要获取途径,便是士卒作战所获得的赏赐与战利品。
因为兵城本身并没有戒备森严,李泰一行人的到来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仅只在入城的时候守城的士兵见他们一行人鲜衣怒马、刀杖醒目,故而将他们阻拦下来盘问来历。
早在台府中时,李泰便领取到了他的兵符官印等信物,于是便着一名随员入前出示。
不过由于诸军大都督府都是新设不久,内部人事运作尚需磨合,那名把守城门的兵长也不能确定李泰符印的真伪,但在听到其官号时却也不敢怠慢,忙不迭告罪一声后便亲自入城请示。
李泰本意是想好好耍上一把大权在握的威风,但却居然被阻拦在兵城门外不得进入,也实在是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过他倒也懒得跟这些守城士卒们计较,毕竟他们也算是恪尽职守,真正让他不爽的是此间大都督下属官员们,他们难道不知新官上任?
即便是府中军务繁忙,他们没有时间亲自赶来城门前等候迎接,起码也得跟守城士卒们交代一声,让他们留意一下相关人事啊!
李泰心中尚自腹诽着,城门内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旋踵便有十数骑士快速的抵达城门里,旋即便翻身下马、疾行出城,等见到仍然乘坐在马背上侧立于城门一旁的李泰时,便又忙不迭趋行入前,纷纷抱拳恭声道:“未知大都督驾临,卑职等有失远迎,请大都督恕罪!”
李泰垂眼一瞧,发现为首一个也是认识的,是一个四十出头、体态魁伟的中年将领,名字叫做侯植。李泰跟侯植倒是没有共事过,只是去年独孤信出征凉州时,侯植也随军出征,如今转又在霸府中军任职,想来也是刚刚上任不久。
他这才翻身下马,行至侯植面前微笑道:“贺屯将军,又见面了,前者陇上相见匆匆,今又再会此间,别来无恙啊?”
侯植因前征讨凉州之功而得赐姓贺屯氏,听到李泰这么说后连忙更作躬身道:“前者追从河内公西征讨贼,遗憾未能共大都督长相共事,今者心愿得偿,实在庆幸!”
说话间,他便将身躯微微一侧,向李泰介绍其身后诸员,为首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相貌颇为英朗之人便是当下后军大都督府长史,名字叫做陆腾。
这陆腾并不是出身吴郡陆氏的汉人,而是鲜卑虏姓贵族步六孤氏,即就是骆超他媳妇陆令萱一族。不过单从外表看去,这陆腾也瞧不出多大的胡态,声言做派同汉人世族都没有什么差别。
当这陆腾上前作自我介绍时,李泰才知其人是跟自己同一年、都是在邙山之战中加入到西魏阵营中来。所不同是李泰跟随高仲密主动来投,而这陆腾则是东魏守将、因城破而被俘,被迫投降。
听到这陆腾还有如此身世背景,李泰也对其心生几分好感,毕竟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同年了。而且这陆腾大统九年被俘入关,到如今居然也混成了霸府中军要员,虽然是比不上自己这个不讲武德的挂逼,但也已经算是极为出色了。
除了这两人之外,其他同出的多数都是府中一般事员,显然并非大都督府所有僚属。不过眼下在这城门前人多眼杂,李泰也不好多作询问,于是一行人便且先入城。
这座城池也是新造不久,外郭城墙倒还完整,但城中却显得非常杂乱,城中空间规划乱七八糟,建筑杂错分布,当中还夹杂着许多的临时帐幕,处处都堆积着砂土木石等建筑材料,除了两条大道尚算完好,地面上也都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见到这一幕李泰脸色顿时一沉,而跟随在他身后的侯植与陆腾观其神情如此,也都不由得心生几分尴尬。
“此城大统十一年才起造,其间因工料不足又停滞一段时间。那时诸城人满为患,不得已将一部分卒众安排此间,于是搭建屋舍、挖渠排水等俱非一时造起,前后城民多有纷争……”
为免李泰误会是他这个长史失职,陆腾便连忙开口解释一番。
后军大都督府本就是在原六军基础上扩增起来,而在此之前,这座城池便已经有一部分将士入驻,将城中地势高爽与靠近城门和街道的地皮都给圈占下来,而后来的也不喜欢居住在低洼逼仄之处,继而就造成了城池管理乱七八糟、困难重重。
李泰闻言后也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今连大都督府基本的人事都还没有捋顺,自然不会在具体的军政问题上大发议论。虽然到来不久,但他已经感觉到这后军大都督估计比台府诸曹还要更加的水深。
城池内的建设虽然乱七八糟,但这大都督府所在总算还是气派有加。时下并没有什么为官不修衙的破规矩,官员们对于工作生活所在之地也都颇有要求,有一些不愿吃苦又品味高超的官二代富二代们甚至自己垫资修葺官署。
整座大都督府规模不啻于一座缩小的城堡,占了城中约莫四分之一的空间,入内先是一座前堂并两侧十多间的通廊庑舍,迎宾会客并一般庶务都在这里进行。
中堂空间更大,除了一座气派的直堂,左边是武库,右边是一座兵营,与后方的马厩、校场连接一体。单单这一座大都督府,便可容纳数千人于此活动。
待入直堂坐定之后,李泰一边抬手着令长史陆腾将大都督府人事名簿呈交上来,一边随口询问道:“其他在职的督将们是入营巡察营事去了?”
