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 / 2)

所以得多吃肉,这样碳水、脂肪和蛋白质都有了。

就是少了绿叶菜。

叶厘吃的是汤面,大冬天的,喝点热的暖和。

一顿饭吃完,夫夫俩又坐了会儿,然后叶厘将江纪送去县学。

明日还要见面,两人也没在这种场合上演离别大戏。

但最近吃的全是面食,叶厘就道:“要不,我明个儿蒸些米饭吧?再焖个红烧肉。”

江纪已经下了牛车,闻言虽然心动,但却摇头:“会凉掉的。”

“我将小炉子带来,一路用炉子温着。”

叶厘道。

“不可,这样你太累了,况且大冷天的,你还得早起,明天咱们寻个小饭馆吃米饭就是。”

江纪摇头。

“那明个儿我看看情况吧。”

叶厘没给准话。

江纪点头,不过还是叮嘱他别忙活。

两人互相交代几句,之后叶厘挥了下鞭子,赶着牛车离去。

他走出去老远,江纪这才收回视线,转身进了县学。

他大步流星,走的快,因此没注意到从道路另一侧走来的彭秀才。

彭希明将最后一口玉米窝头塞入口中,他抬手使劲捋了下心口。

这窝头是他下学之后匆匆回租住的地方蒸的。

昨夜为了赶工,他挑灯抄书。

今早又送去书铺结账。

于是这窝头只能留到中午蒸。

不过,今日的窝头有些干巴,吃的快了,噎得慌。

见叶厘赶着牛车拐上横街,他收回视线,掩下脸上的羡慕,也快步进了县学。

膳房里免费提供热水。

他得去打碗热水。

刚才水桶里的水不够了,而院子里又有其他人在打水,为了节省时间,他就没去排队打水。

于是等窝头蒸好,锅底的水几乎熬干了。

无水可喝,那他只能指望膳房的热水了。

他直奔膳房而去。

用膳房的碗打了碗热水,他坐在桌旁吹着慢慢喝完。

这时,上课的钟声响起。

他赶紧朝讲堂跑去。

唉!

他什么时候也能遇见江纪夫郎那样的好人。

他不想努力了。

第91章

暮色四合, 略有些沉闷的钟声在寒风中响起。

几声之后,林学正夹着书本,慢悠悠出了讲堂。

讲堂中的二十多位学子, 快速收拾书桌准备离开。

想夜读的,也夹着书本离去。

没这个打算的, 就两手空空的出了讲堂。

江纪拎了本前几日刚买的时文选萃, 准备饭后仔细阅读一番。

上次乡试时,全大夏二十余省共有六百多人中举, 这本时文选萃上所载文章, 便是从上届举子的六百多篇文章中挑选出的范文。

因此, 一经推出,就被广大学子疯抢, 好几次都断了货。

而且,一本就要三两银子,要不是有作坊在,这种书籍, 江纪还真舍不得买。

彭希明也是天字班的学生, 与江纪是真同窗。

不过, 他双手空空的出了讲堂。

昨晚忙活到深夜,今日他准备早些休息。

一走出讲堂, 恰好一股冷风吹来,他不由紧了紧身上的旧棉袍,双手揣到袖子中,匆匆往租住的地方赶去。

他租住的地方距离县学不算远, 快走两刻钟便到。

这是一个大杂院,里边住了好几户人家。

他租的是间耳房,里边除了炕、书桌, 还堆着他从家中捎来的粮食以及炉子、锅碗、木柴等杂物。

这些物件,让本就狭小的房间显得更加逼仄。

来到门前,他从怀中取出钥匙,打开门进去,里边一片黑暗,而且室温与院子里的天寒地冻似乎没有区别。

他没急着点油灯。

他拎上木桶,先去打水。

将水打回来,他将小炉子搬到门口,生火做饭。

这晚饭极其简单,玉米糊糊、玉米窝头,还有从家中捎来的咸菜。

他顺道往炉子里塞了两根小红薯。

红薯虽小,但烤好后热乎乎,还甜,是他今日最大的慰藉。

吃饱之后,他简单洗漱一番,上炕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