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2)

钱良看懂了村长的意思,讪讪的闭了嘴,内心却是一阵火大。

不待村长继续说,钱老太被钱屠子夫郎搀扶着,颤声开口道:“村长,我家老二娶晚娘!”

钱竹清还想说些什么,最后看了眼他娘的脸色还是闭上了嘴,心里不知是何滋味,他原还想着娶一黄花大姑娘回家的。

钱良他娘见这事儿就要这么定下来了,心里有气也不敢发,冲钱老太恨声道:“既如此,你今儿就带走她!真真是看一眼就嫌烦!”

事情就这样尘埃落定,喜哥儿见事情了了,转身准备回去,叹道:“这晚娘离了钱良也不知是好是坏。”

冬哥儿在一旁帮着他看着人,免得被人给冲撞了,闻言道:“应是会好些,最起码钱二那儿只有她一人,不用伺候小妾。”

喜哥儿摇了摇头,“琳姐儿估计得气死了,赶走了童哥儿,又来了个晚娘。”

“那也没办法不是,钱二还不到四十呢,哪能不成亲,且说呢,咱村里你知道王家的那个王临不?”

喜哥儿点了点头,“他怎的了?”

“他啊,娶夫郎了,四十岁的老汉子,娶了个二十不到的小哥儿,都能给人家当爹了,真真是作孽。”

“还有这事儿呢?!”喜哥儿惊讶道,他竟没听说过。

“我也是昨儿才知道的,那哥儿是南边儿发洪涝,逃难到这儿的,估摸着也是想要有一方瓦片遮头,才嫁的。”

喜哥儿点了点头,哥儿独身一人在这世道过,着实是艰难些。

“不过,王大哥虽年纪大,到现在没成亲,也是被家里给耽搁了,怨不得他。”

冬哥儿叹了口气,“说的倒也是,王大哥家里难,双亲都卧病在床,这年年别说是存些银钱,都不够花的。”

“他双亲去年离世,想来是存了些银钱,才娶的这哥儿。”喜哥儿开口道。

俩哥儿边走边聊,没一会儿便走到了周家门口,冬哥儿吸了一口气,险些被香迷糊了。

“你小爹做啥好吃的呢,这么好闻!”

喜哥儿笑了笑,开门道:“今儿熬了些番茄酱,想来应是做好了,你随我来,装些回去尝尝。”

冬哥儿也没客气,他和喜哥儿从小儿玩到大,熟悉的很,过两日再送些他娘腌的酸黄瓜来给喜哥儿他们尝尝,主要是他真是没吃过,有些好奇。

“回来了?怎么样?”

顾筠正在下面条儿,番茄牛腩已经炖的差不多了,等周铭和周宵父子俩回来,便能开饭了。

“小爹,我晚会儿和你说,番茄酱熬好了吗?我想着送些给冬哥儿尝尝。”喜哥儿有些不好意思道,毕竟这东西不是他做的,有些借花献佛了。

“好了,在饭桌儿那儿晾着呢,你取个碗来,给冬哥儿盛上一碗去。”顾筠倒是无所谓,一碗番茄酱而已,又不是啥值钱的玩意儿。

“谢谢顾叔。”冬哥儿喜笑颜开。

等冬哥儿走了,喜哥儿边看着炖番茄牛腩的锅,边把事儿和顾筠娓娓道来,讲了一遍。

“啧啧啧,晚娘真是厉害,这思想境界有些超前了,不过嫁给那钱二,不是才出火坑又入虎口嘛,那琳姐儿小小年纪可不是啥好相与的。”

喜哥儿颇觉赞同,等周宵回来听说了这事儿,暗暗乍舌,本以为晚娘是正妻,不会被欺负呢,看来村里的规矩没镇上那般严。

钱家的事儿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从村里人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淡去,地里的甘蔗长成了,根根立在地里,看着跟个小树林儿似的,可把村里人给稀罕坏了。

“这甘蔗还得两个月才能砍,我都有些等不及了。”喜哥儿跟着周宵去甘蔗地里转了一圈儿,入了秋,过了前阵子的那阵儿秋老虎,天儿也渐渐有了些凉意。

周宵在一旁扶着他,如今喜哥儿的肚子已显了怀,他照顾的更仔细了,闻言道:“马上便要秋收,也没空儿砍甘蔗。”

喜哥儿笑了笑,“这眼看来,甘蔗成熟的时候刚刚好呢。”

今年秋收,水田多,除了家里的长工,周宵另请了三个短工来,喜哥儿如今身子重,没去地里,在家和顾筠一起给在地里忙活的汉子们做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