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哦嚯,这就是咱们的小师弟?”叶珉打量着杨心问,半晌笑道,“不错,师父的眼光我还是信得过的。”

陈安道皱眉道:“什么眼光?”

“自然是‘雾淩座下,不收丑人’”

这话本是山门里一些闲人编排来取笑他们,笑他们绣花枕头,废物成双。可叶珉反倒引以为傲,时不时还念上几句,生怕别人不知道。

杨心问闻言不觉什么,欣然接受,而后转而将目光投向陈安道,将手上的纸往前一递道:“师兄,生字我已经抄完了。”

“好……”陈安道接过来,又问,“怎得这样多?你抄了几卷?”

“十一卷《当行》都抄完了,我又找了本《戒责》抄了两卷。”

“《当行》是什么?”一旁的叶珉问道,“《戒责》我倒知道,当时姓姚那老头儿罚我抄了小半卷…”

陈安道看着手里一大摞纸,又看看杨心问红肿的眼,半晌开口:“你一夜未眠?”

杨心问点点头。

“勤学是好事,但贵在持之以恒,凭着一时的冲劲成不了事的。”陈安道收了纸,又朝杨心问招了招手,“罢了,你随我来,今日我先教你通读《当行》的第一卷 。”

“唉,这小师弟才上山几天,你这就叫人伏案苦读,是不是太不通人情了?”叶珉拿着那陶埙,将其递到了杨心问面前。

杨心问不明所以地接了过来。

“小师弟来得突然,师兄没来得及备下见面礼。这是隽舒乐坊的新玩意儿,师弟先行收着,待日后师兄得了好东西,再送你一份正式的。”

杨心问握着那陶埙,埙上尚且有对方身上的温热。他抬眼看去,叶珉像是手里缺不了东西,送了陶埙遍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把扇子,“啪”地一声打开,一边摇着一边眯着他那双桃花眼冲他笑。

这东西瞧着便不是便宜玩意儿,杨心问一时吃不准该不该收,便转而向陈安道投去视线。可对方已经拿着那沓纸走出去了挺远,全然没有理睬他们在后头的动静。

“多谢师兄。”杨心问收回视线,冲叶珉道谢,“我会好好保管的。”

“保管有什么意思,器物有灵,若是闲置了,这音色怕就不美了。”叶珉说,“不若你翘了你那二师兄的讲习,我带你游游山,顺道教你些音律指法。”

陈安道已经走到了门口。他双手让那摞纸和几卷古书书简占着,却又不肯抬脚踹门,就这么静立在门前。过了半晌才转过身来,皱着眉看那两个还在原地闲聊的人。

“谢大师兄好意。”杨心问摇摇头,“我想快些学会读书写字,早日步入正轨。”

“这样……”叶珉笑容不减,只是收了扇子,用颇为复杂的目光看着他,“修仙一路于我们三人都不是易事。能如二师弟那般心如磐石自然很好,可如若这路走得万般苦痛,也切莫为难自己。”

杨心问匆匆点了点头,谢过了叶珉。而后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了门前,伸手给陈安道推开了门。

第6章 警山

山中不知时日,或是杨心问确实一头扎进了求学练武里,方不觉日子过得格外快。

杨心问每日起早洗衣挑水,两桶水在他担上不晃不撒,稳稳当当跑过小半个山头全当锤炼体魄,待收拾停当,用过早饭,就拿着画了图的《微合剑》瞎比划一阵子。日头毒了便进屋看书写字,申时再到陈安道那里听学习字,回来再加以背诵,晚间温习一日所学。

一眨眼两个多月过去,那本厚得能当桌腿的《当行》他已经能通篇背诵,叶珉大为惊叹,就连陈安道也真心实意地夸了句“还算用功”。

叶珉用他那把扇子点点杨心问,扭头对陈安道说:“此子将来必成大事。”

屋里的炉子里飘着香,熏的书卷似都有了些奢靡的香气。陈安道站在桌案旁,垂眼看杨心问默书,闻言轻道:“若能长此以往,当是能有大修为的。”

“那可就不一定了。”叶珉在掌中敲了敲他那扇子,“天下大事,有志者成,可唯独修仙靠的是个缘分,缘分不到,强求不来。”

杨心问笔下一顿,而后又似没听到样的接着写。

陈安道皱了皱眉,半晌回身道:“师兄怎的还在屋里?”

“师弟都在这儿读书写字,我虽然害了看书头疼的病,也该在这儿一同陪侍。”

“今日弟子大选抽签,师父或赶不回来。”陈安道深吸一口气道,“按规矩,当由峰主的大弟子代为抽签。”

叶珉“嘶”了一声,倒退两步,将扇子“啪”的打开,掩在面前,“你若想与师弟独处大可直说,何必胡诌些莫须有的规矩来诓我!”

陈安道莫名其妙:“我何时——”

“不必多言!你要教小师弟便教,那什么抽签我可是断然不会去的!”

说完叶珉便抓着扇子,一阵风样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