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有新欢(双重生) 第171节(1 / 2)

稚奴一直注意着宋枝鸾的状态,看她一直看向西边,以为她在看谢穆的背影,可谢穆进了帐,她的视线却还没收回来,不知落在何处,漆黑的眼眸一动不动。

她有些慌:“陛下?”

这个样子,像是魇着了。

宋枝鸾渐渐回神,压下心里酸楚。

“无事。”

元禾赶紧道:“陛下放心,阿悉河流过的地方统共就这么大,如今快要入冬,水没那么深,谢将军迟早会有消息的。”

宋枝鸾嗯了一声。

第110章 西方晋江文学城正版

怀安拄着拐杖翻过山丘,身后留着深深的脚印,绵延数十里,总算看到了乌托城大门。

又走了小半个时辰,他看见等着要进城的马车,熟练地给出一锭银子,钻了进去。

乌托城守卫并不像怀安想象的那么严,他隐隐感觉到不对,寻着一个说官话的商贩,笑着问道:“大哥,我听说姜朝皇帝来这里同王上谈判,怎么不见他们的人?”

“姜朝皇帝?昨日刚走了,你看看这个馒头,新鲜出炉的,要不要尝尝?”

怀安燥红着脸没买,听着背后传来飞快的一串西夷话,快步朝城门外走去,他现在当真像个乞丐。

这趟出来,怀安身上行李带不了多少,只怕被人察觉出什么,银钱也只是足够支撑他来回一路,前来西夷已经超出他的预期。

可他不能守株待兔,皇上还在宫里等他,临淄王将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不留的剔除,分明是要有大动作,皇上孤立无援,若能与姜朝女帝联手,才有一线生机。

……

顾聿赫坐在博文阁里,正在批阅奏折,随侍的小太监刚放好一本,就见有人匆匆赶来,他穿着羽林军的服制,跪下:“王爷。”

还在博文阁中的众官员面面相觑一会儿,依次行礼退下。

等人都离开了,左羽林军将军王辙的面色也还是很难看:“启禀王爷,失败了。”

顾聿赫皱眉:“你的意思是,暗卫营里派出的一千名精锐,连两个人都杀不了?”

王辙头顶冒汗,他知道眼前这位的脾性,越是生气,越是云淡风轻,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让他不寒而栗:“属下还想辩驳两句,那陪着宋枝鸾进入乌托城的人是谢预劲!虽然没能杀的了宋枝鸾,但谢预劲必死无疑。”

顾聿赫轻笑着放下笔,站起来,背对着书案。

“这么说,你的人是看着他咽下的气?”

王辙顿了顿,紧张道:“不曾,但他身上有多处致命伤,那样掉入水里,断无活着的可能。”

“这分明是老天庇佑王爷!日后与姜朝开战,我们也能多些胜算。”

“可有人发现你们的身份?”

王辙立刻道:“没有,我们做的很小心,南王帐下的努哈将军那夜被属下的人灌醉,属下带着人从距南王王帐还有几里路的地方出发,沿路刻意留下兵器痕迹,若是宋枝鸾要查,也只能查到南王身上。”

顾聿赫背对着王辙,后者根本看不到他的神情,说完之后就缄默不言,跪在地上,等着顾聿赫说话。

良久,顾聿赫侧身:“这么小的代价,能换得谢预劲的命,已经不错。”

王辙顿时松了口气,“谢王爷。”

“但照你话里的意思,只怕宋枝鸾是连一片衣角都没伤到吧。”

“……属下无能。”

顾聿赫道:“再派几队人去,一队帮南王迎战姜朝,一队暗中寻找北王和朝阳公主的消息。”

宋枝鸾竟能置身险境,只为了得一个宋和烟准确的消息,说明她们姐妹二人的情谊非比寻常,也许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就好比赵明嘉与已故皇后。

“是。”

王辙领了命,即刻要走,可就当他要踏出殿门的时候,顾聿赫问道:“宋枝鸾的兄长,宋怀章在哪里?”

“这个属下倒是不知,那日太混乱,属下被宋枝鸾的人和安勃斤的人追杀,没来得及打探。”

“宋怀章或许是个不错的棋子,放在一个酒囊饭袋那里,未免可惜了。”

“王爷的意思是?”

王辙清楚这个“酒囊饭袋”指的是安勃斤。

顾聿赫淡淡道:“把他找出来,带到本王面前。”

顿了顿,他补充:“要活的。”

“是。”

-

从西夷一直往北,很快就会接近乾朝地界,但到了最北端往西,那便是一片无人踏足的地方。

一处干涸的湖边有两座废弃的木屋,连着两座木屋的还有一间耳房,外面看着十分破旧,但里面已被打扫干净,从打开的窗户看进去还能看见放置好的茶水。

围绕着这两座木屋,将士们正在搭建营帐。

罗如云背着两只包袱进耳屋,“砰”地一声砸在桌上,眼睛里含着泪,像是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