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赵金柱垂头受教,赵氏忙将她爹拉进堂屋:“行,咱们就在家吃,我这就去做饭。”

“金柱啊,你去把珍珍跟你姐夫喊回来……”

“别喊!”老太太连忙拦住了:“可不敢耽误他们念书!”

赵老爷子颔首附和,在他们眼中,读书那可是顶顶重要的大事儿。

赵老太太稍微坐了一会儿就去灶房帮闺女忙活,看见闺女日子过得好,她心里也就舒坦了。

当年啊……

当年家里也是太难了,不然她也不会乐意把三闺女嫁给袁老二这个混不吝。

这些年她一直都很愧疚。

谁知这人的命真的是很不可说,谁又能想到她们一直以为嫁得最差的三姑娘如今却是日子过得最好的呢。

“大姐二姐她们还好吧?”赵氏一边儿切菜一边儿问老太太,老太太说:“挺好,日子就那么个过法。”

“这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好了,你想啥时候再跑骡车?”

“十五就跑,十五那天县里有花灯,肯定老多人想去县里看热闹。”赵氏道。“前儿珍珍爹还说呢,说让人给金柱带个信儿,让他来一趟家里。

珍珍爹说想当面儿嘱咐他,让他去进点儿新奇的小玩意儿,正月十五好好地卖一天。”

“姑爷好啊,姑爷啥时候都想着金柱。”赵老太太叹道,“初二的时候你咋没回来?是家里有啥事儿绊住了?”

“可不咋的!”赵氏把老袁家发生的事儿跟老太太说了一遍,又把李氏跳河被珍珍救下来的事儿说了一遍。

“哎哟,我的珍珍可还好?那么凉的水她咋就说跳就跳?你们训她没有?往后可不敢这样了!”老太太被吓得不行。

“没事儿,你外孙女儿皮实着呢,一个喷嚏都没打!”

“倒是李氏发了高烧,珍珍心善,待她好了就让她她去顾家帮工去了。”

赵老太太拍了拍胸口,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其实啊,这回娘来找你,还有点儿别的事儿。”

第91章 教育老爹

其实也没啥大事儿。

赵老太太就想让珍珍或者是袁老二抽空教教赵金柱认字儿,然后赵金柱在他们家住一段时间。

“……我寻思着晚上就让他在你家堂屋睡,几张凳子并在一起,铺床褥子就能睡了。”

“等珍珍爹回来我问问他!”便是赵氏觉得不是啥大事儿,但她习惯了事事以袁老二为先。

“这是应该的!”赵老太太笑眯眯地道,心说难怪三姑爷稀罕她这个三闺女,她这个三闺女其实不聪明,但她在夫妻之间的关系中却十分地拎得清。

晌午吃完饭,赵老头儿跟赵老太太就在赵氏的带领下背着一背篓的东西去了顾家,赵金柱没过去,他留在袁家守门儿,顺便帮着砍了一些柴火,还把院儿给收拾了。

赵老太太想看外孙女,结果外孙女睡午觉了,她心里很失望,不过也拦着赵氏不让去叫醒小丫头。

“她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睡点儿好,可不敢吵她!”

“您看您来就来,怎么这么客气啊!”古氏瞧见赵老头儿往外拿了好多东西,很是不好意思地道。

赵老太太笑道:“都是自己家种的东西,不值钱,我也知道您家不缺,不过是个心意,还请您别嫌弃。”

“哪儿能呢!”顾秀才道,他跟赵老头儿说话,古氏就去屋里捡了几包点心出来打算让老两口带走。

老两口瞧着她拿了东西出来,站起来就慌忙告辞走了,古氏跟顾秀才追都追不到。

“亲家亲家母别见怪,我爹娘就是这脾气!”赵氏跟两人说了两句儿,就连忙去追自己个儿的爹娘。

晚上袁老二跟珍珍回来,赵氏把一包花生糖给珍珍:“你姥爷给你买的。”

珍珍接过来尝了一颗,脆脆香香的还很甜,她很满意,于是给赵氏和袁老二一人喂了一粒儿就收起来了。

“姥姥姥爷怎么没留下来住?”珍珍问,她挺喜欢姥姥姥爷的,两个老人很疼她,每次见到她笑得可慈祥了,不像袁家的老头老太太,看她跟看苍蝇似的。

不过她也不稀罕他们就是了!

“住不下呀!”赵氏道。

珍珍歪头想了想,就跑去自己屋里,等她再跑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锭金子。

她将金子塞给袁老二:“爹,再修几间房子吧!”

袁老二一把抓住金锭,然后塞嘴里咬了一口,是真的!

“你哪儿来的?”袁老二将金锭子塞自己的袖子里就问。

珍珍道:“小哥哥给我的!”

“不过女孩子不可以花男孩子的钱,等我挣到钱了会还给小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