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2)
骤然听到最后那句小人君子,颜如舜不由得在心底长叹一口气,照着凌岁寒的脾气,她如何能忍得了别人将她骂为“小人”,估摸着又要和定山派吵起来。颜如舜已准备开口劝架,偏偏出乎她的意料,凌岁寒沉下面孔,眉目覆着一层寒霜,却不言不语,神色间若有所思。
胡振川又低头看向地上的尸体,沉声道:“但当初我们的约定,是你们抓到活的彭烈,让他交代一切,而不是拿一个死人来糊弄我们!”
“活的死的,有什么区别呢?”颜如舜只觉凌岁寒此时神情有些奇怪,不免多端详了她一会儿,压根不瞧胡振川一眼,但仍能同时笑着与胡振川对话,“反正彭烈犯下的是杀人重罪,即使把活着的他擒拿归案,他最后的下场无非就是被斩首示众,终究是要死的。”
“死人不能说话,他这一死,倒是一了百了,到底是谁劫走了他,更难查出来。”胡振川顿了顿,继续压着怒气对凌谢二人道,“当初我们可是说好,两位会查清此案真相的。”
颜如舜笑道:“胡将军不必忧心,我大概猜得出劫走彭烈之人是谁,杀死彭烈之人又是谁,保证你们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胡振川闻言甚奇,这才把注意力放到颜如舜的身上:“这位娘子是……”
颜如舜笑道:“在下颜重明,是凌娘子和谢大夫的朋友。”
胡振川愕然:“你说的是哪位凌——”
颜如舜道:“凌岁寒。”
胡振川又是一呆,他本以为在场除了凌岁寒与谢缘觉以外,其余人全是定山派弟子,哪知突然冒出来一个凌岁寒与谢缘觉的朋友,他双眼充满怀疑,将颜如舜从头到脚打量一遍:“哦?那么请颜娘子讲一讲此案的真相吧。”
“大概十来天前,我在城郊某处林子里闲逛,遇到一名男子身受重伤,躺在路边奄奄一息,求我救他一命。我见他身上全是刀伤,猜测他是江湖武者,但不知他正邪善恶,贸然相救,倘若救下个什么魔头,岂不是反而造下罪孽?因此我有意试探了他一番,才知他姓樊名鲁——”颜如舜慢悠悠地道,“胡将军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吧?樊鲁乃是江湖中有名的大盗,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我自然不会救他,却又好奇他到底是被何人所伤,继续试探他。据他自己交代,原来是他和他的同伙分赃不均,自相残杀,他的同伙死在了他的手下,被他埋尸在丰山之中,他一个人跑下山,跑了一阵,伤势越来越重,终究也难逃一死。”
胡振川越听越诧异:“发生这种事情,你居然不报官?”
“胡将军,我知道你现在穿的是官服,吃的是皇粮,可你毕竟曾经是江湖中人,你说说,从前你在江湖里遇到这种事,你会报官吗?”颜如舜笑道,“任何事,但凡与官府扯上关系,便会生出一堆麻烦,而我这个人生性懒散,最怕麻烦。反正,大崇律法好像也没规定,见着死人若不报官,就要被大刑伺候吧?”
既是凌岁寒与谢缘觉的朋友,哪怕此女其貌不扬,想必也不是普通人物。胡振川吸取教训,在尚未弄清楚对方底细之前,不敢再贸然得罪了对方,笑道:“自然不会。可是颜娘子今天突然和我讲这么多樊鲁的事儿,莫不是准备告诉我,与樊鲁自相残杀的同党,便是死在这儿的彭烈?”
颜如舜笑道:“樊鲁最常用的暗器,胡将军可有听说过?”
胡振川道:“火花珠?”
颜如舜道:“胡将军不妨再仔细瞧瞧彭烈的尸体?”
死去多日的尸体实在恶臭,胡振川拿出白巾捂住鼻子,才再次上前数步,将彭烈的尸体仔仔细细观察半晌。大多数江湖高手都是半个外伤大夫,正是因为他们看过、甚至受过的伤太多,胡振川自然能够分辨得出,尽管这具尸体身前的伤口确是“火花珠”造成,却不太像是致命伤。
那又怎么样呢?彭烈又不是他的亲人好友,只要能够顺利结案,真凶究竟是谁,并没有那么重要。他立即问道:“樊鲁被埋在何处,颜娘子还记得吧?”
颜如舜笑道:“才过了十几天而已,我当然记得。”
胡振川道:“那还得有请颜娘子带路。”
“好。”颜如舜点点头,爽快答应,继而望向凌岁寒与谢缘觉,“我们现在走吧?”
谢缘觉略一沉吟,目光犹对着凌知白,自始至终不曾移开,又轻轻唤了一声:“凌女侠……”
凌知白立刻道:“谢大夫何事?”
谢缘觉思索道:“贵派弟子此次前来长安不知是所为何事?大概会在长安停留几日?”
凌知白想了一想,只回答她第二个问题:“若无意外,至少会在半个月以上。”
谢缘觉道:“这半个月,诸位住在城中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