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2 / 2)
“儿子明白。”傅彦连忙道。
赵承安确实聪明,知道真正能决定他的命运的不是李皇后,而是元兴帝。
只有让元兴帝相信他不是一个会轻易成为旁人的傀儡的皇子,他才有可能成为储君,甚至是未来的帝王。
“七殿下年纪虽小,却心思深沉。往后咱们可千万不能看轻了这位殿下。”傅景渊道。
傅彦听了这话,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父亲并没有怀疑赵承安背后有人指点。
如果连傅景渊都没有怀疑,是不是可以说明贺听澜直到现在还藏得住?
傅彦陷入了沉思。
第271章
赵承安指控纪元良陷害清河盟, 一石激起千层浪。
次日早朝时,顾怀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拿出了十年前落霞关一役战败的相关证据。
那是厚厚的一沓信,一共二十五封,那一个月内几乎是每天一封, 都是镇远将军薛靖请求援军的。
从早到晚, 信上的字迹越来越急迫, 语气也越来越绝望。
顾怀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一封一封地读了出来。
薛靖的信为什么会送不出去?还是连续一个月都送不出去?
个中原因不需细想便知道。
然而纪元良倒是显得波澜不惊, 缓缓开口道:“这些信件送不出去, 原因可能有很多。落霞关一役已经过去十年了, 早已物是人非。大将军如此笃定是老夫故意为之, 未免有失偏颇。”
“陛下,臣还有人证。”顾怀仁没有理会纪元良的狡辩,继续说道。
“传。”元兴帝道。
太极殿内众臣纷纷扭头看去,只见一个三十上下的男子从殿门走了进来。
从此人的走路姿势不难看出,他是参过军的。
男子走到大殿中央, 跪下行礼道:“卑职乃十年前镇远军斥候吕衡, 卑职可以作证, 当年薛将军的信送不出去,是因为那一个月之内派出去的斥候都被暗杀了。而背后指使的人便是纪太师!”
说着,吕衡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双手呈给元兴帝。
“陛下,这是卑职身份的凭证。当年这件事过后,卑职因意外撞破了刺客的真实身份而被追杀。幸好被清河盟的人所救,卑职这才得以苟活至今。”
“就算你曾经做过镇远军斥候,可你口说无凭,若是你被买通, 还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纪元良不屑一顾,然后对元兴帝行礼道:“陛下,老臣对陛下、对大梁之忠心天地可鉴。想必是有人看老臣不惯,故意陷害。”
就在这时,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他的话不能作证,那我呢?”
众人的目光纷纷循声望去,只见贺听澜一身官袍,一步步走进大殿之中。
“贺郎中?他不是军械司的吗?怎么也来了?”有大臣小声议论道。
以贺听澜的官位是不需要上朝的,更何况还是在这么个节骨眼上。
一看就有问题!
贺听澜走到元兴帝面前,行过礼后从袖中取出一件东西。
“陛下可认得此物?”贺听澜将手中的东西举起来。
元兴帝眯起眼睛一看,“雪狼的牙齿做的吊坠,十分精美。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回陛下的话,此物,乃是纪太师手下刺客不慎遗落在无名寨的。”贺听澜道。
“狼牙坠子十分稀有,每一只到了谁的手上,其实不难查出来。前些日子微臣找到拍卖行掌柜,在他那里查看了拍卖纪录,连同这枚狼牙坠子在内的五枚便是四年前由纪太师拍下。而微臣曾在无名寨遇到刺杀,刺客慌忙逃走,却不慎将坠子遗落在了寨子里。”
说着,贺听澜转身看向纪元良,“纪太师,如果下官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您将此物随手赏给了手下刺客,又派他来刺杀下官吧?”
纪元良盯着面前的年轻人看了一会,突然笑了,“贺郎中,老夫与你无冤无仇,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几次,老夫何必要对你下如此杀手啊?”
“难道纪太师自己不清楚么?”贺听澜冷笑一声,“您跟军械司贺郎中确实无冤无仇,可您和清河盟第五任盟主白若松呢?”
听到“白若松”三个字,纪元良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