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93节(1 / 2)

随着消息扩散、怀疑滋生,许多豪强蛮酋们或是寻找各种借口、或是干脆不声不响的返回自己所部,不敢再逗留在荆州城的周边。

当李泰见到许多当地属官都借故离开州府后,心里便明白事情应该已经是传来。

他当然不会给这些人太多讨论串联的时间,于是便带领一支全副武装的人马押运车队离开州城,往那被掳三人据点离城最近的一家而去。

被掳三人中有一人名为黄伏龙,官任新野郡都督、东丘戍主,是一个滍水蛮酋帅。其所在戍的东丘戍便是城东那座土丘上的戍堡,距城不足一里,出城即达。

此时的东丘戍中,黄伏龙的族属部众们都因首领的失踪而焦躁不已、乱作一团。同时戍堡中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别部首领,都来这里打听内情、观望形势。

但他们这里还没有商量出一个头绪出来,便有卒员来报新使君直接带领人马将此戍堡团团包围起来。

众人闻言后纷纷登上戍堡墙头探头向外望去,便见城门大开,刚刚入驻城中的人马正源源不断的行出阵列于戍堡之外,一幅气势汹汹、磨刀霍霍的样子,顿时被吓得手脚冰凉:“遭了,这北虏莫非真要把咱们沔北人士戕害一空……”

“他、他怎么敢?难道就不怕梁人……”

有人还待争辩壮胆,陡然想起昨夜这新使君还信誓旦旦要发兵进攻襄阳,又怎么会因畏惧梁人而不敢对他们下手?

他们这里惊慌无计,而城外的人马却又有了新的动作,一群兵卒们挥舞着工具在土丘下挖掘沟堑,并将挖出的泥土再堆成一座土台,很快便将这土台堆起高达丈余,顶部也有方圆数丈。

在戍堡中群众惊惧警惕的眼神中,披挂精甲的李泰在前后数员亲兵拱从下缓步登台,向着戍堡方向大声喊道:“东丘戍主黄都督等昨夜失踪,我知尔等疑我。我乃镇中新人,尔等因不知疑我,故不见罪,但此事必须彻查清楚!

自即日始,境内无论官吏亦或黔首,有能告官线索、查证确实,赐帛十匹。有能解救失踪之人、护其归家者,赏金十斤!”

随着他一声令下,下方卒员们纷纷搬抬着作为赏赐的绢帛堆放在高台上,足足数千匹绢直将高台都堆得满满当当,另有三十块一斤重的金饼分成三堆,表示着那三个失踪正主。

戍堡中众豪强们昨日见过李泰出手就是上百斤的金子,这回儿虽然同样惊诧,但受到的冲击倒还不大。

可是戍堡中其他群众看到这么多财货堆放在高台上,一时间却是有些傻眼,之前还在心忧酋长安危,这会儿满脑子都是这么多钱帛究竟能购买多少物料?

“请、请问使君,怎样才算确实的线索?主、主公昨日行出,骑的枣红马,左腹有白斑,多人都有见,这算确实?”

一名戍堡中的蛮卒犹豫一番,忍不住大声呼喊道。

李泰闻言后便指着他大声道:“出堡受赏!”

说话间,他便着令高台上亲兵搬起十匹绢向下送去。而那蛮卒听到这话便忍不住兴奋的呼号一声,当即便要挤下戍堡城头,而其他蛮卒们也都来不及计较其他,各自都搜肠刮肚思索所谓的线索而大声喊叫出来,唯恐被别人抢先受赏。

但这一时之间群声鼎沸,完全听不清楚他们究竟在呼喊什么。

于是李泰又摆手用鼓令压制住这些嘈杂声,旋即便又大声道:“尔等虽然搭救将主心切,但是群众失控则必一事无成!我不问你族内事,速速推举一名主事者出堡见我,讨论救人事宜!”

听到这话,戍堡内气氛才有所收敛,过不多久堡门打开,一名同那黄伏龙几分相像的中年蛮人走了出来。与之同行还有其他几名境内豪强,只是各自臊眉耷眼的神情有些尴尬。

“末将黄伏虎,乃黄都督血亲胞弟,拜见使君,恳请使君一定要救回家兄!”

那蛮人行至高台下,便对李泰作礼叩拜道。

李泰缓步走下高台,垂眼望着这黄伏虎说道:“你兄性命虽重,我的清白同样不轻!无论何人出手,趁我入境作此恶行,必是意在扰我管制州事!此处高台用作悬赏,亦用锄奸肃恶,若让我知州内谁人包藏祸心、为非作歹,则必血洒此台!”

讲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视线又转向后方其他豪强。这些人虽然畏惧李泰人马精壮,但若单只此事的话也是问心无愧,于是各自垂首道:“使君裁决英明,末将等也期待能够尽快查抓贼徒!”

