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你说什么?”郭父一脸不可置信地转过身来,看着分明跪在地上,却不卑不亢直视着自己的儿子,“你要娶妻,要娶的还是董家的女儿,这件事情你何曾与我们商量过?你不过是定下婚事之后告知我们一声,还要你爹我拉下老脸到董家去下聘?你想都别想!”
郭家好歹也是颍川士族,若是陈家这样的家族声望显赫、胜过郭家的,要让郭父去亲自下聘,他自然是愿意的。可是董家原本只是凉州的边陲家族,若非是跟着董卓入了中原,如今又能算得了什么?
郭嘉虽然早知此事不会顺利,可父亲这样强硬,他心中还是微微叹息,“爹,此事与脸面无关,而是应有之礼。阿嫣她自幼受父兄宠爱,是个极好的姑娘,旁的姑娘成婚时,夫婿家中皆亲自下聘,若郭家不尊此礼数,旁人指点的并非只有董家,还有我颍川郭家。”
郭父听郭嘉说着礼数,他不由得冷笑出声:“我儿啊,你当年想尽办法推掉陈家婚事时,何曾讲过礼数,如今,倒和我讲起礼数来了?”
郭嘉明白,父亲到现在都放不下当年他为了不与陈家的女儿成婚而做的那些荒唐事。那些事情当年在颍川可以说是人人皆知,颍川世族本就不少,得知此事,无不对郭父和郭嘉指指点点。
郭嘉本无所谓,该如何还是如何,可是郭父却不同。他忍受不了过着这种被旁人指摘的日子,也因此一直到了现在,对此事仍然心有芥蒂。
郭嘉抬眸看着父亲:“爹不愿去,是因为不喜欢董家,还是因为,不喜欢儿子?”
郭父微眯了眯双眼,并未答话,他便知道,自己说中了父亲的心事。
“儿子知道,当年那门亲事来的并不容易,我方才也说了,当年年少无知、行事荒唐,如今早已知道,那样做并不妥当。可爹若仍然在意,仍然心有芥蒂,爹可告诉儿子,我如何做,能让爹放下此事,到董家下聘?”
郭父质问:“你就当真,非要我去下聘?他董家就这么在意?”
郭嘉答道:“非是董家在意,是我在意,郭嘉希望,能给阿嫣最好的。”
郭父走到儿子面前,他这个没有规矩的儿子,竟然能为了他口中的这个“董嫣”,说出这番话来,“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能让你为她做到如此地步?”
“也许于旁人来说,阿嫣只是个美貌可爱的姑娘,可是对儿子来说,她是能让我喜、让我悲,让我想许她一生自由快活之人。”他抬头看父亲,“爹娘可想见见她?她今日随儿子一起来了,就在门外。”
郭父还未开口,郭母便道:“那为何不早叫她进来?你把人家姑娘带回家,就让她在外候着,这算怎么回事?”
郭嘉平静开口:“我是怕爹为难她。”
郭父一噎,他真是不知道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再怎么说,我也是郭家家主,我去为难一个小姑娘做什么?”
在一旁听候差遣的老仆人应了声“是”,便忙不迭出去将董嫣请进来。
“你起来吧,不必跪着了。”郭父指了指郭嘉,“她既然将来要做你的夫人,叫她看见,成何体统?”
郭嘉笑了笑,“爹,你知道我不在意这个。儿子今日跪在这里,一是想请父亲去董府下聘二是想赎自己当年叫父亲为难之过。”
话音未落,老仆人便领着董嫣进了内堂。
董嫣今日是一身淡青色的衣裙,衣摆绣着的兰草随着步伐微微晃动,她肤若凝脂,眉眼间带着一股灵动与明媚,杏眸澄澈如春日清泉,睫羽轻颤间,似乎映着晨曦微光。
郭从见董嫣如此美貌,他睁大了眼睛,盯着董嫣一动不动,用稚嫩的声音说了一句:“嫂嫂真好看啊。”
第66章 且抿恩仇
郭父见自己的儿子当着董家女儿的面失了礼数,虽然儿子只有十岁,但毕竟也是他教养出来的,因此仍是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地瞪了过郭从一眼。
郭从知道自己失言,父亲生气了,便缩了缩脑袋,躲进了娘亲的怀里。
毕竟郭嘉和董嫣还没有成亲,郭从这样叫,让董嫣这样一个未嫁的女子听见了也大不合适。
可董嫣却没有表现得如郭父意料中的那样羞涩无措,她只是楞了一下,她也看到了跪在堂中的郭嘉,却仍是先向郭嘉。的父母行了礼,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你就是董承之女,就是我儿郭嘉说什么也要娶,还硬是要我这个做父亲的到董家去下聘礼以周全礼数的董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