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2)
晏臻也看见了他们,于是问贺听澜道:“你们认识他们吗?”
贺听澜摇摇头,“不认识。我们是猎户,常年住在山里,一共也不认识几个人。”
也是,晏臻心想。
突然,贺听澜眼尖发现了什么,激动道:“你们快看!那些人身后好像有牛车,会不会是带了粮食过来?”
晏臻一听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然而他眼神不太好,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于是连忙迎了过去。
贺听澜和燕十三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走近了一看,三人都不禁惊呼出声。
好家伙,这是把谁家库房里的粮食都给搬过来了吧?
只见那几个人身后的牛车上约有三千升粮食,晏臻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连忙迎上前去,恭敬道:“不知几位尊姓大名,从何而来?”
对方带头的那人是个胖胖的中年人,笑起来憨态可掬,有点喜感。
“您就是晏主簿是吧?”对方问道。
“正是。”晏臻说。
“在下姓钟,是汝阳县一个做生意的。”钟掌柜说道,“听闻晏主簿在此地赈灾施粥,在下十分佩服。”
说着,钟掌柜指向身后的粮食,“在下托关系凑了些粮食来,或许能解主簿燃眉之急。还请主簿笑纳。”
晏臻闻言,脸上掩盖不住的喜色。
“哎哟,您看这、这也太让您破费了!”晏臻高兴的语无伦次起来,“怪不好意思的。”
“晏主簿不必客气。”钟掌柜道,“在下也是为了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如今这个世道,大家都不容易。”
“是、是!”晏臻道,“那晏某就收下了,替百姓们多谢钟掌柜大恩大德!”
“来,您这边请。”
晏臻带着钟掌柜和一车的粮食往营地走去,贺听澜却敏锐地发现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
方才钟掌柜与燕十三擦肩而过的时候,二人好像对视了一眼。
不过也可能是自己看错了。
贺听澜甩了甩脑袋,跟了上去。
第84章
钟掌柜送来的这批救济粮差不多够大家吃三天。
“起码能多给咱们三天的缓冲时间。”晏臻说道, 脸上的担忧之色也消解了几分。
“嗯。”贺听澜点点头,“不过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这三天一过去,还是得犯愁。”
两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一会, 突然, 贺听澜想起来什么。
“对了, 晏主簿先前说令尊有一位在南方的挚交好友, 可以从他那里买粮食。现在可有消息了?”
“有是有。”晏臻说, “对方说愿意先卖给我们一万升粟, 后面不够的话再买。”
“只不过路途太过遥远, 这些粮食运到这边要足足二十天。”晏臻叹了口气。“咱们现在有的粮食也就够吃五天了, 中间的十五天还不知道怎么办。”
贺听澜凝眸沉思了一会,好奇地问:“不知道对方运送粮食具体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是只有白天赶路还是夜晚也继续赶?用了多少匹马?”
“这……”晏臻似乎是被问住了,“用了多少马我也不确定,但是肯定是只有白天赶路。昼夜不停的话人和马都受不住啊,谁能不吃饭不睡觉地干活呢?”
贺听澜若有所思道:“要是能轮班就好了, 如果白天晚上都赶路, 那么至少可以缩短一半的时间, 十天以内就能送达。”
“可是这根本就不现实嘛。”晏臻愁眉苦脸地说,“真要是这么干,马早就给累死了。”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钟掌柜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二人背后。
“二位是在为运送粮食一事发愁吗?”钟掌柜试探地问道。
“是啊。”贺听澜道,“得想想办法缩短用在路上的时间才行。”
“我倒是有个法子。”钟掌柜说,“不知二位可愿意听听?”
贺听澜和晏臻瞬间来了精神,异口同声道:“愿闻其详!”
钟掌柜捋着胡子,笑呵呵地说:“是这样的,在下有一个朋友, 在朝中有点关系。几年前我帮过他一个大忙,所以他就给了我一个东西,说是关键时刻可以使用官府的驿站。”
说着,钟掌柜从袖口里取出一枚铁质的牌子。
“把这个出示给沿着官道的驿站,就可以调用那里的马匹,以及各种补给。二位如果想缩短运送粮食的耗时,或许可以利用沿途的驿站。这些驿站分布较为密集,一批马累了就可以换下一批,如果时间安排得妥当,是可以做到十二时辰不间断地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