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2 / 2)

傅彦心中一喜,“劳烦公公带路。”

来到太极殿正中间,傅彦跪下行了个大礼,“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元兴帝道,“关于你提出的以考取太学为报酬,鼓励乡绅捐粮一事,朕很感兴趣,不妨细说。”

“是。”傅彦不卑不亢地说起来,“微臣自知陛下的担忧,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将来太学之中会有太多商门子弟,定会引得士大夫不满。”

“所以,微臣认为可以设置门槛,只允许捐粮数目最多的一个家族的子弟拥有考太学的资格。”

“况且,太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上的。”傅彦道,“此举只是给了他们参加遴选的资格,入学标准仍旧与其余考生一致。在此标准之下,能够顺利通过遴选、进入太学的人数也不会太多。”

“嗯。”元兴帝欣慰地点点头,语气柔和了不少,“只是这样一来,只有最富有的那几个家族才有机会。其他乡绅自知没机会,会不会拒绝捐粮呢?”

“回陛下,微臣以为他们不会的。”傅彦肯定道。

元兴帝微微挑眉,好奇问道:“何出此言?”

“那些乡绅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对于朝廷做出的政策改革,尤其是陛下您金口玉言承诺的事情,他们往往会过度理解、往更深的层面猜测。”傅彦道。

“微臣以前在太学时曾听同窗讲起过,六年前永川郡闹旱灾,富商程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捐出粮食两万石,挽救了五万多人的性命。”

“之后陛下便以奖赏国之功臣为由,准许程家子弟考太学。然而其余的富商家族虽没有该资格,却纷纷猜测陛下此举是在放宽政策,将来会渐渐允许更多的商门子弟考取太学。”

“微臣那名同窗的姨夫家就是商贾之家,微臣听说那段时间富商们纷纷开始送自家子侄去八大书院学习,就是为了早做准备,等到陛下恩准他们考取太学的圣旨一下,他们就可以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故而,微臣以为,即便陛下只赐予捐粮最多的那个家族此等殊荣,也可以激励其余乡绅捐粮以表忠心。毕竟对于乡绅们来说,粮食和钱财多得是,可考取太学的资格却是千载难逢,他们一定会抓住的。”

傅彦这番分析下来,殿内其余大臣也纷纷沉默了。

虽然这个建议确实有些冒险,但如今也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号召当地乡绅捐粮可以大大加快顾怀仁的行军速度,也能防止收到发霉的粮食的情况发生。

而且商门子弟进入太学也不是没有先例,只要人数别太多,又有“功臣之后”的名号,想必满朝文武也不敢怎么反驳。

谢昱笑着对元兴帝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傅员外郎的建议十分可取。如今我大梁外敌当前,戚将军此刻最缺的就是粮草。若是能号召当地乡绅捐粮,再有顾大将军的援军助威,想必我大梁定能击退那群蛮子。”

元兴帝微微颔首,“其余爱卿还有更好的建议和想法吗?”

太极殿内一片寂静。

见大家都没说什么,元兴帝便道:“既然诸位都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按傅员外郎说的去办吧。”

众臣纷纷行礼,齐声道:“臣等遵旨!”

“出兵支援赤岭关一事,事关我大梁边关稳定,万万马虎不得。”元兴帝道,“一会顾大将军和傅员外郎留一下,朕还有些详细事宜要交代二位。其余爱卿可以去忙政务了。”

众臣有些摸不着头脑,把顾怀仁留下理所应当,可傅彦不过是提出了一个集粮的办法,皇帝有什么事情需要单独交代他的?

但元兴帝都开了尊口了,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纷纷行礼道:“臣等告退。”

而此时的兵部,军械司的练武场内,全司上下正围在一起,无数双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一个大型战车。

众人屏气凝神,期待着这段时间的成果展示。

一名小吏一手握着手柄,另一只手高高举起,大声数道:“三、二、一!”

随着小吏将手柄用力往下一按,战车“砰砰砰”地接连发射出箭矢。

每一支箭上都绑有炸药,在触碰到地面的一瞬间“轰”地一声炸开。

其声音震耳欲聋,尘土飞扬。

“成功了!”贺听澜欢呼一声,一蹦三尺高。

第179章

军械司上上下下都兴奋得不行, 看着炮弩方才炸出来的浓烟,仿佛看到了烟花。

“今天我真是开了眼了!”费秉文激动道,“没想到这炮弩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不仅射程远,准头竟然也如此强!”

“是啊, 有了此物, 我大梁定能好好给北疆那群蛮子一点颜色瞧瞧!”沈庭勋高兴得面泛红光, 十分欣慰地拍了拍贺听澜的肩膀, 夸赞道:“贺技正不愧是少年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