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 / 2)

沈盏道:“不止是‘一流’二字能够形容,他还曾是江湖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可惜,直到召媱横空出世,不仅刀法卓绝,性格更是特立独行,渐渐盖过了他的风头。他心有不甘,与其约战,却败在对方的刀下。那已是十三年前的事儿,不过那一战,召媱其实赢得艰难,同样受了不轻的伤,他才从召媱的刀下逃脱,从此恨召媱入骨。”

尚知仁了然道:“近来江湖风传,凌岁寒是召媱的徒弟?”

沈盏道:“不是风传,是事实。”

尚知仁道:“那么晁无冥现在何处?”

沈盏道:“霍阳到长安,路途遥遥,魏恭恩担心魏赫路遇危险,遂命晁无冥在其身边暗中保护。”

尚知仁道:“好,你派人将这位晁大侠请来与我一见。”

既然晁无冥的武功如此了得,由他来对付凌岁寒等人,想必是轻而易举。另一方面,尚知仁还希望借着晁无冥与召媱的仇恨,让他对收留凌岁寒的魏赫生出不满,归顺于自己。

从前的尚知仁自认为是朝廷大员,按理而言与江湖人士不会有什么牵扯,他便只雇了几个武功不高不低的剑客刀客作为暗卫,替他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直到最近凌岁寒惹恼了他,才令他改变想法——自己的身边,还是得需要绝顶高手。

岂料沈盏听罢迟疑良久,才缓缓地道:“藏海楼在江湖之中已保持中立多年,相公曾答应过我,绝不透露你我之间的关系。若让晁无冥知晓我在为相公做事,谁也不能保证他是否会将这个秘密传出去。何况……”她的相貌清如芙蓉,倏然又一笑,神态里的高傲都掩藏在了她的浅浅笑容里:“本楼在江湖的风评一向不佳,晁无冥对我必定有所戒备,我的邀请,他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这显然是拒绝的意思,尚知仁闻言并不恼怒,反而哈哈一笑:“你说得不错。”

谁不戒备沈盏呢?

尽管他与藏海楼合作多年,他对沈盏依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

智者通常亦是无情人,沈氏母女都有非凡智慧,也都重利轻义,跟她们打交道必须小心谨慎。其实沈盏刚刚那番话,尚知仁就有七分怀疑。

他在大牢里与凌岁寒有过接触,那女人个性顽强,受了那么重的刑罚,几乎命悬一线,竟始终无畏无惧,还敢和自己呛声斗嘴,如此桀骜之人,不愿归顺自己,又怎会选择投效魏恭恩?但尚知仁不敢赌,哪怕只有一分可能,他都不敢赌。魏恭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旦秘册落入其手,危害的除了他自己的利益,还有整个大崇朝的利益。

而关于晁无冥的情况,则是多年前沈韶烟还在世的时候告诉给他的消息,与今日沈盏所说完全一致,所以这一点不会有假。那么无论如何,他确实可以先和晁无冥见面谈谈话,再相机行事。

只不过,他究竟应该派谁与晁无冥联系,邀请对方前来尚府做客呢?

先前他私自带凌岁寒出狱之事,已经惹得圣人极为不满,政敌们正要趁机寻他别的错处。他思来想去,目前不能再派亲信替自己办事,忽然想到铁鹰卫的首领胡振川。

此人在朝堂上是个墙头草,既想讨好尚知仁,又想讨好贺延德,造成的结果是,尚贺两党的官员都不把他当自己人,倒是天子对他还算信任。恰巧因为近日长安城内的种种风波,圣人为表示对魏恭恩的关怀,知道魏赫明日将到长安,下令铁鹰卫出城保护,自己可以暗中嘱咐胡振川,让他到时悄悄给晁无冥递个话儿。

如此,纵使中途又发生意外,胡振川并非自己一派的官员,他做什么事都和自己无关。

一切安排妥当,只待明日天明。

浑厚的开门鼓声如往常一般在黎明悠悠响起,朝日的万千红光洒遍长安城东西两市及一百零八坊的各处角落,胡振川率领着铁鹰卫众官兵浩浩荡荡地出发。而就在他们走出城门的一刻钟以后,城内街上骤然出现一个独臂的白衣女子的身影,她的相貌与通缉画像里的刺客极为相似,带着满身的伤,跌跌撞撞来到大理寺的大门前。

另一边,在天还未亮之际,颜如舜则又易容为从南逻国远道而来的大法师,吩咐马青钢随她前往城外山林的一处“风水宝地”,布置法阵,灭除恶鬼。

马青钢留了个心眼,万一这位法师是个弄虚作假的骗子,目的是将自己骗到僻静地方谋财害命,他不能不防,遂命令马府的护卫们携带刀枪棍棒,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身旁。

城郊官道,胡振川驻足翘首,耐心等待魏赫的到来。

日光愈发明亮,远处青山叠翠,长风穿梭过林木呼呼吹来,一阵哒哒的马蹄声渐渐在风中响起,马背上一个青年汉子正扬鞭疾驰而来,随即在铁鹰卫众官兵的面前停下。胡振川只当他是个过路的老百姓,刚要打发他离开,他却忽然翻身下马,自报家门,自称是魏家的仆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