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2)
“如此,只剩下看能不能找到几家商户收蛋和鸡鸭鹅肉的了。”
一家四口边吃边聊,不知不觉菜盘见底,几人吃饱喝足,将碗筷洗刷好,回屋睡觉去了。
次日一早,周铭和顾筠去镇上找白叔他们问事儿去了,周宵和喜哥儿留在家里招短工割猪草,还得招些人来挖池塘,等到了冬时,土上了冻,可就不好挖了。
“要说自打这喜哥儿嫁过去周家,这一年到头的,一家人就没个闲时候,这又打算在果园里挖池塘哩。”
“人有本事认识镇上的贵人就是好,哪像咱们,想多种树,多养家禽牲畜,养的来,没门路,难卖出去。”
“可不是,咱们一年到头,也就能指望着地里的那点儿子收成。”
过了秋收,大家伙儿把秋小麦种上去,家家开始闲了下来,聚在一起便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聊,这几日周家挖池塘,倒又成了他们能说嘴的事儿了。
“他家里挖池塘,你家汉子没去啊?没拿人发的钱?在这里嚼什么舌根呢,人有本事卖东西,你倒是也跟着学啊,没本事还眼红旁人。”
谷媒么刚从木家村做媒回来,秋收后,卖了粮食钱,家家户户都有钱,也闲了下来,说亲的人家就多了起来,这几日他忙着在周边村子里说媒,可是忙坏了,没曾想今儿刚进村子,就听一群闲着没事儿的妇人夫郎又说嘴起人周家了,真真是闲得慌。
“谷媒么从哪儿回?这几日媒人钱挣不少吧?其他村里有适合我家虎子的姑娘,您也帮忙留意着,若真能成了,给你包个大的。”
谷媒么点了点头,“给你家虎子留意着呢,这不还没合适的嘛。”
“您多费心。”
等谷媒么走远,几人撇了撇嘴,当着他的面儿不敢这样,家里的娃还得靠他说媒呢,“又没说他,还给他急上了。”
不管外人如何说,周家一家四口在凉爽的秋日干的是热火朝天的。
前几日周铭和顾筠从镇上回来,两人脸带笑意,“你白叔他们打算明年在镇上开个杂货铺,啥都卖,家禽,猪羊牛肉,蛋,蔬菜,果子,说好了,以后就在咱家进货,你俩就甩开膀子干吧。”
青水镇是个大镇,人多,地势也好,多年来,没什么大灾大难,偶有干旱,也都是小旱灾,这儿的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规模还是挺大的。
所以开个杂货铺,不愁没有客源,当然,货源他们这儿也能保证供得上。
周宵闻言喜不自禁,十亩果园,养上千只家禽,还是能养的来的。
“喜哥儿,你先回家去,把小爹煮好的饭菜端来,我和老爹我俩就不回去了。”周宵冲一旁运土的喜哥儿说道,家里人手不够,请来挖池塘的村里的汉子,周家不管饭,多给了几文钱,他们都是回自家吃过饭后再来。
喜哥儿把最后一筐土运到一旁,点了点头,“行,我这就去。”
挖出来的土,周宵他们也没有浪费,又找村长划了两亩荒地给他们,把土都运到那儿去了,等把地里的石子儿杂草清理干净,把土填上去,说不准能肥一些。
三亩的池塘人手多挖的也挺快,赶在入冬前挖好,周宵和顾铭又把河水引来池塘,河里本就有小鱼苗,还省的再捉鱼来养了。
晚上吃过晚饭,喜哥儿坐在炕上,数了一遍家里的银钱,颇为忧伤道:“除了那十两的金子没动,家里又是买家禽又是挖坑的,如今家里的散碎银子只剩下十六两七钱了,马上就要过年了。”
喜哥儿数完,把银钱仔细的藏放进床头放被褥床单的箱柜里,留了六两七钱的银子在外面留着做花销。
周宵乐道:“你忘了咱家里的猪了?到了腊月就能卖了,小爹说了,只留三只母猪在家,剩下的都卖了,一头猪最起码也得能卖个二两银子不是,你算算,是不是能回些银钱来。”
喜哥儿闻言躺到他身旁,在心里默默数了数,惊喜道:“这样算下俩,年前还能入个五十六两的银子呢。”
周宵笑道:“这下子有银钱过年了吧?”
喜哥儿窝在他怀里,乐了,“有有有,过好几个年的银钱都有了。”
不再为花出去的大笔银钱发愁,喜哥儿心情放松了些,没一会儿便抱着身旁的大火炉,睡着了。
天儿一日日变冷,秋风变北风,片片雪白的雪花从空中缓缓飘落,鹅毛似的大雪没一会儿便将整个村子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