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1 / 2)
“预计三日后的晚上就能制作完成。”贺听澜打包票道。
“如此甚好。”顾怀仁道,“既然战车很快就能造出来,不知戚将军觉得我方才的提议如何,是否可以考虑一下?”
嗯?什么提议?
贺听澜见戚时锋和顾怀仁专注于研究军情,并没有避讳自己的意思,便十分不客气地找了个位子坐下来,开始听大家讨论军情。
“这办法若是成功了当然好,只不过,实际行动起来风险也极高。”戚时锋面色凝重地说道。
“再者说,这对关内百姓也十分不利,万一混进去的细作伤害百姓怎么办?”
“不如派人暗中监管他们?”顾怀仁提议道,“他们能派多少细作?咱们这么多人难道还看不过来吗?”
二人一来一回地争论着,贺听澜从对话中拼凑出了来龙去脉。
“顾大将军是打算故意放出我军式微的消息,然后吸引北疆士兵攻关,趁机用连环炮弩把他们都轰了?”贺听澜好奇地问道。
“贺技正也有此意?”顾怀仁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贺听澜点点头,“这个办法确实可行,不过戚将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既然担心无辜百姓会被牵连,不如就借着最近多发疫病,官府集体为大家看诊为由,把百姓们全都转移到云泽城外,给北疆细作制造一个假象?”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领纷纷沉思起来。
戚时锋从主位上起身,对贺听澜道:“愿闻其详。”
第182章
这天一早, 整个宁远郡的米商和乡绅们都受邀来到郡治的宴客厅。
在傅彦表达了希望大家可以给靖北军捐粮的意思之后,众人七嘴八舌地开始抱怨起来。
“傅员外郎,您来得晚,可能还不知道吧?一个月前郡守大人就已经跟我们商量过了。这前线战事吃紧, 我们自然也着急, 也想帮点忙, 但实在是没办法啊!”一名胖胖的米商说道。
“今年收成本就不好, 粮价高, 若是捐了出去会大大影响到我们的生意。”
“是啊, 我们也需要储粮过冬, 佃户们的工钱得付, 还有一大家子要养,自己也难保生计啊。”钱员外也附和道。
傅彦耐心地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为自己开脱,不禁想笑。
“听诸位的意思,过去这一年也挺不容易啊?”
商人们以为傅彦这是体谅他们了,连忙继续说道:“是啊大人, 我等并非是不愿捐粮, 只是这粮食供应自有其市场规律。若是我们随意拨出粮食, 破坏了市场均衡,恐怕会引发米价暴涨。”
“届时粮食价格失控,百姓无粮可买,势必会引发民间怨声载道,甚至会影响整个宁远郡的经济运转。若是到了那样的地步,岂不是弄巧成拙吗?”
盛家少主盛安业也站出来,对傅彦恭敬一礼道:“正是如此。我等今年秋收依然减少,再捐粮必定会导致自家库存不足。若是再逢天灾,整个郡恐怕都要陷入险境。此事非小, 望大人三思!”
有了盛安业的这番话,其余商人和乡绅便更加有底气,纷纷摆出一副深谋远虑的姿态,长篇大论起来,用复杂的市场理论把自身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傅彦没有说什么,只是神色平静地看着众人,未有一丝慌乱。
等到大家说得差不多了,傅彦这才微笑着询问道:“大家都说完了?”
商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本还以为这位傅员外郎会和其他从金陵城来的官员一样,稍有不听从他的就会大发雷霆。
却不想是个性格温和平静的。
傅彦沉吟片刻,微笑着开口说道:“方才听诸位一番高谈阔论,本官倒是学到了不少道理。既然诸位都精通于市集买卖,那我倒有些问题想请教诸位。”
众人不知道傅彦要干什么,只得拱手一礼道:“大人请讲。”
傅彦微微抬手,语气不紧不慢道:“诸位方才言道,调拨粮食会导致米价暴涨,百姓们买不起粮。但据本官所知,宁远郡的粮价一直都由各位垄断控制,无论涨跌,都是诸位说了算。”
“既然如此,米价暴涨的真正原因难道不是各位趁机抬高价格所致吗?致使百姓买不起粮的,究竟是市场,还是诸位呢?”
盛安业脸色一僵,强挤出一个笑容解释道:“大人莫要生气,这不过是供需决定的结果,我们也没办法啊。”
“供需?”傅彦冷笑一声,“驻守在赤岭关的战士们都快要饿得啃树皮了,宁远郡内却粮仓堆满,每石粟米的价格翻了三倍。难道这也是供需的自然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