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2)
吏部尚书张启东上前道:“陛下,太学祭酒楚维桢曾向臣举荐过傅尚书的长子,言其品德端正、文采出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吏部近来人手紧张,故而臣想让傅公子来吏部任职,也好帮臣分担一二。”
“嗯。”元兴帝点点头,“朕记得那孩子办事谨慎,不骄不躁,确实适合去吏部。那就如张爱卿所愿,任命户部尚书傅景渊之长子为吏部员外郎。下朝后礼部去拟一道旨意,择日入职即可。傅爱卿可有异议?”
傅景渊闻言面色大喜,连忙跪下行礼道:“臣叩谢圣恩!”
“还有,”元兴帝又道,“令公子半年前出使大齐,想必也颇有所获。还请傅爱卿总结其中具体事宜,上书一份与朕。”
“臣领命。”傅景渊立刻应道,“两日后定将其中细节呈与陛下。”
下朝后,傅景渊满面红光,掩盖不住的喜气,就连步伐都轻快许多。
不少大臣纷纷前来恭维。
“尚书大人,恭喜恭喜!令郎青年才俊,圣上又对傅家垂爱有加,我等真是羡慕不已啊。”
“是啊,尚书大人真是教子有方。下官回去也得好好教育一下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让他多向傅公子学习才是。”
“哎,各位同僚言重了。”傅景渊哈哈大笑,对其他官员拱手道,“犬子年少轻狂,初入官场若有粗鄙愚钝之处,还得请各位同僚多多照看一二才是啊!”
傅景渊十分享受这种被众星捧月般地围绕追捧的感觉,心中不免有些飘飘然,但面子上还是十分谦逊。
上天保佑我傅家,傅景渊心想,虽然次子愚笨、三子不成器,但至少他精心培养的嫡长子还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然而傅景渊刚一回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傅彦的时候,却发现傅彦竟然不见了。
“大公子呢?”傅景渊问傅彦房里的一个小厮道。
“家主,小的也不知道啊。”小厮低着脑袋,唯唯诺诺地说,“一大早小的就看见大公子带着四喜出门去了,小的也不敢问。”
一大早的能去哪儿?傅景渊直皱眉。
“那等大公子回来,叫他过来见我。”傅景渊吩咐完,便一撩衣摆离开了。
此时的傅彦刚从城东的绫罗铺子出来,在大街上快步走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四喜见自家公子从铺子出来就这个表情,实在是猜不透,于是试探地问道:“公子,您这是怎么了?”
“哦,没什么。”傅彦恍惚道,“一会去清味斋买些绿豆糕,娘爱吃。”
“是。”四喜应道。
公子明显是有心事,四喜在心里嘀咕道,不过公子不说,自己也不敢问。
感觉公子回来之后就经常会有些不对劲的举动。
比如有一天傅彦问他金陵城里有没有可以捏陶人的店铺。
四喜虽然十分不解,但还是说帮他去问问,结果傅彦过了一会又说不用了,就是随口一问。
再比如以前若是有人给傅彦说亲,傅彦大多是个无所谓的态度,保持着足够的体面和礼貌,没多感兴趣,也没多抗拒。
可是自从公子回来之后,一有人跟他说成亲的事,公子都会立刻推脱,并且有些生硬地转移话题。
真是奇了怪了。
四喜一边走一边琢磨,突然,他意识到了什么!
难道说,公子在村庄养伤的时候,看上了一个村姑?!
还与这个村姑私定终身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说得通了!
一想到这,四喜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整个人定在原地。
傅彦听到他发出一个怪声,不禁疑惑地回头看过去。
“怎么不走了?”傅彦不明所以地问道。
“啊、这……”四喜舌头打结,语无伦次起来。
“公、公子,您在那边养伤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人啊?”四喜在傅彦跟前向来是憋不住话。
“啊?”傅彦一头雾水,“怎么突然问这个?”
四喜一听,立刻坐实了自己的想法,神色大变,一对眉毛变成了八字眉。
“不是,还真让我猜中了啊?”四喜惊慌道,“哎哟我说公子,您这叫什么事儿啊?以您的身份,以后必定是要娶高门贵女的,还是……还是早点放下吧。”
傅彦更迷惑了,“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公子,您在四喜跟前就不用隐瞒了吧。”四喜苦口婆心道,“您贵为尚书之子,怎能娶一个村姑呢?就算您愿意,那家主和主母也不愿意啊。再说了,您如果真的喜欢那位姑娘,让她嫁入傅家,每天应对这些勾心斗角,对人家姑娘也不好是不是?”
这一番话下来,傅彦总算是明白了。
敢情四喜这小子以为自己看上了一个村姑?
傅彦简直哭笑不得,用扇子不轻不重地在四喜脑门上敲了一下。
“你可真能想!”傅彦笑骂道,“我什么时候说我喜欢上一个村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