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2)

那会儿都该秋天了。

//

他们回程仍是走水路。

四日后的傍晚,船行到了柳山湾,此处是浦江与桡河交界之处,离兮山最近,陈安道便要在此处下船。

船夫也落了套,今夜要在此处休息,明早再启程。

杨心问坐在甲板上,看见岸上一片灯火通明,却没什么人。

船上的旅人匆匆下了船,也不在街上逗留,着急忙慌的像是屁股后起了火,没一会儿就剩他和陈安道两人站在岸边,望着这空旷的借道相对无言。

过了许久,两个刚从混乱的时序里出来的人,看着地上飘过的纸钱,才后知后觉今个儿已经是七月半了。

“师兄,我们这运气也真是……”杨心问对这宛如万般仙众再临富宁镇的场面,一时间也有些笑不出来,“怎么鬼节都能给我们撞上?”

陈安道的肩上卷了张纸钱,细看材质跟他的黄符纸人没什么区别。

他们跟晦气之事于冥冥中的缘分着实妙不可言。

“先寻个落脚处吧。”陈安道想了想又补充道,“需得找家正经客栈。”

客栈着实不少,但正不正经就不好说了。

他们一路看去,竟发现许多家客栈在门前挂了纸扎的死人头,又用红灯笼做出鬼眼,将纸钱粘成串儿,一长条地贴在纸人的头上,给他当辫子。

杨心问都看傻了,一眼望去,这般装潢的店铺人家竟还不在少数,这哪里有退让群鬼的样子,分明是恨不得有鬼来家里做客!

“师兄,咱们不会又一脚踏进什么阵里了吧。”

“不是。”陈安道摇摇头,脸色却不大好看,“柳山以前便有鬼节招魂的仪式,名为‘谢傩礼’,只是没想到当地人竟然迄今都保有这个习俗。”

杨心问难以理解:“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习俗?”

“我之前便与你说过,几十年前,有不少邪修开宗立派,彼时的柳山一代便有个盛家,善赶尸驱鬼之术。此地归他们管辖,自然也养出了不少邪修,每逢七月半,盛家便带头放他们驯养的走肉上街,其他邪修有样学样,久而久之便成了本地的习俗。”

杨心问乃是在临渊宗山脚下根正苗红长大的,哪里听过这般大逆不道的故事!

“那、那邪修都已经没了,他们还会有走肉上街吗?”

“应当不会了,最多便是弄些纸扎的伪物游街。”陈安道说得犹犹豫豫,想来是也吃不准这里头的水深。

由于一路下来每个店家都不正经,他们也就不挑了,随便进了一家,要了件上房。那店里的伙计也个个来劲儿,人皆带着个鬼面具,青面獠牙的也不怕把客人吓跑。

再细看那菜单,更是应景,什么“水鬼重豆腐”,“恶咒覆骨汤”,“三尸聚鼎护心肉”,一溜下来就剩个“夫妻肺片”瞧着是最吉利的。

杨心问着实好奇水鬼重豆腐是个什么玩意儿,点了个看看,发现只有豆腐,没有水鬼,大失所望。

陈安道则疑神疑鬼,把小二叫上来,再三确认这菜里没有酒。

“师兄,喝酒伤身。”杨心问以为陈安道想喝酒,摆起了架势劝道,“况且你还时时喝着药,那酒是要中和药性的,你可不能学大师兄那般贪杯。”

他们的师父师父人称雾淩剑仙,却不曾真正和临渊宗门人一一比试过,而他们的大师兄叶珉人称雾淩酒仙,却是货真价实把各峰代表喝趴下去过的。

相比之下,陈安道长到今日滴酒不曾沾,却要被一个被菜里的花雕料酒放倒的小孩儿训诫,着实憋屈。

“我不喝。”陈安道干巴巴道,“你也少喝。”

杨心问抬手一笑,自认潇洒道:“贪杯误事,我自然不会喝的。”

可陈安道已经从杨心问被花雕放倒后的放肆劲儿里,隐约窥见了他将来和叶珉同桌拼酒的放荡人生,所以心底里不大相信,默默咽下了一句“你最好是”。

两人就着没有水鬼的水鬼重豆腐吃了一顿,时辰尚早,此时回房也是无聊。

外头随着天色渐晚,却是越发热闹了起来,傍晚时还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隐隐有了人声鼎沸之势,中间夹杂着几句鬼哭狼嚎,勾的人格外想去张望两下。

杨心问白日里已经在船上背过了书,晚上本打算先预着明日的功课,可被外头的热闹吵着,他也有些坐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