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2 / 2)
课上,傅彦忍不住朝贺听澜的方向看去。
只见他专心致志地听着夫子讲课,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认真。
傅彦看得有些出神,浑然不知此刻他们的状态好像颠倒了。
一向活泼好动的贺听澜成了最认真听课的那个,而一向认真听课的自己却在此刻走神了。
他突然有些恍惚,过去的画面和此刻重叠,让人一时间分不清是真是假。
就好像自己还在国子学的学堂里,台上夫子讲得头头是道,窗外风铃声阵阵,清脆悦耳,淡淡的纸墨香萦绕在鼻间。
而自己的身侧,真的坐着这样一位同窗。
下午的课结束后,贺听澜提议时辰不早了,他们也该回去了。
“也可以不回去。”傅彦神神秘秘地说。
“可是再不回去就宵禁了啊。”贺听澜道,“难不成你想在这里过夜?”
“也不是不可以。”傅彦拉起贺听澜的手便往入云峰的最高处跑去,“你说得对,来都来了,怎么能少得了看星星?”
两人来到一处房间,隔大老远贺听澜就闻到了熟悉的红果清香。
“不会吧……”贺听澜喃喃道,“这些是你准备的?”
“既然要故地重游,那就要全面一点。”傅彦笑着说道。
是夜,天气格外晴朗,天上的星星似乎都比平时亮很多。
两人拿着一根芦苇杆,爬到屋顶上,掀开一片瓦片,将芦苇杆放下去,精准无误地插//进酒坛子里。
贺听澜猛吸一口,感慨道:“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
傅彦笑了,也跟着吸了一口红果酒,躺在贺听澜身边,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喝酒的时候吗?”傅彦突然开口道。
“当然记得,那天我还亲了你一口。”
傅彦一阵脸红,“差点没把我吓得从房顶滚下去。”
“结果亲完我就忘了。”
“简直太不像话!”
贺听澜翻身凑到傅彦跟前,歪着脑袋问:“那再亲一个?这次我保证不会忘。”
傅彦看着他亮亮的眼睛,比天上的星星还夺目,一时间有些出神。
但他没有多想,下意识地亲了上去。
这下真的忘不掉了。
第282章
贺听澜在宁远郡待了一年多, 便准备动身前往下一个州郡了。
当初赵承安派他以军器监指挥同知的身份云游天下,为的就是代替赵承安走访并查看各个州郡的军器布防,以及确保各地方军队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新式战车。
贺听澜知道,自己是赵承安放在外面的一双眼睛, 要将各地的真实情况回禀于他。
而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处于边境线上的各个州郡。
四年多的时间里, 贺听澜基本已经走遍了大半边境州郡, 原本打算继续往东北方向走, 估计再过个两三年就能回到金陵城。
谁知西域诸国突然产生战乱, 不少部族和小国都在找中原购买铁器。
贺听澜意外了解到西域人打仗时给马匹的盔甲轻便又极具韧性, 以至于战马损耗极少, 仅有中原人打仗时的一半。
于是他便对此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要知道中原不产优质战马, 那些耐力强、灵活聪明还能听懂主人的意思的战马一匹就要数百两银子。
如此昂贵的战马投入战争后若是损耗严重,便是军费再充裕的军队也是吃不消的。
大梁的军队不是没有花心思训练过骑兵,只是战马身上的盔甲包裹得太严则会导致战马束手束脚、不够灵活,耐力也会因为沉重的甲胄而很快消耗殆尽。
可若是盔甲覆盖得太少,又很容易导致战马被击中要害。
这也是大梁骑兵一直难以与北疆抗衡的原因之一。
既然北疆与大梁的关系紧张, 不如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 从西域下手。
西域、北疆和大梁形成了一种相互掣肘却又格外稳固的三角关系, 如今西域的丹陀族正和北疆部落有冲突,若是此时大梁能带着足够的粮食援助丹陀,从而进入西域境内,也可以趁机调查一下战马甲胄的奥秘。
贺听澜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赵承安后,这位年轻的帝王表示十分赞同,并说如果此行能够有所收获,或许可以改变大梁骑兵的未来。
赵承安大笔一挥,命郁云骞带一万石粮食前往西域,并让贺听澜乔装打扮成一名普通的辎重小将, 与郁云骞汇合后进入西域境内,暗中探查。
如此一来,贺听澜便不必绕路,直接从宁远郡出发即可。
傅彦一开始是反对他去西域的,毕竟那边正值战乱,战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但他也知道贺听澜是一定会去的。
“多余的话不必多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切莫以身犯险。”临别时傅彦嘱咐道,“相信很快我们就能在金陵城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