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贺听澜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来着。

既然高廷钧承诺了金络族会派兵去对方的边境驻守,还有些手续需要办理。

这些事情办下来需要不少时日,怪不得每次打仗一来一回少则大半年,多则数年。

一个月后,戚时锋等人终于收到了元兴帝的消息。

远在金陵城的元兴帝得到梁军大捷的消息后龙颜大悦,在回信中对靖北军上下和高廷钧大夸特夸。

尤其是对高廷钧,元兴帝连连称赞其智勇双全,想出了拉拢金络族这一招,从而把梁军伤亡数量降到最低,剿灭了数万北疆士兵。

堪称将星下凡是也!

为了表示嘉奖,元兴帝特意邀请高廷钧入京,并为他设宴庆功。

除此之外,元兴帝还提到高廷钧有一个十七岁的儿子,如今到了婚配的年龄,正好自己膝下也有一位年岁相仿的公主,干脆给两个小的赐了婚。

高廷钧的这个儿子长年被养在高家在金陵城的院子,虽与父亲数年也见不了一面,但元兴帝念高廷钧是国之功臣,从来也没有亏待过他,一直都锦衣玉食地养着。

如今又是要给高廷钧摆庆功宴,又是亲自赐婚,朝野上下纷纷感叹高郡守这次怕是要一步登天了。

然而傅彦得知此消息之后,知道元兴帝计划的事情就要来了。

故而,在高廷钧在郡治设宴庆功时,傅彦特意趁着高廷钧喝得有些微醺,装作献殷勤的样子,举杯对高廷钧道:“圣上本就对郡守大人颇为器重,如今大人立下汗马功劳,圣上大喜,定会大力奖赏大人的。”

高廷钧也笑着举杯,“傅大人言重了,本官身为一郡之长,庇护郡中百姓,免其受到外敌侵扰,本就是职责所在。”

“不过,傅大人方才说圣上本就对本官颇为器重,又是从何说起啊?”

傅彦惊讶道:“大人难道不知道吗?圣上经常提起您治理有方,是个好父母官。先前安置流民一事您就办得极为妥当,后来又严加整治武扬县的几桩命案,百姓对您是赞不绝口。这些圣上都是看在眼里的。”

“哦,傅大人说这些啊。”高廷钧摆摆手,谦逊道,“这些也不光是本官一个人的功劳,都离不开全郡上下所有官民的一条心啊!”

“哎,大人真是太谦虚了。”傅彦继续说,“唯有身为郡守的您洞察明晰,宁远郡才能有如今的盛景不是?”

这一番话把高廷钧哄得心花怒放,再加上他本就有些喝高了,便更加来劲,直接让侍从端上来好几坛佳酿,大有要不醉不归的架势。

傅彦见高廷钧喝得满面红光,趁机添油加醋道:“实不相瞒,高大人,一年前我递交上去的地方官员考绩,您是最优秀的。要不是有些人说三道四,圣上估计去年就要为令郎和公主赐婚了,哪里还用得着拖到今年!”

高廷钧虽然喝高了,但还是听得出傅彦话中的意思。

这小子话里话外是在提醒自己,圣上对自己的好印象当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让自己以后飞黄腾达了别忘了他。

高廷钧浸淫官场多年,一眼就能看透傅彦这点小九九,大手一挥豪放道:“放心,将来若是本官去京城做官,肯定不会忘了傅大人!”

“那下官就先在此谢过大人了!”傅彦十分配合地举杯敬酒。

一场庆功宴下来,大家都吃得痛快、喝得尽兴,最后纷纷被侍从们扶着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高廷钧喝得实在是太多了,连路都走不稳,摇摇晃晃地回了屋,端起侍从早就为他备好的醒酒汤,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不一会,一名身手矫健的人匆匆来到高廷钧的房间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

高廷钧清了清嗓子,“进来。”

那人迅速进入高廷钧的房间,干脆利落地在他跟前单膝跪地,道:“属下见过主上!”

“免礼。”高廷钧道,“我吩咐你去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禀主上,他说圣上心中所言的确属实,确实要封赏您。只是……”

高廷钧眉头一皱,“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只是这次圣上召您入京,除封赏以外,也有试探之意。”属下迅速说道。

“朝中有人弹劾您,说您拥兵自重,根本不把圣上放在眼里,之前那些在宁远郡的功绩都是您让人故意捏造的,一直都在欺骗圣上。”

“圣上自然不信,但架不住朝中看您不爽之人太多。所以这次这次召您进京也是想看看您是否真的是被冤枉的。”

高廷钧闻言眉毛一挑,慢悠悠地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不妨就去给那些嘴碎之人赏几记耳光罢。”

“是,属下明白。”

第186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