“不止要心怀期待,也要落实行动。我虽然当此镇主,但也只是虚名而已,你等久居乡里、深谙乡情,才是此乡真正的主人,也更有责任肃清乡里!”

李泰听到这话又板起脸来训斥道,旋即又作沉吟状说道:“我知你等各自公事、家事繁忙,想也没有太多闲力用于此事。强行委派,难免让群众为难。我今作主,你等乡士赏格不与群众相同,若能寻到失人,无论生死俱赏绢三千匹、金五十斤。赏物官出一半,户出一半。”

几人听到这话,顿时又变得兴奋起来,当中一个便忍不住惊呼道:“使君此言当真?”

“难道亲徒渴望营救黄都督等人的深情,与我急欲恢复清白的热念,还当不得这区区财货?”

李泰闻言后便瞪眼不悦道,旋即又垂首望向那蛮人黄伏虎发问道:“你觉得呢?”

“当、当得,当得!”

那黄伏虎还没见过如此豪迈的州官,虽然那财货数目听得他自感心惊肉跳,但在面对李泰的逼视与其他人一脸热切的围观下,也不敢说不舍得出钱悬赏营救他兄长,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我今州事繁忙,不暇久视此事。你等三家事主,于情于理不可置身事外,各遣家奴于此看守此间高台赏物,采察群声,见验即付。我相信你们处置事情要比旁人更加情真意切,故也不使州吏于此监督。赏物用尽再告州府补齐,若不彻查清楚,决不罢休!”

听到李泰这么说,原本还有些纠结为难的黄伏虎顿时连连点头道:“请使君放心,末将、末将一定努力搜罗消息,为使君恢复清白!”

李泰很满意黄伏虎的表态,视线又转向其他几个也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豪强,正色吩咐道:“此事诚需用心,但也不要忘了旬日之后出击襄阳之事。若是贻误军期,州府亦决不轻饶!”

第0533章 贼来必克

当荆州当地人心民情被李泰搞得纷乱不已的时候,远在汉水南岸的襄阳城中同样也没有好上多少。

在襄阳城的雍州刺史府直堂中,一名身着长衫锦袍、头戴金玉小冠的年轻人将一封书信忿然掷于案上,同时口中怒声咆哮道:“北虏真是贼胆猖獗、狂妄无知,竟以鄱阳之事诘责于我,真是岂有此理!”

这年轻人便是时任雍州刺史、昭明太子第三子的岳阳王萧詧,而被其怒掷案上的书信,则就是刚刚从汉江北岸送至州府的西朝荆州刺史李泰使人所投之书。

直堂中十几员众,服装打扮各不相同,其中有数员偏作武人装扮者眼见岳阳王如此盛怒,便也纷纷站起身来,发声附和道:“贼虏狂妄自大,竟敢冒犯大王,着实不能忍受!末将等请以健勇之卒北击贼虏,捉之南来于王驾之前叩谢其罪!”

听到几人这么说,岳阳王眉毛不免扬起,沉吟不语似在思忖此事的可行性。

但是同在直堂中的王府谘议参军蔡大宝见状后却连忙说道:“大王请稍安勿躁,虏臣有乏教养,又不知我朝人事变迁,所以才有此误解。其徒好战,以杀为功,贸然交战实在有欠明智,不若遣使……”

他这里话还没有讲完,之前叫嚣开战之中一人便发声道:“蔡参军此言差矣,前者鄱阳大王率军循此进击乃是确凿事实,虏贼发书所问也是此事,再如何解释能将既有之事抹消?前军即便非我雍州人马,总归是一国之师,贼虏以此挑衅,我若遣使致书细辨此事,贼势必定更加猖獗!”

蔡大宝听到这话后神情顿时又是一急,还未及开口继续争辩,堂上岳阳王已经皱眉沉声道:“遣使之言,不必再说!贼若敢至,我必迎头击之!襄阳是我主上龙兴潜邸,内外不乏忠勇壮义之士,又岂会畏惧区区少虏!

贼若不作挑衅,我也不愿弄戈伤人,但今贼要主动来攻,我襄阳百姓唯奋力杀贼而已!传告州内诸方,即日起各自做好战备,汉水以南诸城戍速速遣员增援襄阳……”

岳阳王天家贵胄且正值壮年,本就气盛高傲,自然不会轻易向人低头。

更何况襄阳又是当今皇帝创业兴治所在,襄阳更可以称得上是汉沔之前第一大镇、人物荟萃所在,城池高阔、兵强马壮,岳阳王拥此雄城精军,心中志气更好,又岂会畏惧区区一个北虏少将的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