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父亲舍不下富贵、有权势的外祖父,舍不下年轻貌美的母亲,却也舍不下远在家乡的心上人。母亲性格和婉,最终可怜那女子无端端等了父亲这许多年,还是点头答应让她进门。”
“谁知那女子并不好相与,她进门之后先是仗着父亲的宠爱夺取管家之权,将我们母子赶去偏远的院落。而后她有孕,为了让她儿子成为唯一的继承人,指使下人给我下毒,却不成。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给我骑惯的小马下毒致其狂暴,险些把我甩下马背。母亲为了保护我,去求了皇后娘娘,求她把我接进宫中做太子伴读,却绝口不提自己在府中受苦。”
“你也知道公主殿下颇得陛下爱重,允她与皇子一同进学。皇后那时见我年岁太小,让他们姊弟照拂于我,也是从那起,我与他们熟悉起来。你如今问我究竟是谁的人,我只能说还没到我站队的时候。若有一日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朝野必将动荡,血流将入江河。”
崔令仪追问:“那夫人……也就是你母亲,她后来怎么样了?”
谢珩失笑:“我以为你不会感兴趣。”
“我母亲是个在传统女德教育下成长出来的人,跟你教的那些女德不同,她是真的凡事可以忍让,打落牙也往肚子里咽。那女子无论如何羞辱她她也不反抗,甚至多次见到皇后与外祖父都不肯告状,我也问过她要不要和离,她却斥我不孝。”
“罢了她又说,《周律》之中又有哪条法律能允许女人和离呢?我从那日起才开始读《周律》,我才知道世间诸多不平之事可以从《周律》中找到解法。可确实又有连《周律》都解决不了的,比如我母亲的苦难。”
“后来我母亲抑郁成疾,过身了,她死时才二十八岁。”
崔令仪问:“那令尊怎么样了?”
“我自母亲去世后就跟他没什么往来。”谢珩冷淡道,“如今我已官至大理寺少卿,他还在翰林院做一个六品小官,每日读书修史,也算乐得自在。”
“那他没有再找过你吗?”
“想他也无颜再面对我。”谢珩道,“母亲去世之后,公主和太子一起陪我去讨要母亲的嫁妆,他不敢不给,却不想其中有相当规模的金银宝物不见了。最终是那女人站了出来,说是她挪用了,如今她一没钱二没物,要么我们就这么抬回去,要么就带着她的命一起走。”
“我母亲新丧,无意于她争辩。我们将剩下的嫁妆一起带回穆府,想必外祖父也很后悔当初为何将母亲许嫁给我父亲,想必他如果知道父亲待母亲不好,是无论如何也要教她和离的。但是逝者已矣,我们如此不相往来,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
“那女人没有想到,谢家的荣辱并不系在你父亲身上。你母亲去世了,她就什么都得不
到了。”崔令仪叹道。
谢珩垂眸看向崔令仪:“崔令仪,或许你早生个二十年,我母亲就不会死了。”
崔令仪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他,许久她向他张开怀抱。
“来,我抱你一下。”她道。
谢珩一怔。
她却不由分说将他按在自己的怀中。许久她道:“但我想,你母亲不对外讲你父亲待她不好,并不是因为她传统,也不是因为她软弱。”
“而是因为她爱你。”
“她不愿意让你背上忤逆不孝的骂名,不想让你的人生有瑕疵。”
谢珩怔住。
“如果你母亲早知道嫁给他是这样的结果,也一定会嫁给他的。”
“我想她在九泉之下见到你如今,也一定会为你骄傲的。”她双手拢住他的肩膀,在他的后背之上轻轻拍打,“你是令她最骄傲的儿子,也是她在这世上最爱的人。所以我想她一定是不会后悔的,但如果能在有了你以后就跟你父亲和离,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去父留子,你知道吗?”崔令仪问,“我知道你们这里有去母留子的,但实际上孩子和母亲是永远亲密相连的整体,而父亲相较之下,其实更容易抛弃。”
“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天下会有很多很多像你母亲一样的女子,即使重新来过,也舍不得自己宝贵的孩子。”
许久,谢珩喃喃问她:“那样应该怎么做呢?”
“修改律法。”崔令仪道,“赋予女人自己选择未来的权利。”
夏天穿的衣服太单薄,崔令仪感觉自己的肩头无声地洇湿了一小块。
那应该不是谢珩面部肌肉痉挛在她肩膀上流出的口水,而应该是他的眼泪。
翌日一早,大街小巷之中就像炸了锅似的,人人都在讨论今日早朝上的场景。崔令仪本来还以为是赵王萧临渊的身世、杨牧杀母案之类的。阿阮探听来以后向她汇报,连她都被惊掉了下巴。
无论什么宫闱秘辛……都被一件事情的光辉遮掩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