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2)
然而此事还有诸多疑点,不能简单通过尸检报告就这样简单推论。若乔可真是因被强迫而记恨穆从南,那为何要选择在纳妾宴这个特殊时刻下毒?而且,一个普通侍女又是如何得到如此精巧的鸳鸯壶?
崔令仪正在思量,樊明手下的一名捕快匆匆跑来,向樊明汇报:“头儿,我们查到那鸳鸯壶颇有来历啊。”
“什么来历?”樊明发问。
那捕快道:“此鸳鸯壶并非我朝之物,而是汉代的九曲鸳鸯壶,如今失传已久,已经没有人会打制了。我把鸳鸯壶的纹样拿给城中几家巧器铺的老板一一看过了,人人都说没做过,也做不出。”
樊明转头看向崔令仪:“你不是说从壶的来历能查出线索吗?现在又断了,你还有什么主意?”
崔令仪问:“这么说,巧器铺的老板都说这鸳鸯壶乃是汉代之物咯?”
那捕快道:“是的。”
崔令仪径直道:“这供词不可信。金陵城中的匠人不会打制,不意味着上京城、广陵府、姑苏城……都不行,而且你们看这鸳鸯壶做工细致,毫无氧化痕迹,它必定是新制的。”
那捕快问:“崔小姐,何谓氧化?”
崔令仪沉默了片刻,随后道:“氧化的意思是金属制品放的时间长了都会变黑腐朽,尤其假若这是汉代之物,必定已经非常破旧,无法使用了。”
樊明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你说这壶是新制的,可有证据?若只是空口无凭,可不能随意质疑匠人的供词。”
崔令仪不紧不慢地拿起鸳鸯壶,指着壶身一处极为细微的刻痕道:“你们看,这里的刻痕清晰锐利,若是历经岁月的汉代古物,刻痕边缘不可能如此规整,必然会因时间的摩挲而变得圆润。而且这壶身材质虽刻意做旧,但仔细观察,仍能发现质地与真正汉代器物有所不同。”
谢珩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崔小姐所言有理。”
樊明脸色涨红,冷哼道:“哼,就算如此,也不能仅凭这一点就断定他有问题。不过既然崔姑娘这么肯定,那我便派人再审问那些老板看看,看看能否问出些有用的东西。”
崔令仪道:“不必这么麻烦了,他们或许是真的不知道。”
“那这下子该怎么查啊?”樊明问道。
崔令仪问:“
敢问洛娘子,穆三的姬妾中,有哪些是从外地来的?”
第62章 第62章三妻四妾
“你这话什么意思?”樊明立刻问,“你是觉得,害死穆三的有可能是他的妻妾?”
“这怎么可能呢?”樊明道,“女子孱弱,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机手段,何况她们失去夫主,如今该有多难过,崔氏,你同为女子,怎好这样质疑逼迫?”
崔令仪白眼翻上天。
“你破你的案子,我破我的案子。”崔令仪道,“请你不要再跟我说话了好吗,倘若你真有能耐,你就比我先破案,犯得上在这里我说一句你顶一句吗?”
“你这是要跟我比赛了?”樊明问。
崔令仪问:“怎么,不敢吗?”
“比就比!”樊明立即道,“只是比赛总要有些彩头吧?”
崔令仪冷冷一笑:“谁输了谁就跪在谁面前叫爹爹,好不好?”
樊明脸色一黑,随后道:“你爹我是当定了,呵,我还能比不上你这小女子?”
只见他满目自傲,全然不把崔令仪放在眼里,仿佛破获此案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立刻起身展开部署。
终于清静了。
崔令仪扭过去看向洛香寒,道:“请娘子据实以告。”
洛香寒思索片刻后,道:“算上如霜,夫君一共是有一妻五妾,我乃金陵人士,像如霜,是哪里人士已经不可考。只有一位林氏,是从益州府而来,不过她入府尚不足半年,一直深居简出,甚少与人往来,我跟她也不大相熟。”
“益州?”
崔令仪心中有了计较:“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叫他们几个都过来吧,我也想见见她。”
洛香寒轻声道:“这位林氏,恐怕此刻不好惊动。不敢瞒过崔小姐,她如今身怀六甲,实在经不起冲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