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2)
崔令仪也不急着打断他,还端起茶盏,吹散浮在上头的茶叶,饮了一口。等慈剑屏说够了,她这才慢悠悠地道:“慈郎中,我听说,看病一样讲究个缘分。缘分到了,什么沉疴都能医好,若是缘分不够,即便是一样的病下一样的药,也医不好。”
“哪有这种说法?”慈剑屏道,“看病讲究缘法不错,可一样的病下一样的药,焉有治不好之理?不过是每人病因不同,即便是同种病,用药的分量也需要根据人的体质变通,怎会治不好?”
“这么说,慈郎中对自己的医术非常有信心了?”
“那是自然。”慈剑屏面露得色。
“那敢问慈郎中,依我看杨王氏也不过就是患了一个伤寒,可是慈郎中前前后后给她治了一年了,至今都没有好,这是什么缘故?”
崔令仪撂下茶盏,饶有兴趣看向他。
慈剑屏先是面露惊惧,紧接着又努力在心中说服自己,等他心理建设做完了,又是梗着脖子开始跟她犟嘴。
“你这小娘子,我与杨夫人的事与你何干?我跟杨夫人,一个未娶,一个孀居,有所来往再正常不过了,最近我还准备向她提亲,怎么了,《周律》不许?”
“《周律》倒没说不许。”崔令仪道,“但她儿子不许,她儿子不愿成全你们这一双老鸳鸯,这可怎么办好?”
慈剑屏道:“杨牧只是暂时不了解我,本朝风气封闭,女子改嫁不多。但前朝女子再嫁稀松平常,这不也颇有古韵风雅意味。我也答应他等我跟他娘成婚以后搬离上京,到那时谁还知道她是再嫁?”
崔令仪问:“杨牧答应了?”
慈剑屏道:“他已经答应我说考虑考虑,我想他再过几日一定会松口的。”
崔令仪又问:“既然你与杨夫人有情,那她为什么还要磋磨儿媳?她儿媳甘云也算端阳长公主手下得力干将,我看她如今已生生要被磋磨死了。”
第32章 第32章琵琶别抱
慈剑屏立即问:“我说你们怎么把我弄来这里,可是甘云受不住了,使人把她给告了?”
“她对甘云确实太过严苛,但我作证她一定是出于一片好心。甘云年轻,家里家外的事情还当不起,她如此对甘云也是磨炼。否则日后她改嫁给我,再不能照顾杨牧,难
道要让杨牧受苦?”
崔令仪不禁扶额。
“真是一对恶公公恶婆婆。”她感慨道,“甘云遇见你们,可谓倒了八辈子霉。”
“真是甘云把我们给告了?她怎么这样没良心?不过是因为她背靠端阳长公主这棵大树……”慈剑屏道。
“假如是呢?端阳长公主下令抓人,难道你还要去找长公主理论?”
慈剑屏道:“那我可就要找甘云说道说道了。”
“你不必说道了。”崔令仪道,“左右也没什么道理。我不妨直接告诉你,杨王氏死了,我正在调查杀她的凶手,我觉得跟你脱不开关系,否则也不会教人带你来了。”
“谁死了?”慈剑屏问。
崔令仪好脾气地再重复一遍:“杨王氏。”
“就是杨牧的母亲,甘云的婆母,你的相好,杨王氏。”
见他仍是反应不过来,崔令仪道:“你要是不相信,可以跟仵作去认尸。”
她瞥了一眼堂下的仵作,那仵作立刻道:“是。”
杨王氏有琵琶别抱之意,此事在杨牧看来或有不妥,也许杨王氏还与慈剑屏珠胎暗结,但这都不是杨牧杀死她的理由。一般的杀母案中都伴随着儿子对母亲强烈的情感和经济依赖,但杨牧婚恋较为正常,看不出其中明显的倾向性。
有周一代,民间寡妇改嫁仍属常见,守丧三年后可自主改嫁。然士绅阶层对“贞节”的舆论压力渐盛,且《周律》中明确指出寡妇改嫁不得带走夫家田产,但自己的嫁妆是可以带走的。
难道为了钱财,杨牧竟然能对自己的母亲下此毒手?
崔令仪正想着此事,谢珩正巧急匆匆地推门进来。
“我得到了新的口供。”他道,“杨王氏和赵王府上的李嬷嬷是同乡,也是闺中好友,当年杨牧入伍,也是赵王引荐的。”
“赵王?”崔令仪一怔。
怎么又扯到萧临渊身上了,原著也没有写过这档子事啊。
“李嬷嬷现在何处?”崔令仪问。
“李嬷嬷已经自尽。”谢珩道,“当日你识破是萧临渊指使李嬷嬷给赵王妃下毒后,此事闹到陛下面前,是李嬷嬷把全部事情揽下,极力证明赵王无辜,以至于当场自尽,使得此案不得不就此结案。”
“那李嬷嬷可还有什么家人?”崔令仪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