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2 / 2)

最重要的是,因为普优班里突然转来一群大佬特优生,750满分的试卷,人人都拿650靠上,处在压力激增环境下的普优生们不淡定了。

低头看看自己试卷上鲜红的五百多分,再一看班级排名,本来前三十名的都快挤到倒数里头去了。

羞耻心一上来,普优生全都咬牙切齿,奋发图强,拼命学习,誓破六百分,来势汹汹,堪比敢死队。

没多久,普优生成绩一追上来,特优生又不淡定了。

这咋滴……自己好歹是从特优班转过来的,竟然还比

', '')('<!--<center>AD4</center>-->不上普优班里出来的学生?

呵,说出去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于是特优生又开始疯狂学习。

普优生一看,操,特优生又要碾压自己几条街了。

压力一大,也跟着疯狂学习。

特优生一看,好家伙,这年头,普优生都比他们学得狠了,置他们的颜面于何地?

于是更加疯狂地学习。

普优生一看,尼玛,你们这群大佬狂学个屁,还给不给人留点活路了???

于是悲愤。

接着化悲愤为动力,玩命学习。

如此循环往复,整个普优(1)班学习成瘾,半个学期下来,全员平均分直接上涨了23.5分,成就了一段人人称颂的传奇。

全校教职工拿着成绩单一看,分外眼热:“我们嫉妒!!!”

当事人杨季哲唇角悄悄勾起一抹弧度,一脸无辜:“我骄傲了吗?”

第101章全班进军KTV

这一眨眼的工夫,半个学期就过去了,不知不觉,令学生无比期待的寒假即将来临。

想当初,特优班和普优班的学生融合,杨季哲嘴上不说,心里头一直担心两个班级的学生会因为阶级和从小接受概念的不同,有所冲突。

但事实证明,大家都相处得出奇好,时顾由和唐乃涵圈子里各自亲友团的人也都互相认识了,打打闹闹的,性格也相投,从来就没发生过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

到了期末考的时候,整个学校都处于一片紧张激烈的复习状态,杨季哲熬夜写了一份教案,雷厉风行,第二天展开实施。

只听一片响动,普优(1)班的学生们拉开了桌子,凭借小组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同做一套题或几套题,分享答题经验,互帮互助,复习效率倍增。

成绩一出来,全班人眼前都是一亮。

虽然还远不如特优班的平均分和100%的一类本科上线率,但绝对甩了其他普优班一大截。

全班有52个人,其中,一类本科上线人数达到46人,占比为88.5%,剩下的全是二类本科上线人数。

当地教体局看见成绩后,惊讶不已,还以为致和中学又新创办了一个特优班,亲自颁发了一本证书和一枚奖章。

得知了这件事情,全班的学生都欢欣鼓舞,眼睛亮晶晶的,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抢着跑去讲台,看自己班的奖励。

杨季哲难得好脾气,一撒手,自己退到了门口,安静地看着一群学生兴奋地涨红着脸,嗷嗷叫着,争抢着证书和奖章,还偷拿出手机来拍照。

K市腹地广阔,底蕴深厚,虽远远比不得帝都的繁华,到底也算不上差,作为一座悠远古老的北方城市,多的是历史古迹,老百姓安居乐业,和乐美满。

抛开极富和极贫的例子,市里的居民大多是小康人家,丰衣足食。十五六岁年龄的孩子一贯受着父母的庇护,物质上更是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乏精神上的奖励和鞭策。

杨季哲看了看讲台上意犹未尽的学生,又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戴着的表,默默地走到讲台底下,咳了一声,表示自己要发言。

所有正在争执嬉闹的学生浑身僵了一下,转头就看见杨季哲冷冰冰的眼神,惊弓之鸟一样,飞快闪退,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就乖乖地坐在了凳子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