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1 / 2)

“既然如此,那么还请大家莫要聚集在此,堵塞交通,提供线索要紧。”徐锐道。

百姓们闻言纷纷四散而去,甚至有的已经在大门外贴着墙排起了长队。

好在将这群人给安抚住了,徐锐总算是松了一口……半口气。

镇京司外面的纷争暂且被压制,可镇京司里面的纷争才刚刚开始。

突然死而复生的贺听澜,前来报案的五个叫花子,还有坐在大堂里等着看热闹的蒋弘和陈秉衡。

以及现在可能已经听闻风声、马上要叫自己过去问话的元兴帝。

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够自己喝一壶的了。

更何况还有镇京司地牢走水,以及两份营造法式和贺听澜通敌叛国一事。

一大堆等待解决的事情如泰山压顶般压到了徐锐头顶,他感觉自己的脑袋现在变成了三倍大。

而现在最棘手的是,杀死秦舟的凶手身上竟然有宫里独有的符纸。

并且已经在民间以堪比瘟疫的速度传播开来。

想到之前《潜龙吟》的传播之广,恐怕到了今晚天黑之时,全金陵城应该都知道了。

此事非同小可,往小了说是宫里用人不干净,往大了说是王孙贵族草菅人命,不把布衣百姓当人看。

若是再有什么好事之人添油加醋地一传,说不准会引发严重的动荡。

金陵城是大梁的都城,可千万不能乱套!

不过此事应该没那么简单。

既然符纸是宫里专用的,为何百姓们能认得出来?

就算秦舟和六位义士在民间行善积德,百姓们想为他鸣不平,可是如此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难道就没有人暗中规划吗?

徐锐步伐沉重地回到大堂,众人见他终于回来,纷纷看了过来。

“听外面的吵嚷声停止了,徐大人可是有应对的办法了?”陈秉衡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咪咪地问道。

“秦舟之死在民间影响颇大,若是圣上怪罪下来,我等皆难逃其责。还望诸位同僚积极配合,共同查获此案。”徐锐道。

“这是自然。”蒋弘附和说,“只是此案被归到了镇京司,还得由徐总领多多费心,若有需要我等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徐锐懒得和那二人继续扯皮,转身问贺听澜道:“那日地牢走水,不知贺郎中是怎么得以脱身的?”

“回禀大人,那日火势刚刚起来的时候,下官就嗅到一股奇怪的味道,与寻常着火时的烧焦气味不太一样,就怀疑事出蹊跷。于是,下官便在与狱卒争论时将钥匙偷了出来,自己打开了牢房大门。”贺听澜道。

“镇京司地牢走水一事,并非意外,而是人为。”

第239章

“你说是人为, 不知有何证据?又是何人所为?”徐锐问道。

“证据自然要去地牢里走一趟才能找到。”贺听澜说,“不如诸位大人随下官一同前去一探究竟,也好让真相大白。”

“你个罪臣说的话,凭什么让我等信服?”陈秉衡反问道, “若是这场火就是你自己蓄意而为呢?”

“敢问陈大人, 我为何要如此?”贺听澜笑了, “如果我放火是想趁乱逃跑, 现在为何又要主动回来?走水那日我便觉得事出蹊跷, 负责看守我的四名朱衣卫均没有闻到烧焦的味道。而等他们嗅到的时候, 火势已经控制不住。”

“在坐的诸位都是在勘案方面颇有经验之人, 应该也知道, 这火一旦烧起来,味道十分呛人,很快便能察觉到不对。想来定是这纵火之人用了特殊的燃料。如此蹊跷之事,难道不应该彻查吗?”

徐锐转头看向林端,面带询问的神色。

林端立即会意, 行礼道:“禀大人, 那晚负责看守在贺郎中门口的四名朱衣卫的口供确实如此, 说当晚先是贺郎中发现不对,问他们是不是走水了。但是那四人并没有察觉到异样。结果没过多久就听见有狱卒喊走水的声音。具那四人所言,当时已经是深夜,大家都困了,反应也不比平时灵敏,所以这才未能察觉到异样。”

“大人,若是纵火之人当真使用了特殊的燃料,现场定会留有痕迹。”贺听澜说,“下官请求亲自去一趟地牢, 若是大人不放心,可以多派几个人一同前去,如今地牢里的犯人均被转移,里面空无一人,难道大人还怕下官做什么小动作吗?”

徐锐沉吟片刻,觉得贺听澜说得确实在理,便颔首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林指挥使带一队朱衣卫陪同贺郎中前去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