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2)

喜哥儿愣了一下,转而喜不自胜,道:“这是好事儿啊,也省得我和小爹两人怕果子卖不完,熬麦芽糖再去镇上忙活了。”

周宵笑了笑道:“表哥给的价儿和镇上比还算公道,因着我便同意了,只不过需咱们把果子拉过去,刨去运过去磕碰的,能比镇上多赚一些。”

“不就是运去府城,也不是太远,让周大哥王大哥多跑几次便是了。”喜哥儿推着团团,不由笑道。

他也没想到,回娘家还能有这般意外之喜,那姑姑并不是他爷爷这一脉的亲戚,不过是和二叔都在府城,走的近了些,连带着跟喜哥儿家里关系处的还不错。

“表哥他们还得在村里住上两日才走,过了十五才回府城,我见表哥家的小儿子颇喜欢甜食,明儿我带些桃酥,还有小爹做的红糖元宵,去他们家坐坐,顺道和嫂夫郎说说话。”

喜哥儿浑身干劲儿满满的,想着今儿在宴席上,也没和表哥他夫郎说上几句话,趁他们在村里,再去联络联络感情。

周宵知道自家夫郎这般的缘由,虽是表哥,沾着点儿亲戚,但血缘并不亲近,这一下子成了园子里果子的大主顾,心态上便低了点儿。

还是开口道:“咱们和表哥做生意,有来有往,虽说咱们家挣了银子,但表哥那边也不少挣,互利互赢,因着在他面前不必太过讨好,联络联络感情是该,等到了元宵节那日,送些元宵过去便成。”

喜哥儿闻言,细想想,觉得自家相公说的有些道理,表哥给了个机会,该感谢,但着实也不该太上赶着了,当亲戚处,彼此估摸着还更舒坦些。

主要是今儿他见嫂夫郎性子冷清的紧,估摸着也是不喜热闹的性子,还是徐徐相处的好。

那股子激动冷清了些,喜哥儿笑道:“这几日在家闲来无事,多包些口味,到时送去给表哥还有爹爹那边尝尝。”

一阵冷风吹过,周宵紧了紧圆圆的小帽子,孩子睡着时最容易着凉,大意不得。

年时走完亲戚,便无甚事儿了,周铭前几日从木家村买了牛肉回来,顾筠千叮咛万嘱咐的,要他不要忘了多买些牛板油,回来打炉子。

年初十这天一大早儿,顾筠起床,吃过早食,便和喜哥儿开始捣鼓做火锅了。

启朝其实已有围炉打边炉的吃食了,农户人家也偶有吃,一般都是买了猪骨熬了汤做底,反正猪骨不贵,菜又能直接从菜地挖,平日里一个月吃上两顿,也是能成的,不过口味稍显清淡,顾筠还是更爱吃麻辣口的。

“咳咳咳。”干辣椒段,葱姜蒜一下锅,呛的喜哥儿直流眼泪,本就怕辣的周宵恨不能躲出二里地去。

“小爹,这真能吃?这般辣?!”周宵连靠近都不能,只站在远处问道。

顾筠笑道:“到时候弄个清锅,你吃不了吃那个。”

辣味伴着牛油,各种酱料的香味飘的四里八方,周家本住的就靠近山脚,是村里的偏僻地儿,附近离得近的没什么人家。

无奈这火锅的香味儿实在是忒霸道,闻到味道的人家还真不少。

“啥味儿啊?怎的这般香?”

“还不是那周家,又不知在做什么吃食了,咱们住的这般远,还能馋到咱们,不知道用了多少油,真真是大手大脚。”

“天,这味儿闻着我都能下两碗米饭去。”

“这周家日子真真是过前头去了,走走,去钱家找钱婶子唠嗑儿去,她家离周家远。”

“我可是不想在待家里了,早食吃的够多,怎的感觉又饿了。”

喜哥儿他们不知自家的辣火锅把村里人馋的不成,忍着辣味儿,好容易把底料给熬了出来。

“喜哥儿,把装面粉的瓷盆拿来,要薄一些的,等凝起来,切块儿放着。”顾筠吩咐道,他在一旁准备打火锅的菜。

家里有平日里给团团和圆圆温水的炉子,铁炉子小,还方便挪动位置,里头放上木炭,打火锅最是方便了。

两人忙活了大半天,夕阳快要西落的时候,一家人才堪堪坐在锅子前,准备烫菜。

见团团和圆圆睡的熟,喜哥儿便把他们抱进屋里去了,喊了豆豆和酱酱来看着。

俩狼崽儿如今很是通人性,喜哥儿喊它们过来看娃,俩狼崽儿便乖乖的卧在了炕下边,啃着骨头,时不时抬头望一眼炕上的俩娃。

若是见他们醒了,一只还会留屋里看着团团和圆圆,一只去喊喜哥儿,别提多聪明了。

家里的四个大人,如今也是宠它们的紧。

“这吃打顿炉子还真是费事儿。”周铭感叹道。

顾筠笑了笑道:“熬牛油费了时间,以后直接放锅里煮,便省事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