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2 / 2)

这人果然是个聪明人,十分清楚法律的漏洞,无论是直接组织策划、间接推波助澜,亦或单单只是纵容默许,都能完美地全身而退,逍遥法外。

一股沉重的无力感在室内一寸寸蔓延,余寂时垂眸,震惊之余只剩无奈。对付戴家良这种人,即便掌握再多线索,也难以将其势力连根拔起。

他余光瞥见郝阳放在桌上的手掌,拳头松了又攥,攥了又松,每个人都神色阴沉,胸腔憋着一口郁气,无处发泄。

程迩却忽地耸了耸肩,双臂倚叠在脑后,懒洋洋地后仰,椅背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动不了他又怎样?”他语气慵懒,平静无澜,话音一顿,眼神陡然犀利,“无论如何,他都休想在咱们手上占到一丁半点儿的便宜。”

余寂时抬眼望去,只见程迩眉梢轻挑着,神态一如既往傲慢、游刃有余,莫名让人感到心安。他心下稍定,下意识转头看向窗外。

厚重云层缓慢游移,此时天光乍泄,灰蒙的天幕被割开一道裂痕,远山轮廓在薄薄雾气中渐渐显了形。

第197章

此时,另一边,市局技术部经过严密排查,层层筛选,初步锁定了一些符合凶手外形特征的可疑人员,最终向特案组呈递了一份包含四十三名嫌疑对象的名单。

特案组接过这份名单后,就展开进一步调查,进行第二轮筛查工作,这工作一做又是大半日。

由于案件线索匮乏,仅凭模糊的外形特征很难精准锁定嫌疑人,并且这份名单所列人员大多与案发小区关联性不强,经过重重筛选、反复比对,依旧有犯罪嫌疑的人几乎为零。

排查工作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结果却不尽人意,这让特案组几人包括重案队同僚都不可避免地感到疲惫。

换班的间隙,余寂时重新梳理一遍案件材料,细致读了一遍小区居民的笔录材料,里面的证词内容琐碎繁杂,有效信息寥寥无几。

朱宽居住的老旧小区位置偏僻,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四成是深居简出的独居老人,凭实力闭门不出;四成为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案发时尚未归家;仅余两成才是长期定居的原住居民。

在凶手作案的时间,几乎大部分人都闭门不出,况且凶手早已规划过路线,能躲避掉人群实属正常。

多年来,小区里都未发生恶性命案,导致居委会疏于防范,对监控室盯得不紧,这确实在所难免。凶手此番作案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但绝对也缺不了细致的规划和准备。

这案子确实像是针对朱宽而来,至于刘长瑛与卢庆被杀害于近郊的废弃工厂,实在是令人费解。

两人能坐到那个位置,也绝非简单角色,理应具备高度警惕心,却仍被诱至南山市,简直太过蹊跷,余寂时实在好奇,镜子究竟是用了怎样的话术引导两人来到邻市这样荒僻的地方。

每翻阅一次卷宗,便有新的疑点浮现,余寂时思绪纷杂,一时恍惚,直到热水灼喉,呛咳连连,思绪才被猛然拉回。

他喉结艰难滚动,咽下一口唾沫,将喉间那股刺痛感强压下去,合上卷宗的刹那,办公室的门正巧被推开。

消失一下午的程迩终于回来,不知何时已经在身后站定,逆光而立,手臂随意交叠,轻轻搭在椅背上,修长的指抬落间,在余寂时肩头轻轻一敲。

“该出发了,去见见我的那位,”他嗓音里含着笑,眼底却一片冷凝,尾音一顿,语气微妙,缓缓吐出极尽讽刺的字眼,“老朋友。”

五点半钟,南山市暮色正浓。

霞光如血,将云层层叠叠晕染,如同燎烧着的一簇簇焰火,将整座城市都烧成橘红色。远处,一只孤鹜振翅而飞,在浓艳的天色中划过一道弧,最终隐没于青灰色的山峦之中。

接近市中心,车流停滞不前。

中学门口挤满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十分刺耳,车流凝滞,寸步难行,两人被困在车阵中,足足耗费了半小时,才艰难地驶离这片堵车路段。

悦色ktv的总店矗立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南山市最大商圈的核心位置,四通八达,众星拱月。

整个店面占地极广,通体金黄,外面镶嵌着水晶装饰,在夜色中流光溢彩,极尽奢靡,活脱脱就是一座用真金白银堆砌而成的销金窟。而这副华丽皮囊,不知遮藏了多少肮脏交易、掩盖了多少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