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大通哥,你手艺很好嘛。”叶厘打量完三个风铃,有些惊喜。

这三个风铃,古朴、大方、美观,很拿得出手。

江通见他是真的喜欢,大大松了口气。

“你觉得成就行。”

“行,很行!明个儿我进城买些小铃铛,你每样先做三个,我让大哥拿到镇上卖,得来的银子,咱一九分如何?”

毕竟自己只出了个点子,余下的全靠江通。

可江通一听,立马摇头:“不不不,这主意是你想的,咱三七分。”

听到这个数字,叶厘乐了。

又是三七。

他道:“大通哥,出力气出手艺的是你,这样分你太亏了。”

“要不是你出主意,那我一文都挣不来。”

江通认真道。

这个理儿他还是分得清的。

而且,就不说那四十两银子,只说变蛋。

变蛋的做法,是叶厘主动教给他的。

这个小生意可太好了,简直是梦里才有的。

一是投入小。

二是不忙碌,只需跑县城将鸡蛋、生石灰买回来,再忙碌一个下午,那半个月后就可以数钱了。

三是稳定。

一个月稳稳妥妥的就有几百文的收入。

他近日还打算多做些,争取将月收益从几百文变成一两。

夏日鸡蛋不能久放,卖鸡蛋的人家多,鸡蛋的价格,稍稍比其他季节便宜些。

而且,一旦入冬,北方大雪会封路,南边运河偶尔会结冰,到那时,北阳县过路的商旅就少了。

因此,这门小生意,最好这个时节赚,大赚特赚!

叶厘分文不取就给了他这么好的生意,对比那个王木匠,真真是教他感激的不知该如何回报。

眼下,叶厘要与他搭伙做生意。

他可不好意思多分钱!

江通是真心要三七分成,叶厘又劝了几句,他咬死不松口,叶厘就应了下来。

两人又商议了点细节。

反正叶厘已经把样式设计好了,且自己手里也有银子,江通就把买铃铛的活儿也接了过去,接下来叶厘什么都不用管,等着他将成品做好送来就行了。

江通尽心,叶厘就省了心。

只是,乡下的日子着实没什么乐趣,他跟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似的,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流程。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人生,真真是一眼到头。

他唯一的指望,就是盼着江纪回家。

等江通把九个成品风铃送来。

待叶两把九个成品风铃全卖出去。

漫长的十一日终于过去,江纪要回来了。

江纪回来的前一日,叶厘去县城将祭品买回来。

还买了两只小公鸡。

在江纪回来那天,一只炖了,一只卤了。

炖的那只,一家子当做晚饭吃了。

卤的那只,留到明日上坟。

而且,江纪还把饮子的分成拎了回来。

鲍北元知道明个儿是什么日子,就在傍晚将过去二十多天的账本以及叶厘该得的铜板送到私塾,让江纪拿了回来。

鲍北元自个儿没空过来。

而且,在他的意识里,叶厘不识字,看不懂账本。

于是他就找上了江纪。

第44章

香喷喷的炖鸡, 吃得江麦、江芽停不下筷子。

但他们俩饭量小,很快就饱了。

江纪就让他们俩去洗漱。

江芽举起油乎乎的小爪子,大声问:“大哥, 今晚我还想和你、厘哥一起睡。”

江纪闻言笑:“好。”

得了想要的回答,江芽欢呼一声, 小手拍了下桌子, 麻溜起身准备去刷牙。

江麦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跟着跑了出去。

江纪看向坐在他对面的叶厘:“咱们也赶紧吃, 吃完了看看账本。”

“今个儿回来的急, 我没来得及看。”

叶厘点头:“鲍北元还挺严谨, 竟记了账。”

他做了这么多天的生意,就没过记账。

反正小本生意, 而且这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都要他出钱,他就将所有银钱混一起了。

但江纪很是赞许:“亲兄弟明算账,这样对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