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63节(1 / 2)

不过李泰对此也不甚在意,有料的人再加上运气好,那能赶上可不止一回。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甚至连赵贵怀着什么样的意图来举荐他都不怎么在意,心里已经在期待着接下来跟侯景这个混世魔王的见面会是怎样一个情形。

不会在这一场战前会议结束之后,他还是在第一时间找上若干惠,沉声问道:“使君真的不愿退出此番出兵?”

若干惠抬手挠了挠脸侧粗硬的髯须,旋即便叹息道:“旧自武川一路南来,所目生死良多,也不敢说不惧一死。但我也明白,生死有命,恐怕不会因人意而有偏转。

旧者不乏比我还要更加英勇健壮的同伴,结果却夭折于事,没能等到功成名显那一天。同这些人相比,我已经算是无憾了,但若因为忧怯意外而不敢就事,即便是偷生长年又有何益?

伯山你也不必再劝我,此行无事当然最好,若果然遭遇不测,达摩有你看顾,我不必为他担忧。天若不肯假年,与其遁于事外,我更愿意死于事中!”

为了劝阻若干惠外出,让他留在华州,李泰都不惜用上了方士玄说、告诉他流年不利,但听到若干惠对此仍然不为所动,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

老实说,他也不能确定若干惠留在华州会不会避免疾病爆发于身,但听到若干惠如此乐天知命的豁达态度,他心生钦佩之余,便又说道:“我这杞人忧天、忧戚于怀的丑态,让使君见笑了。

归义关西以来,使君对我诸多关照、恩若亲长,我是深有所感、绝不敢忘,达摩便是我至亲手足!如今各自在事,不暇细言,唯望来日相会此间,各夸功勋,使君请珍重!”

讲到这里,他便向若干惠深作一揖,而若干惠见状后也无作躲闪,生受下来而后又笑语道:“当年所收留的失势少年,如今却能够驰骋于诸军之前,我这识人鉴人的眼光着实不差。

若非户中女子着实年齿不配,怎么会由得你丈人夺此良缘并夸耀人前?故事不再多说,你此番行进务必谨记先全己而后谋功。前者奇袭晋阳,事态终究不同今日,贼中宿将多狡黠凶恶,当道相逢,一定要多望多……”

若干惠拉着李泰的胳膊,一边往台府外行去,一边认真的叮嘱他同东魏人马遭遇交战时需要注意到的事情,那严肃认真的神情以及言语中所蕴含的关怀也让李泰感怀不已。

就这样离开台府,行至城门外,彼此才拱手作别,各自上马奔赴所辖军府,筹备出兵事宜。

当李泰回到后军军府的时候,府内众督将们也都纷纷返回,只看他们各自或紧张凝重或兴奋不已的神情,可知也是对接下来的事情都有所耳闻。

李泰入堂坐定,垂眼望着众人,满脸自信与自豪的神情说道:“今日台府论事,承蒙大行台赏识而将先功授我,诸位敢不敢随我奔赴敌境、夺功而还?”

“末将等愿从大都督杀敌建功,夸武凯旋!”

此间众将除了寥寥几员,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李泰门生故员,闻听此言后纷纷叉手高呼以应,一时间声震直堂,让人热血澎湃。

就连侯植等本非李泰旧部者,也都受此感染,各自发声相应,对接下来的行军作战充满期待。

第0473章 忍泪作别

霸府征令既已下达,大军出发便刻不容缓。不过人马聚集、整理行装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李泰倒也不需要领命之后转身即行,连跟家人们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在确定了出征和留守人员之后,李泰便将整装事宜交付下属代劳,他则抽出一点时间返回城内家中,同娘子简短告别一番。

本是新婚燕尔,结果丈夫很快便投身公务,每天早出晚归,如今又要领兵出征,结果真正相处的时间较之婚前也没有太多增长,妙音心内自然是有一些凄楚的。

但当面对夫郎时,她却将这满腹忧郁收敛起来,只是强颜浅笑道:“若非夫郎勤在王师,妾又哪得安居户中长享富贵?夫郎无需为家事操心,妾衣食无忧,即便有些闲闷,也能归宁消遣。倒是夫郎戎行在外,一定要保重体居,临事报君父,事了长挂念……”

说话间,她又从怀中取出一束素帛轻纱,两手捧着抵在额前,神情肃穆、口中则念念有词,片刻之后才又将这帛纱用锦布仔细缠裹起来,珍重的交在李泰手中,并正色道:“这佛纱是妾在堂诵经祈求佛陀降恩垂顾的佛力加持,夫郎请妥善收起,千万不要沾染秽物,如果在战阵有什么、只是小小的创伤,用这佛纱缠裹敷治,是能解惊风痈毒的……”

瞧这小娘子一脸认真凝重之色,李泰心内感动之余又不免颇生感慨,越发有感乱世之人的不幸。

有的人看到是王侯将相、金戈铁马的壮阔,但这当中又伴随着多少的悲欢离合?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乱世,多少女子就如自家娘子这般满怀忧虑伤心忐忑又充满美好祁望的心情,将他们的丈夫、父兄或儿子送上战场,但又有多少期望能够达成、亲人可以平安归来?

