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2)
说句不好听的,宫里有司天监吧?
司天监的人都没有预测出永州三府有洪涝灾害,凭什么六皇子就能精准预测?
我们读书人,书读得多就该明事理,遇到事情自己且先想一想,万万不可人云亦云。
我想,陛下之所以没有严惩六皇子,也是有这部分原因在里头。
我这番话出自肺腑,不管你们觉得我说得对不对,我都是这么认为的!”
有人轻哼道:“怎么说他都是皇子,有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是皇子他受天下百姓的供奉,就该想方设法救百姓!”
“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哪怕是先偷偷传些流言出来也好啊,也能叫大家伙儿警醒些啊,总不至于死那么多的人!”
“你也别拿钦天监说事儿,钦天监也就是测测吉凶,根本就不能预测天灾,他们要是能预测天灾,皇上可就省心了!”
“再说了,六皇子又不傻,要是消息不确定,要是给他提供消息的人他不能够信任,他能耗费这么大的工夫折腾么?”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孙胜啊,你就别替六皇子解释了,人家也不在这里,你这般表现也没人看啊!”
同窗们的反应让孙胜很满意,他做出一副气愤的样子,转头就问旁边顿足的六皇子等人:“我这番见解,不知高公子是怎么看的?高公子你来评评理!”
六皇子笑道:“我认为你们双方说的都有错。
我若是六皇子,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会坐视不理。
这天下所有的事儿都跳不出‘规矩’二字!
六皇子知道这件事之后应该先向皇帝陛下禀报,由皇帝陛下和朝堂上的大人们来决定要不要公开这件事,也要由皇帝陛下和朝堂上的大人们来安排这件事,他只是个皇子,并且还没有领差事。
也就是说,他本身是没有资格来管这件事的!
没有皇帝陛下的准许就将不可能确定的消息传出去,这叫散布谣言。
若是引起恐慌激起民变,不是他一个皇子能承担得起责任的。
至于说兴修水利,购买没有熟透的粮食,只要没有经过陛下的同意,那就是私人行为,不管会不会发生洪灾,他提前购买地里没有熟透的粮食都叫毁坏青苗,这是大靖律法所不允许的。
故而,六皇子这次在我看来,是真的做错了。
他不该兴修水利,也不该购买百姓们田地里尚未熟透的粮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法不容情。
不然谁遇到一点儿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事情就不顾国法乱来,那大靖就得乱套。
毕竟什么山野老农的话是真是假谁能辨认?
六皇子这次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真发生了洪灾,若是没发生洪灾呢?
若没发生洪灾,他可能会被弹劾到身陷囹圄……”
众人:……
这个人说话怎么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呢?照着他的意思,六皇子这次就该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看着永州三府的民众遭灾呗!
于是大家纷纷出言谴责他,说他心太冷,还说他们觉得六皇子做得对!
孙胜:……
为啥他说的时候这些人都不怎么认同,可六皇子一说大家就纷纷改变了想法?
第227章 孙胜落井下石
六皇子说完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孙胜连忙追上去,好不容易勾起话题,他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
这会儿回味六皇子的话,孙胜觉得六皇子是被伤心了,所以才会那么说的。
换成是他也是啊,早知道就什么都不管!
不管就没事儿!
孙胜追着几人到县学门口,就见有人将六皇子等人拦住,跟他身边的伴读柳翟鞠躬说话。
他忙小跑过去。
就听见那人焦急地道:“柳公子,您快去瞧瞧吧,珍珍姑娘被欺负了!”
柳翟和六皇子都变了脸色:“被谁欺负了?”
来人焦急地道:“前头那个坏了事儿的孙县令家,他们家少爷的两个舅舅。”
“您快去瞅瞅吧!”
“走!”六皇子不等柳翟开口,就沉声道。
孙胜闻言心中大喜,这真是……真是老天都在帮他!
哈哈哈哈!
但他脸上却摆出一副担忧之色,上前插话道:“那家人我知道,从根儿上就烂透了,家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没一个好的!孙裕的两个舅舅仗着手里有两个钱经常欺凌弱小,他们两人跋扈得很……”
来人能求到六皇子身边的伴读面前,显然被欺负的人跟六皇子等人认识。
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他怎么能错过?
公孙羿吊儿郎当地问:“怎么,你认识那家人?你跟那家人是什么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