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2)

“再说吧,江伯,您最起码还能再活五十年,到时候江纪都老啦。”

叶厘笑眯眯的道。

这话把江福正给逗笑,那他可就要活到一百岁了。

不过,他也知道叶厘这是在转移话题,可他心里却是打定了主意,下一任族长,必须交给江纪。

说实话,当这个族长,是真没什么好处。

因为从前大家都穷,族中也没什么族产,血缘关系还有些淡,所以身为族长,油水是捞不着的,还得以身作则、公平公正——不然没人认这个族长。

另外,偶尔还得调解个纠纷。

忒麻烦!

但是吧,也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真碰到什么事了,那在村中招呼一声,家家户户都得出人出力。

野枣坡的人虽少,但也能凑出上百劳力——拳头就是硬道理嘛。

当然,这点好处不足以吸引叶厘、江纪。

可如今全村都在作坊干活,叶厘还要出银子给大家伙儿建村塾、买农具、打水井,村人算是依附叶厘而活。

这种情况下,要是下一任族长不是江纪,那谁能服众?

除了江纪,谁上去了都是空有一个族长的名头!

所以,这下一任族长,非江纪莫属!

盘算着,一行人很快到了县学门口。

等了约莫一刻钟,熟悉的沉闷钟声在料峭的寒风中飘来。

县学放假了。

这一次因为要岁考,大多书生都拎着书箱或抱着书本。

叶厘先等来了彭希明。

他两手空空跑的飞快,瞧见叶厘,他匆匆打了声招呼,脚步不停,跑着走了。

叶厘有些感慨,就这种天天练长跑的辛苦,难怪彭希明会生出吃软饭的念头。

他并没有鄙夷彭希明的意思。

被生活毒打到彭希明这个程度,选择躺平,人之常情。

不一会儿,江纪拎着背篓出来了。

于是上车、回村。

乡亲们肯定跟上次那般,都聚在作坊里等着发节礼,因此几人没在县城吃午饭,遇见饼摊,叶厘买了几个饼子让众人先垫垫肚子。

牛车、骡车进了村,直奔作坊而去。

有了上一次发节礼的经验,这一次非员工的村人敢围在作坊门口看热闹了。

这些人远远瞧见叶厘、江福正回来了,顿时喜笑颜开。

有的同叶厘、江福正招手。

有的则是欢呼。

引得待在作坊里的员工也走了出来。

这一次,员工们也有经验了。

他们手里拎着背篓,背篓里装着布袋子。

江大河甚至将骡车给牵来了。

他家四个员工呢。

那么多节礼,必须得用车子拉!

江金玉手里抓着一杆秤和一把菜刀。

磨好的面粉也从小屋子里抬出来了。

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着叶厘和江福正回来呢。

江纪瞧着这一幕,俊脸上不由露出一个浅笑,喜气洋洋的热闹,他爱看。

牛车、骡车很快进了作坊。

这次都不用江福正指挥,员工们自动排好队,非员工也围在队伍两旁,一个个双眼放光的盯着牛车上的肉。

江福正瞧着众人的神色,重重咳了一声。

先不急着发节礼。

他随意指了个人,叫其去小屋里将平日装豆子用的大箩筐拿出来。

这粥料啊,得现场调配。

另外,待会儿他还得先说几句。

今个儿叶厘花了那么多钱买粥料,可得叫村人记住叶厘的好,今后干活时再用心些、麻溜些。

这么一个能传给子孙后代的作坊,每个人都得尽心尽力的去维护。

箩筐拿来后,他将两个大箩筐摆到骡车上,先将大米、玉米、小米、糯米四样主食分别倒在两个箩筐里。

之后他打开装着花生、葡萄干、桂圆干、红豆的布袋子,将这四样配料也分作两份倒进两个箩筐里。

跟他预想的一样,围观的村人瞧见葡萄干、桂圆干这两样贵重的干果,都惊讶出声。

葡萄干本地就有,不是从南方运来的,但也不便宜,要八十文一斤,叶厘一口气买了三斤。

至于桂圆干,大多数村人根本不认识!

从前大家都穷,根本不敢进干果铺,因此这会儿瞧见一颗一颗圆鼓鼓的干桂圆,不由交头接耳的问这东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