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这会儿,她俩又没有那么饿了,可以坚持到看到社恐小老板了!

舍友很难评王冰的计划,但还是愉快同意,加入进去,准备下课之后就直奔凉皮摊。

比这两个女大学生更快的,其实是水站老板和其他几个小摊,他们接了罗艾迪送出去的凉皮,客套两句之后,看小吃车擦得格外闪亮,出于对清洁值的认可,但不带半点期待感地拆筷子一尝。

嗯,一尝一个乱吱声。

(嚼嚼嚼)嗯?这个凉皮怎么吃起来又有点弹牙,又有点筋道,却还带着浓郁面香味呢?这么一吃,仿佛自己之前吃的凉皮都是面食的尸体!

黄瓜丝,绿豆芽吃起来没有半点异味,连胡萝卜丝都只有清甜和爽脆,(嚼嚼嚼)胡萝卜生吃居然这么好吃吗?这哪里买的菜,小老板食材备的太好了吧!

调料和麻酱是不是独家秘方啊?怎么有香味却不糊口!

酸、

辣和蒜水、香菜这些明明很刺激的味道,放在一起没有任何冲突,反而在麻酱的协调下友好合作,共同攻陷味蕾。

而且,数量不多的面筋,更是点睛之笔。

口感和以前吃的也不太一样,本来是类似蜂巢一般,多孔容易吸汁的结构,就很难保留咀嚼感,但这里面的面筋,有点像是烧烤店的烤面筋口感了,不像是泡沫压缩,反而吃到嘴里有种安心感。

要说缺点,那就是整体的份量一般,面筋也有点少。

但这个价格算上味道和新鲜食材,那真的不算贵,而且听人家小老板说,这凉皮和面筋都是早上自家蒸烫出来的,所以面筋的总量只有这么多。

在家洗过面,做过凉皮的朋友都知道,面筋来自小麦蛋白。

大面团在水里洗好几遍之后,就只能剩一小点了,面筋不单独买谷朊粉另做,的确洗不出来太多。

都是做生意的,谁都能大致估个成本,尤其是凉皮都是手作的,那更划得来了。

这小老板的手艺这么好,吃到就是赚到,多要点汤汁,往里面拌个凉菜也好吃啊!

王冰和舍友按照帖子,总算找到罗艾迪的小吃车时,已经有几个人在排队了,正是吃完一份立刻打电话摇人的水站老板和家人,以及旁边被推选出来再帮忙买一份的酸梅汤老板。

“居然已经有人在排队了,幸亏我俩跑得快!”

拽着舍友,王冰跑的大喘气,却不忘牢牢站在队尾再说。

看来帖子说的果然没错,虽然小老板社恐,但来晚了,真的就被排队的顾客买完了。

“不过小老板是真的社恐啊,为什么摆摊要藏在这里,要不是这个水站比较明显,我俩都没找到!”

王冰看小吃车整洁又干净,旁边贴着的收款码上面,有着提醒顾客付款前,先说忌口的提示,莫名被戳中笑点,然后拿手机拍了一张。

果然和刷到的帖子那样,小老板主打一个随缘摆摊,干净卫生话少且藏小角落。

8210是看着橙星砚发帖的,不得不为人类的说话艺术鼓掌,看看,怎么把罗艾迪摆摊不会招徕生意,没抢到好地点的缺点,加工成老板个人特点,标签化增加趣味性和记忆点的。

橙师傅,你上份工作真的和娱乐圈营销推广没关系吗?

水站老板他们不像大学生那样,轻易相信刷到的帖子内容,直接就跑来探店,之所以齐聚在罗艾迪这里,多亏刚才那一份赠品的功劳。

吃过才有信任,好吃又不算太贵,他们也愿意再来一份。

罗艾迪这里的种类比较少,其他凉皮摊会卖的擀面皮、牛筋面、凉粉之类的东西,她这里通通没有。

所以就有热心顾客,会提议老板多准备点食材种类,还特别不见外推荐,明天想吃什么,给老板充足的明示。

不知道为什么生意突然好起来的罗艾迪,这时候双手拌的飞快,并感谢自己习惯戴帽子戴口罩,她只用连连点头就行,不需要真的和顾客解释,自己一个人做不来那么多种类。

遇到实在社牛的顾客,她就闷声回应,明天就会加新品,一定加。

“老板,我们要两份,直接拌就行,一个正常辣,一个不要辣,都不吃香菜!”

送走至少提着五份凉皮的酸梅汤老板,总算是轮到王冰她俩了,尤其是这会儿其他看到帖子,或者单纯看到这里排队来凑热闹的顾客,已经排起了队,更让她松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