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李皇后摇摇头,自信地笑着说道:“这你就不必担心了,本宫既然敢选他,就有办法让他听话。这孩子也是个识大体、明事理的,本宫好好教他,他定不会像他那蠢笨的亲娘一般。”
“是。”香凝见李皇后态度坚决,只好在一旁表忠心道:“奴婢定会尽心尽力,为娘娘和七殿下分忧。”
就在这时,殿门外的内侍禀报道:“皇后娘娘,车辇已经备好了。”
“我们走罢。”李皇后优雅地起身,“一会到了慈云寺,还指不定有多少好戏可以看呢。”
第195章
辰时已到, 金钟三响,皇帝起驾。
元兴帝换上了一身衮龙袍,头戴翼善冠,腰系白玉十八段带, 可见皇室对于浴佛节的重视程度。
皇帝乘坐的九龙金辇已经准备好, 由十六名力士共同抬行, 前方是负责开路的朱衣卫, 后面则跟随着长长的两队太监和宫女, 随时负责为皇帝服务。
皇后乘坐的凤辇紧随其后。
李皇后显然是用心打扮过了, 整个人的气色看起来都较往日好了不少, 显得珠圆玉润、大气富态, 尽显国母风采。
“娘娘,您就放心吧,七殿下聪慧过人,您教他的那些礼节他肯定都记着呢。”香凝见李皇后频频往后看,便出言宽慰道。
“本宫自然相信他。”李皇后笑着说道, “今日是安儿第一次在众臣面前亮相, 看得出来他自己也十分看重这次浴佛节。只是安儿这几日一直忙着熟悉仪式上的流程, 都没怎么好好休息,本宫是怕他累坏了。”
“娘娘不必忧虑,奴婢一直留意着小厨房给殿下的吃食,都是些滋补安神的吃食,定不会让殿下累病了的。”香凝道。
“嗯,你办事本宫一向放心。”李皇后颔首道。
李皇后面上显得不担心赵承安会出丑,然而内心里却七上八下、忐忑非常。
毕竟赵承安和其他皇子不一样,他从出生起就在冷宫,也没有像别的皇子那样进入宫学读书、得名师亲授。若不是徐美人是个才女, 又想方设法给他弄来了书、偷偷教他,这孩子只怕会长成个文盲。
文学教养尚如此,更别说知晓浴佛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庆典时该有的礼仪了。
皇家的规矩多得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吃饭该怎么吃、走路该怎么走、念祝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何保持一天下来衣着始终得体……
这一天除了文武百官和太监宫女以外,慈云寺的僧人们也会一同观礼,甚至有部分百姓也会参与进来。
若是在这样的场合失了礼,岂不是成了全天下的笑话?
李皇后早就有此担忧,所以自收养了赵承安的那天开始,她就开始教赵承安各项礼仪,光是礼官就请来了八名。
就这么紧赶慢赶近一个月,才终于把这个冷宫里长大的皇子教出点样子来。
虽然李皇后也知道,短短二十天能学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然而一想到宁贵妃的二皇子,李皇后还是有些心虚。
对方毕竟是打从蹒跚学步的年纪就开始学习各项礼仪的,赵承安就算是学得再快、再天资聪慧,目前也没法和赵承平比。
一想到这,李皇后犯愁地揉了揉太阳穴。
罢了,还是多多祈祷这孩子关键时刻能争点气吧。
李皇后的凤辇后面,则是其余妃嫔和公主皇子乘坐的青鸾车。
赵承安由于年纪还小,被安排在很后面。
不过这个位置倒是方便赵承安偷偷看一些东西。
他前后瞄了几眼,见没什么人注意他之后,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卷起来的纸从怀里掏了出来。
虽然这张纸上的内容他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但赵承安还是对自己不放心。
贺主事告诉自己,说这上面的内容一定要记得滚瓜烂熟,一点岔子都不能出,并且还十分贴心地给他标注出了几个备选。
到时候根据情况的不同,自己应该做出不同的反应、说不同的话。
贺主事这么尽心尽力地帮自己,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他的期望才是。赵承安暗暗想道。
不过此时的贺听澜并不知道少年皇子的心事,因为他正忙着和傅彦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元兴帝的龙辇还没出宫,所以文武百官现在正在宫外等候。
待所有人都到齐了,再一同出发前往慈云寺。
以前的贺听澜最讨厌官场上“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这种规矩,但是每到皇帝率领众臣一同出行,这规矩的好处就来了。
因为这样傅彦就不用和他爹一块走,正好方便两个小的勾勾搭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