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 / 2)

('<!--<center>AD4</center>-->吴三桂振臂一呼倒是都起来响应了!当时都是好样儿的啊!百姓现在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说大清朝眼看着就要覆灭了!”玄烨说得气极,一掌拍在了书桌上,真到了笔架,砚台中的墨也撒了出来,殿中的人一个个静若寒蝉,此时玄烨虽是说着三番之事,可长了耳朵的人都听得出来皇上这是在指桑骂槐了,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在x_io_ng前剖个洞把脑袋放进去。

“说话啊!一个个都哑巴了吗?平日里在朝堂上不都挺能说会道的吗?一个个都能妙语生花,如今怎么都不说话了?”玄烨冷声问着。

“微臣不才,愿请兵出征”一个声音突然砸进了众人耳中,人们抬起头看向了站在前列的裕亲王福全,皆倒吸一口气。

玄烨虽知福全心思,却也没有应允,只听福全继续说道,“如今三番之乱动摇民心,微臣既为大清臣子,又为爱新觉罗子孙,微臣义不容辞!”

其实福全挂帅出征确实是能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自康熙十三年三反叛乱至今,清军节节败退,大大的动摇的军心与民心,若是此时能派出一个福全这样的王爷上阵杀敌的话,于三番,是一个警喝,于百姓则是一个安抚,一箭双雕不失为一个良方,可玄烨却没有出声,只是看着阶下众臣。

“王爷前去岂不是太给那三番叛贼面子了,”说话间一个样貌俊朗的年轻男子出列而战站,跪了下来,双手抱拳,“皇上,微臣愿请兵出征!剿灭三番!”那男子面容严肃,一字一字砸在人们耳朵里,铿锵有力。

玄烨眯眼看着那男子,“兵部侍郎席尔达?”玄烨依稀记得这年轻男子的阿玛似乎就是在战场上阵亡的,“你一介小小侍郎懂什么带兵打仗?”

“微臣自小熟读兵书,阿玛与玛法在世是也曾教微臣用兵之道,微臣有信心。”席尔达一脸的坚持,跪在地上直视着玄烨。

良久,玄烨突然笑了,“好,好一个席尔达,众位卿家好生看看,这才是我大清朝的好男儿,那些个只会平日里吹嘘自己怎么骁勇善战,怎么英勇过人的,朕听着一个个都振振有词的,怎么今儿倒是一言不发了?”玄烨扫了一眼殿下的人。

“行了,都跪安吧,朕乏了。”说罢,玄烨失望的摆摆手,起身便进了后殿,李德全也瞧了一眼那满堂的大臣,心中直是叹气,跟在玄烨身后亦步亦趋离开了。

玄烨走后,大臣们便炸开了锅,又对席尔达不屑一顾的,极尽讽刺之言,不过都是说席尔达会讨的圣上欢心,若真是带兵出征的话,一准儿被打得屁滚尿流,说得尽是些吃不着葡萄便说葡萄酸的话,福全与其他几位王爷听着,便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文臣武将,自己没胆子不说,还呲呲别人,当真是欠教训得很啊!福全没有理会边准备离开,却不想去年刚晋封了纯亲王的隆禧一时气不过,便冷笑一声道,“各位大人好雅兴啊,皇上还在为三番之事烦心,大人们却有心在这里说笑,当真是让隆禧长了一番见识啊。”

隆禧这话一出,众大臣脸色便都难看的紧了,只道,“不敢不敢。”便忙着出了养心殿。

“哼,都只长了一张嘴!以本王看,他们这么能言善道地不如主动请缨,凭着那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三番岂不是大功一件?”隆禧这话说得没有避讳,那些还没来得及走的大臣听了隆禧这话脸都成了酱紫色,只是碍着隆禧的身份不敢发作,只能低头装作没有听到,加快步子离开了。

“你也少说两句吧,我看你倒是比那些言臣还会说。”恭亲王常宁打趣道,见隆禧脸色不善,紧接着边说,“你如今说这些又能怎样,他们照旧该干嘛干嘛,有这精气神儿和他们置气,倒不如好好思量思量如何为皇上分忧。”

隆禧心知常宁这话不无道理,可是看着那些个白拿俸禄的大臣心中就来气,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撇撇嘴,率先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