听到这一问题,在堂几人都面露尴尬之色,默然片刻后,侯植才硬着头皮站起身来开口禀告道:“中山公宇文开府亦新得授中军督职,今日于邸宴请诸将……”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愣了一愣,他今早还在台府见到宇文护却没听他提及此事。不过宇文泰火速将其官爵给提拔起来,当然也是为的加强其亲族在霸府中军内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样的安排倒也是应有之义。
“那中山公就事何府?”
他又随口问道,心里估计宇文护显然是达不到四面大都督的层次,因为羞于势位不如自己,所以干脆都没有跟他说。
可当这问题问出后堂中却又是一片沉默,李泰再将视线向下望去,见堂内几人都有意无意的躲避自己的眼神,心里便是一动,旋即才又问道:“中山公也要入事此府?”
见到几人默然点头,李泰心内顿时冷笑一声,这特么是准备给自己上眼药?
他已经是霸府钦定的后军大都督,宇文护入事此府自然也要位在自己之下,但今府中诸将都跑去宇文护府上喝喜酒却不留在这里等待自己入府,这摆明了是不给自己面子啊!
尽管心中已经非常不爽,但他也并没有即刻发作出来,先将人事计簿仔细翻看一番。
大都督府主要将领自他之下还有六人,分别是担任自己副手的防城大都督以及四名分别接掌一军的督将,剩下一个则就是军法官,至于其他督将则就更低一等。
宇文护将要出任的就是此间的防城大都督,而四名掌军督将分别是眼前的侯植,以及厍狄昌、梁台与田弘这四名将领,而担任军法督将的名叫做叱列伏龟,其人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宇文护的姐夫。
今日侯植留直于大都督府中,田弘则出勤在直城外的军营,剩下几名督将则就跟叱列伏龟一起去他小舅子家喝酒去了。
李泰了解到这些后便站起身来,直接向府外走去。侯植等人见状后忙不迭跟随上来,叉手请示道:“大都督将要何往?”
“去城外军营。”
李泰随口回答一声,然后便翻身上马。
第0443章 大赏将士
后军大都督府在籍甲士有两万四千多员,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各级将领私曲编入甲籍。
这一部分卒众虽然在籍,但李泰这个大都督是管不到的,只能向对应的将领下令,让他们各自完成集结与作战任务。
当然李泰这种实力大军头是不会过于担心下属们阳奉阴违、不遵号令的问题,真要惹火了他,自家部曲统统编入甲籍,足以增加上万人马,把其他将领给直接架空边缘化。不过若是把他所有的部曲力量都摆在台面上,对他而言也是有着一定风险的。
除了这一部分人员,还有一部分甲卒参戍河防或是在外执行别的任务,这些将士都要受前线将领节制,只有返回华州驻地,李泰才能获得管辖权。
因此,在如今的后军兵城与大营之中仍在聚结的人马,仅仅只有七千余众,加上配套的役夫士伍们,也才堪堪达到将近两万人的规模。
毕竟华州霸府财政状况就这逼样,真要在霸府周边常年聚集十数万人的庞大部伍规模也不现实,人马分驻各处、寄食地方,才能勉强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