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可是伏寿也知道,曹洪是曹操手下最受器重的统帅之一,他扔到伏寿面前的结果,其实就是曹操给出的结果。
而曹操,是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如果没有把事情查清楚,他不会这样大剌剌地把伏完丢到她面前,丢到天子面前。
况且这一次的罪名,是火烧洛阳皇宫,这不是伏完可以担当得起的。
今日伏完进宫得到允准,因为他是来探望皇后的,如果有人刻意将此事往皇后身上牵一牵,似乎,也并不难。
所以,伏寿口中虽然喊着“不可能”,目光却是看向父亲的,她希望父亲能给她一个否定的答案,她希望父亲能向天子解释,向所有人解释,他没有做这样的事情。
伏完也确实这样做了,他被曹洪扔在地上后,缓了缓便爬向天子,他知道在这种境况下,想求曹操救自己是不可能的。
“陛下!陛下!微臣也是被韩暹那老贼蒙蔽了呀!”伏完并没有否认是自己将韩暹带入了宫,他老泪纵横,“臣不知道韩暹是如何知道臣今日要入宫探望皇后的,他在路上将臣的随侍全都杀了,逼着老臣将他们带入宫中啊,陛下,臣不敢,臣不敢不为啊!否则,今日臣便见不到陛下和皇后了!”
“那你入宫之后,面见皇后时,为何不说?!”曹洪面对伏完,可没有向面对伏寿那样,还需故作尊敬,他瞪着一双铜铃似的眼睛,凶恶地质问伏完。
“臣,臣......”伏完的声音低了下去,他被曹洪的目光盯得发毛。
他非常不想将这话当着曹操的面说,可是当着这么多人,他又不得不继续解释,“韩暹他们对臣讲,他被曹公击败后十分懊悔,懊悔没有好好侍奉陛下,但如今已无法光明正大进入宫中,只想借此机会面见陛下,陈诉衷肠,望陛下能给他们一个悔过的机会。而曹公......”
伏完偷着抬眼,找了找曹操所在的位置,曹操就在离天子不远的地方。他吞了吞口水,艰难地说:“他说曹公不是良善之辈,若让曹公一直在陛下身边,迟早会出事,所以韩暹说......他入宫也是想向陛下进忠言。”
说完,面对曹洪那恶狠狠的眼神,伏完又连忙表态:“可是臣自然是万万不信的!曹将军之忠心,天地可鉴,陛下与我们这帮臣僚皆可见!只是臣听韩暹这样说,以为他只是为了进宫来向陛下进谗言、求得一个起复的机会而已,谁能想到他能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
伏完的情绪十分激动,他说完还不解气,竟然往搁在一边的韩暹尸体上啐了一口。
众人这下算是听明白了,伏完一是出于韩暹的威慑,二是以为韩暹入宫只是想要个和陛下说话的机会,不会做什么别的,所以才战战兢兢、将韩暹带入了宫。
如今主犯韩暹已死,跟着他来的五人也俱被抓住,但他们烧了皇宫,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伏完之罪可大可小。
到底是按同谋处理,还是按被奸人蒙蔽处理,就看天子如何下定论了。
天子其实,并不想严惩伏完。
毕竟伏完是伏寿的父亲,就算他与伏寿的感情不像和董姮那么好,但天子岳丈也是他将来能有所倚仗的一大助力。
可曹操、董承在此,又有宫中同样被大火烧过的嫔妃宫人,刘协有些踌躇,若不严惩,如何向他们交代。
这时,伏寿在父亲身边向他跪下了。
“陛下,今日父亲来看望妾,妾虽察觉到父亲情绪不对,却没有深究,没能问出韩暹之事,是妾失察,未能亡羊补牢叫父亲免受奸人蒙骗以酿此大祸,请陛下治罪!”
刘协上前搀扶,“皇后,你何罪之有,快起来。”
可伏寿像是铁了心思要天子治自己的罪,任凭他一个男子拉她起身,她也巍然不动。“陛下若不治妾与父亲之罪,妾唯有在此长跪谢罪!”
第42章 迁都之论
伏寿跪了一会儿,伏完终于也反应过来了——伏寿是在救他。
伏寿求天子治罪,治的是失察之罪,是受奸人蒙骗之罪,而不是引奸细入皇宫酿成皇宫大火,甚至欲谋害天子之罪。
他赶紧跪到了女儿身边。
刘协见皇后和伏完都长跪着让他治罪,也足见悔过之意了,他便也正好借此机会把伏完的罪名定稍微轻一点儿。
“伏将军受韩暹蒙骗,误将其带入宫中,可如今罪魁祸首已被正法,传朕诏令,伏完官降两级,罚俸一年,伏皇后禁足三个月,未经朕的允准,不得出殿。”
刘协并未提及伏完带进宫来的韩暹一把火烧了宫殿,也未提及宫中被韩暹杀掉的侍卫,并非是他刻意包庇伏完,只因刘协扪心自问,今日伏完的所作所为,即便是换一个人做了,他也会是一样的处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