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董嫣白天和他们一起四处走走,阿姐看诊时,她便在一旁搭把手,有时还会偷偷提醒她一下。

夜里阿兄练剑练得累了要休息时,姐妹二人便在篝火旁坐着,说起小时候的旧事。

说到那个时候董凌偷喝了董承的酒,醉醺醺爬到屋檐上唱歌,唱的还极其难听,董姮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也没能让他闭上嘴。

说到这些时,几人便笑作一团,似乎是又回到了从前在凉州时,那无忧无虑的日子里。

只是这样的日子过一日,便少一日,三人心中都十分清楚,所以他们舍不得分开,舍不得睡觉,舍不得第二日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心里默默数着的那个数字,又少了一个。

终于,等他们走到许都城外,郭嘉和董姮说过的那个寄养她孩子的地方时,天正好下着细细的雨,薄雾氤氲,远远望去,那处小庄子掩映在青竹白墙之间,颇为幽静雅致。

此处比起皇宫自然是逊色许多,但相较于许都寻常人家,还是很富足的。

这是寻了一个很好的地方。

郭嘉转头看向董姮:“就是这处了。”

“这是你安排的?还是曹操?”董姮望向郭嘉,目光复杂。

郭嘉语气温和道:“是阿嫣和我一同选的,这里住着一位婆婆,孩子交给她时,她是很欢喜的。你放心,她会当做自己的亲生孙儿一样来抚养。”

宅子中的那位婆婆看着十分面善,她似是和郭嘉很熟络,竟唤他的表字奉孝,见到董嫣时,还亲切地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

见两人带人来了,她对董姮、董凌他们也都十分亲切。

“宋婆婆,这是我姐姐,这个孩子,便是她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她指了指董姮,后又向宋婆婆介绍了自己的兄长。

宋婆婆便是先前郭嘉与董嫣刚查到董承之事的时候,她的丈夫瞧见了王子服与假借曹操之令在许都城中作乱之人见面,不久之后被杀,才引得郭嘉和满宠查到了王子服的身上。

后来,宋婆婆在郭府住了一段时间,可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董嫣便做主在许都城外不远处,给宋婆婆寻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宅子,她自己也时常会去看看宋婆婆。

宋婆婆没见到过女儿生下的孩子,这是她和她丈夫最大的遗憾,如今董嫣将这个刚出世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她来照顾,还为她配了几个服侍的人,不叫她那么辛苦,宋婆婆能尝一尝做祖母的滋味,自然是欢喜不迭。

董姮看着正在安睡的孩子,心中充满了融融暖意。

她自从将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只看了一眼,便没有再见过他。如今在这里重逢,或许母子当真连心,她一见到这个孩子,就觉得万分亲切。

董嫣握住姐姐微微颤抖的手,“阿姐,我们知道你定会挂心孩子,这处宅子离许都不远,我会常来看看他的,孩子留在此处,你若放心不下,也可常来看他,你还是他的娘亲,这一点不会变的。”

董嫣靠近了董姮一些,悄声在她耳边说道:“如今阿姐既已经决定离开许都,不再伴天子左右,其实,过些时日若想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想必司空也不会说什么。”

她知道曹操将董姮的孩子送走,不是为了防着董姮,董姮在他心里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董妃的身份。

可若是她不再是董妃,她的孩子不再皇宫中长大,不会成为董家和天子之间斩不断的牵绊,那也就没有必要将孩子从董姮身边夺走了。

况且就算是出现当初董承那般景况,天子用董家人来威胁董家人,如今在曹操军中有亲兵的董凌也都准备离开许都了,他还能威胁得动谁呢?

“不了。”董姮摇摇头,“我若是真的想和华先生四处行医,有一个孩子在身边终归是不方便的。如今既然我看到他被照顾的很好,而且有你在许都,时常看顾这孩子,我也就放心了。”

其实董姮还有没说出口的话,她一见到这孩子,除了浓浓爱意,还有便是会想起陛下,想起这个她爱了这么久的男人,想起这分明是他们两个的孩子,可他没有办法保护他们的孩子,反而用他们的孩子,胁父亲做九死一生之事......

等她能够真正放下了,不再为这些事情烦恼,她再将孩子待会自己身边,现在这样,也好。

待看过孩子之后,董姮和董凌便要离开了。

董嫣送他们出了宅子,一路走到小路尽头,才停了脚步。

她眼圈有些泛红,却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

“阿姐,阿兄,一路保重。”还有华先生,她在心里默默念着。

董凌看着她,犹豫了一下,终是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你也好好照顾自己,以后若他惹你生气了,记得写信告诉兄长,不管多远,我回来替你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