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2)

但这是不吉利的话,她绝不能说出来。

睿王抚了抚女儿的头顶,对她们道:“放心吧,既然那大夫确有本事,我定会让她前来为你诊治。”

然则是否要把女儿送往鸿州,他还在犹豫之中,心道明日须得先派人查查那大夫的来历是否如禀忠所说的那般,继而下意识转头望了一眼窗外,才发现天色苍茫,逐渐到了黄昏时分。他虽是亲王,亦不能违反宵禁令,不然若是被政敌参上一本,实在是个麻烦事,立刻便要与凌禀忠告别,带着谢妙回府。

“叔父。”凌澄终于渐渐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握住谢妙的手不肯让她走,上前与睿王道,“天快黑了,街上风大,今晚您就让舍迦在这里住下吧。”

“如此也好。”

待睿王离开后,凌禀忠吩咐仆役抬来一顶小轿,送县主前往客房休息。走出花厅,谢妙来到廊边轿前,却迟迟未上轿,若有所思片刻,小声道:“符离。”

凌澄还在怨她竟对自己隐瞒病情一事,本想和她吵一架,又怕她的身体承受不住,纠结来纠结去,闷闷不乐地道:“怎么了?”

谢妙愈发轻声道:“阿父和伯父之前说的那几句话,你不好奇吗?伯父他是不是……是不是做什么事惹阿翁生气了?”

她的身份不方便直接向凌禀忠询问,本想让凌澄去问,哪知现在凌澄满脑子装着全是她,对别的事不再感兴趣。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阿父在京在家的时候,我还不是照样天天惹他生气?”

而凌禀忠从未真正责罚过她。

因此在她看来,阿翁对阿父也最多不过训斥几句。

“诶,舍迦你等等我,我倒是想再去问问阿父那什么长生谷,究竟在鸿州哪里。”

谢妙道:“伯父不是说那位九如法师是江湖中人吗?他对江湖恐怕也不会了解太多。”

这话提醒了凌澄,令她骤然愣住。

谢妙道:“你在想什么?”

凌澄道:“我们家也有一位江湖人的啊。”

谢妙道:“你是说……苏姨?”

她们口中“苏姨”全名苏英,本是一位江湖刀客,行侠四方,居无定所。五年前,苏英路过一处山野村落,在其中某户人家借宿,得其热情款待,因此又过两年,当她无意间重返故地,特意多绕了半个时辰的路,再次前往那处村落,为的就是看望那户人家的旧友,却在其他百姓口中得知她来晚了一步,那家五口人竟都在今晨被一伙盗匪杀害。

她纵马追上那伙盗匪,见他们总共不过十来人,仗着自己武功高强,毫无畏惧,单刀匹马杀了过去,要为惨死的无辜报仇。不承想那伙所谓的盗匪,实乃西蕃派来崇朝的奸细,被那户人家的一位老翁察觉出他们身份可疑,他们才不得已伪装成盗匪杀人灭口。

因他们个个都是西蕃的顶尖武士,苏英拚着不要命也只杀了九个,还剩下三人,她已无力举刀。幸在这时,在别处获得情报、得知有西蕃奸细潜入本朝国土的凌禀忠带兵赶到,擒住那余下三人,并顺便救下了苏英。

通过对那三人的审问,凌禀忠得知他们潜入大崇有两个最重要的目的,其一自然是为查探大崇朝廷的机密,其二则是前往长安暗中刺杀凌禀忠妻女,以乱他心神。

听到此处,凌禀忠果然心生慌乱。尽管凌府有不少护卫,但他们的武功都属中等,倘若今后西蕃或别的敌国异族再派高手前来行刺,行动又更隐秘一些……

苏英得知此事,为报答凌禀忠的救命之恩,主动提出保护凌夫人与凌小娘子的平安。

凌禀忠见她武功卓绝,猜她必是江湖里有名的侠客,如果永远留在凌府当一个小小护卫,岂不是埋没人才,令明珠蒙尘?

苏英只道我辈江湖中人有恩必报,你救了我的命,我为你做事是理所应当。

凌禀忠沉思良久,请苏英在凌府暂留三年,教导府内护卫武艺,若能将他们都训练成高手那是最好不过。

如今三年之期已过了两年,苏英早已成为凌澄极为崇拜敬重的长辈,平日里凌澄见到她总是十分欢喜,唯独今日此刻,凌澄却是带着满脸的不悦,敲响她所住房间的大门。

片晌,房门打开,从中走出一名腰悬长刀的女郎,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容色俊丽,神情本颇为庄严肃重,但瞧着门外那个皱着眉头的小家伙时,她反而笑起来:“听说凌将军已回京,你又和他争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