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纯粹的咨询可以治好轻度抑郁、焦躁,但是治不好幻觉和妄想症,而且你刚才说了来到咨询室最长的一句话,竟然是挑出我的问题。”

“李先生,现在患病的是你,抗拒接受治疗的也是你。如果你的态度这么不配合,你的噩梦和幻觉永远都治不好。”

话一出口,宋曦就后悔了。

脱口而出的话,下了无数肯定的定义,并且采用了十分强硬的命令语气。

这样很容易引发患者反感,轻则加重患者病症,重则患者跳脚要求退钱。

宋曦是不怕退钱的。

但是他怕付得起50分钟六千咨询费的李司净,背后是什么企业大佬、土豪大款,回去跟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乱说,那就非常影响他的生意了。

“我的意思是……”宋曦果断调整了情绪,“我希望治好你。”

咨询室近乎寂静,李司净那双眼睛仔细端详宋曦,专注得似乎可以看透他的灵魂,令他很不自在。

当他以为,这场对话就要到此结束的时候,李司净忽然说:

“宋医生,你治不好我。”

他逻辑清楚,语气带有攻击性极强的批判。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治好我并不是你的责任,你只能帮助我认清自己。但是,我发现你收费这么高,好像都没有认清过你自己。”

“咨询过程里,我看到你做了三次记录,至少对我进行了三次判断,最后给出的建议是让我去精神科吃药。”

“你相信我的幻觉只是一种精神病症,你认为自己判断就是绝对的权威,而你现在生气,是因为我拒绝服从你的权威,揭穿了你的把戏,并且否定了你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价值。”

“你在乎自己的价值,即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不应该过分看重自己的价值,可你显然很介意这个,更介意别人对你价值的评判。”

宋曦听得很难受,感受到强烈的冒犯。

可惜,李司净的冒犯还在加剧。

“宋医生,你掩饰不了自己的易怒,也改变不了自己居高临下的态度。”

他甚至为宋曦做出了诊断,“典型的自恋型人格,而且伴随着明显的躁狂状态,你说你想治好我,可你治好你自己了吗?”

宋曦那一刻,伪装的权威轰然碎裂,盯着李司净难以置信。

他差点就要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怒斥这家伙的无礼傲慢,却又离奇的在那双了然平静的眼睛里,感受到一阵荒诞的哀伤。

他说的对。

都对。

那双眼睛看透了宋曦,不像是病人看向医生。

而是医生审视病人。

第10章

这么直白的话,几乎让宋曦彻底陷入回忆漩涡,想到自己实习生涯的督导,那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咨询师。

对方平静温和的告诉他:

“宋,你急于强调自己想要帮助别人,恰恰是你非常需要帮助的表现,你沉浸在自己的成就感里,看起来坚不可摧,又非常容易瓦解碎裂。”

“当你在躁狂期的时候,你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帮助到所有人,但是,当你处于抑郁期,你的脆弱可能会毁掉自己。”

“宋,你的状态并不适合做一个心理咨询师,也许你应该尝试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代表着推翻一切过往,曾经全部的努力付之东流,重新再来。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推翻重来的代价。

对宋曦而言,“重新开始”意味着抹杀国内十二年的教育、出国三年本科的投入。然后花大笔资金、大量精力在即将解脱的研究生阶段,接受遥遥无期的心理治疗。

这太可怕了。

可怕到宋曦绝对不会愿意别人察觉到他的无助,每天每时每刻,都给自己施加暗示和鼓励。

最终也没有在督导的期许下,完成对自己的治疗。

他治不好自己。

但他治疗别人,不需要治好自己。

以前他是如此坚定的相信,享受着病人心满意足的感谢。

以至于他错误的以为——

自己的病好了,有资格居高临下的审视别人了。

其实没有。

至少现在没有。

他的病症就像隐藏在皮肤底层的细菌,一点点的潮湿就会发霉扩散,布满躯壳,直至无法掩盖。

然后被李司净这样敏锐的人发现。

宋曦在李司净平静凝视里,在咨询室诡异的寂静中,突然想起那场梦。

那场他忘记了很多很多年,以为再也不用想起来的梦——

血红的考场,空白的试卷,不会做的试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