他一边将这纱布贴身收起,一边在心里暗暗决定,等到此战结束返回后,一定得给这小娘子加上几堂生物课,哪里就来的佛力加持能治伤口感染!

那小娘子自是不知夫郎正自吐槽她是一个没文化的小土鳖,仍自惋惜道:“这佛纱本应每日诵祈一个时辰、诵足四十九日佛力才最足。但新婚那几日只记着玩耍,想起来再做时到今却已经不足四十九日了。夫郎且先将就些,临阵避着敌人锋矢。从今其我一定发奋用力,给夫郎攒下许多愿力饱满的佛纱,夫郎就可以……”

这愿力再怎么饱满,我也不敢迎着敌人锋矢前进啊!

李泰连忙抬手打断这小娘子絮叨,也不想她留在家里做这些无用功,于是便又说道:“神佛之力缥缈难见,人力才是真正可期。娘子虽然丰衣足食,但却未必人人皆是如此。

漫及关西的贫苦百姓,我夫妇虽然关照不及,但只我麾下众将士,他们不辞辛苦,共我浴血奋战,若是父母妻儿仍在国中忍饥受寒,那就是我这个将主不义……”

“夫郎放心吧,待你出征后,我一定勤访那些部属家眷,无衣给衣,无食给食!一定让我夫郎成为整个关西、整个天下最仁义的主公!”

那小娘子听到还有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当即便连连点头,攥着粉拳保证道。

“还是要量力而为,无论多寡都有不妥,适可为珍。”

李泰又微笑说道,他自然不希望自家娘子因为悠闲无事又牵挂亲人安危便学别家贵妇舍财奉佛的做派,前脚娘子捐出去,后脚他还得抢回来,不如直接分施接济那些部属之中家境穷困者。

又共娘子闲话几句,瞧瞧天色已经不早,他便收起心中的不舍,微笑着摆手向娘子作别,然后便出门上马,疾行而去。

妙音强颜欢笑着将夫郎送出门去,一直等到夫郎身影消失在街角,脸上仍然残留着有些僵硬干涩的笑意,一直到婢女入前小声提醒,才忍不住的清泪长流,捂着脸庞退回家中。

大军出征通常是需要一个誓师典礼,但李泰所部作为先锋人马却无缘此会,他们需要先一步东出潼关巡察并打通前路,以确保后路中军畅行无阻。

此番出征,先锋人马三千人皆由后军大都督府调遣,轻骑一千、步卒两千。

但这是霸府军令给予的出征人员标准,并不包括李泰所部所有人马,尤其是他麾下的私曲部伍,他想带多少就带多少,这一点霸府无作限制,但霸府所负责的只有那三千步骑的武装和给养。

换言之李泰如果有本事在关西动员十万大军东出作战,霸府也是不禁止的。可如果他真有这么大的动员力,那还东出个鬼,直接跟老大宇文泰较量较量了。

李泰既不打算在河南长久经营,也不想将自己的潜力完全暴露在时流面前,而且他仅仅只是负责前锋作战,所以便只聚集了五千人马,除了军府三千步骑,又挑选了麾下两千精骑。

至于随行的人员,便是副将田弘、府长史令狐延保、军司马李去疾以及门生督将梁士彦、贺若敦、高乐等,较之上次出击晋阳时人事还有简约。

毕竟他这一次只是作为前锋将领而非主将,若是统率太多督将部曲,便有点喧宾夺主,所以只率领小部分精锐出征于外,其他的或是留守乡土继续休养,或是前往陕北经营发展。

待到人马聚齐,李泰又向台府与中军军府领命辞行,旋即便率领麾下这五千多人马离营出发,一路向南奔行,第一天行军三十多里,在沙苑东北的洛水东岸大营入宿。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向东南行进,渡过渭水进入华阴境内。华阴境中有官仓武库,大军于此增补军械给养,并且领取车马士伍等配给的运力役力。

近日由于河南变局,霸府针对整个关西都征调频频,华山郡负责整个渭南地区的军队各项物资的拨给,因此整个华阴地区连营几十里,放眼望去皆是入此领取物资的军队,既有从别处回调霸府的中军人马,也有诸州郡乡团武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