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严承州很健谈,普通话不算标准,带着点儿南陵方言的特殊腔调,滔滔不绝地聊起这些年南陵的变迁,聊起这些年遇到的新同事,聊起办过的案子、见过的人人事事。

程迩并非句句有回应,却也总是恰到好处地搭腔,眼里透着一丝不算浓稠的笑意,隐约夹杂着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怀念。

他和梁方叙是南山警校最后一届重培两年班出来的,毕业被分到赵队组里才二十岁,第二年就和赵队、严承州从重案调到了缉毒,其实共事不过三年时间,但是因为一起经历过太多生死磨难,情谊非同一般。

比起同事,他们更像是亲人。

曾经的四人剩下三人,逝去的人被永远怀念,活着的人虽然鲜少重聚,但心始终未曾离散,他们在不同的城市继续发着光和热。

余寂时的目光跟随着话题在两人身上徘徊,能够明显感受到程迩此刻状态的松弛。

后面严承州对梁方叙那边在查的案子简单提了一嘴,程迩巧妙地沉默躲避了话题,似乎不太愿意聊这件事。

吃完汤面已经将近九点钟,三人从酒店离开往市局走,一路的行走速度都很缓慢,像饭后散步似的。

特案组订了下午一点钟的航班回京城市,严承州原本想着难得见一次,想做东请特案组几人吃顿午饭,但时间确实太紧了,也就只得作罢。

洪波市难得晴天,碧空如洗,长街两侧低矮破旧的楼房被强烈的日光笼罩着,都显得高大了几分。小摊贩热络的吆喝声起起伏伏,从未止息。

上午特案组简单做了一些收尾工作,严承州刚到局里就被叫走了,带队出了个外勤,回来又是开会,似乎又遇到了什么要紧的案子。

将近十二点钟,特案组一行人刚刚抵达机场,余寂时从人群中一眼看到熟悉的身影,他正匆匆朝着他们奔来。

程迩似乎也注意到了来人,虽然依旧目不斜视,却稍稍缓了缓脚步,等梁方叙跑到他面前,才转头看向他。

“赶上了!”梁方叙扶着他宽阔挺直的肩膀,喉结滚了滚,大口喘着粗气,“你们要走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程迩冷笑一声,毫不留情道:“你谁啊,我们去哪跟你汇报?”

“……”梁方叙噎了一下,立即挪开手臂,嫌弃地拍了拍碰到他的衣袖,狠狠瞪了他一样,目光游移,”是严哥那边开会走不开,问我有没有空来送送你们,你以为我想啊。”

顿了顿,似乎怕程迩不信,他又自顾自地强调了一句,“是恰好有空而已!”

程迩一眼看穿,懒得戳破他,无奈地弯了弯唇,嗓音温和了几分:“代我向严哥告别,谢了。”

“你搞这么正式干什么?又不是再也不见,这两个月办案子都见了多少回了。”梁方叙冷嘲着,正想抬起手臂搭他肩膀,却发现他不知何时已经走出一段距离了。

不知为何,他盯着旧日搭档远去的背影,鼻尖发涩,回忆着三人这次短暂的重聚。他们各自忙于工作,似乎都没能坐在一起吃顿饭,更别说好好叙个旧。

想到这儿,梁方叙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心中暗骂自己矫情,可看人越走越远,却还是忍不住大声喊道:“喂,还会再见面吗!”

声音穿过层层叠叠的人群,传得很远,不少路人疑惑地看他一眼。

可始终没人应声。

他最终只看到那个背影高高抬起手臂,朝他晃了晃,不知道是在告别,还是回答。

第124章

飞机抵达京城市,正值春末的一场雨。

走出航站楼,扑面而来的就是绵绵细雨。没有暴雨的来势汹汹,也没有晴天雨的短促无声,细腻的雨丝轻而柔地降临人间,朦朦胧胧、如雾如霜。

雨持久也未曾骤然变大,随风欹洒,余寂时的背包里有伞,从包里取出拿在手里,却一直没用上。

同事们相互告别之后便走了,余寂时站在原地等,雨虽小但绵密,濡湿了衣服,似是承了雨水的重量,灰色的外套颜色都加深了几分。

程迩从停车场把车开出来,余寂时便拉开车门上车了。

赶上休息日,机场附近有些堵车,程迩修长的手掌有暇松开方向盘,拿起搭在车座上的干毛巾,递给余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