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有新欢(双重生) 第135节(2 / 2)
再给他一点时间。
从前看宋枝鸾为他做面,他以为做面很简单,但时间的掌握,面条上漂浮的葱花和姜,调料的取舍,都有讲究,她也不知道私下试了几次才将面做的刚刚好。
宋枝鸾吃完面,听到谢预劲背靠着桌,语气貌似随意:“除了我之外,还有没有人吃过你做的面?”
“许尧臣也吃过。”
但那是小时候的事了。
谢预劲眼皮顿了下,微微敛起,有些难以明辨的情绪在眸底浮现:“我以为只有我。”
空气突然安静。
宋枝鸾没让这种沉默继续,用帕子擦着嘴,轻描淡写的提起另外一件事:“给你的避子药,都吃了的吧?”
谢预劲嗯了声。
“你不想要孩子吗?”
宋枝鸾觉得他的问题很怪,“不想。也许以后为了姜朝,我会生下一个继承人,但现在不想,对了,你还记得前世你府上府医给的绝嗣汤的方子吧?”
“绝嗣汤,喝下之后就不会有子嗣。”
他语气听起来很平静。
那就意味着,她不会生下一个像她又像他的孩子。
“我知道,”宋枝鸾叠着双臂,“这样不方便么,回京之后我拿给男宠喝,免去很多麻烦。”
谢预劲身体僵住,不远处大片竹林,轻风吹过,翻涌起阵阵竹浪。
良久,他道:“不记得了。”
“是吗?”
谢预劲没有再说什么,看她一眼,起身离开。
林间小径里很快没了他的身影。
等他走了,宋枝鸾慢慢趴在桌子上。
要将她与谢预劲的关系梳理清楚,确实有些难,但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若他是还想不清楚,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回京之后,她可以为他赐一门婚。
-
松石镇距陵水千里之遥,眼下水势湍急,乘着船一路往下,也没费两日功夫。
陵水边上驻有许多渡口,船夫架船到这儿,稀奇的说了句:“今日真是奇怪啊,这边上都没几个人,往日热闹的像赶集。”
船上躺着的青年睁开眼睛。
一轮火红耀目的太阳挂在天边,脑后似乎有什么东西缓缓的化开,他从未感到如此眼清目明。
“周长……观吗。”
扶风低低念出这个梦里的名字,这三个字仿佛在他耳边听过许多次,听到自己说出来的那一刻,他就足以确定。
姓周,这是国姓。
扶风若有所思,水面波光粼粼,他坐起身,缓了会儿午睡后的懒倦,走到船边,掬起水洗了把脸,问起船夫:“船家,到哪儿了?”
“这里就是陵水上游那块了,看公子你要在哪停,反正路钱是一样的。”
这一带扶风已经有些眼熟,他就是在这里遇到“兄长”的。
于是扶风随手指了个地方,那里正好有一条通往村里的路,沿街有些摊子,不知是提前收摊了还是怎么,并无人照看:“就这里吧,差不多到地方了,等下了船我再找村里的人问问。”
“好嘞公子!”
船家摇着船桨,缓缓靠。
扶风背起包袱下了船,晃荡几日,按说初踩在地上都会有些颠倒,但他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步伐很稳,径直走进村子里。
这里大都是茅草屋,屋前挂着晾晒的干鱼,腊肉,还有些谷物,泥路凹凸不平,道路两旁杂草丛生。
听说最近姜朝与南照联手剿匪,不少临近的村庄几乎都搬空了,只有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守在村子里。
扶风没有走多久,就在水井边看到了一位正在打水的老人。
“老人家,这里有没有一户姓周的人家?”
“周?没有呐,我们这里都是姓邓的,哪来姓周的?”
“那有没有一个叫大勇的,家里有个生病的母亲。”
老人的水桶被扶风接过去,她笑眯眯的说道:“谢谢你了,年轻人,我想会子,大勇……隔壁村似乎就有个叫大勇的,家里也有个生病的母亲,不过他母亲才刚过世。”
说着,老人叹了口气,继续:“你是他们家什么亲戚啊?”
扶风已经确定,他这个“兄长”是杜撰的,但不知为何,听到“去世”二字,心跳仍是一滞。
“他们家在哪?”
老人家好心给他指了路,因为地方有些偏,她还带了一段,扶风道了谢,去到隔壁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