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2 / 2)
他满意地笑了:“朕的确没有看错他。”
“行吧,等他进了翰林院领了差事,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办吧,不过由你这个太子总负责!”
“另外,你再去翰林院和国子监挑两个老大人协办,这是积攒名声的大事,也是你这个太子施恩的好机会!”
太子连忙撩袍子跪下:“父皇,这是父皇之恩……”
皇帝让他起来:“好了好了,自然是朕的隆恩,不过也是你这个太子给他们机会,朕老了,江山早晚是你的!”
太子落泪:“儿臣……儿臣叩谢父皇!”
皇帝说他:“你是太子,怎么动不动就掉眼泪!”
太子道:“因为爹对儿子太好了,什么都替儿子着想,儿子就……就不知怎么回事儿,眼泪不听话。”
一声爹把皇帝的心都给喊软了。
他不禁想,他这么多的儿子里,恐怕也就眼前这孩子既把他当皇帝,又把他当爹。
不然,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儿子做这个太子,在所有太医都宣布他没救了的时候,会高高兴兴地给他准备后事,而不是跑去找个民间传闻中的小神医来给他治病。
要知道,若是这小姑娘治不好他,朝中那些个不安分的人一定会以此为攻讦太子的借口,想法子把他搞下去,换个人当太子继位登基。
“珍珍说朕即便是康复了也不能操劳,将来这国事还是要你多用心,实在是决断不了的再来问朕。”
“等你能独当一面了,朕就禅位与你,你做皇帝,朕做太上皇!”
第341章 碰瓷
太子能应吗?
不能!
太子只能诚惶诚恐地跪下:“父皇,儿臣还年轻,担当不了大任,父皇身子骨不好就好好养着,您要儿臣做什么儿臣就做什么,您是大梁的顶梁柱,您……”
“父皇……”
皇帝知道自己把太子吓着了,就叹了口气道:“你起来吧,父皇老了,你得为父皇多分忧。”
太子站了起来:“儿臣自然愿意为父皇分忧,只是父皇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来吓唬儿子了!”
皇帝没接这道茬儿,他转头说起了顾遇。
“这孩子怕是动了真怒,不然也不会不管不顾地跟顺王府对上,珍珍这小姑娘他看得太重了!”
“不过也好,有软肋的人用起来才放心。”
让顾遇去办借阅书肆的事儿,也是变相地在保护他,让他在这段时间里远离官场纷争。
等到借阅书肆开办起来,皇室的声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税收的事儿也该慢慢提上日程。
那个时候,顾遇有大用处。
……
珍珍第二天一大早给皇帝扎完针就去另外一处宫殿找曲神医,曲神医盯着这头不得空,珍珍把榜眼夫妻的脉案给他看,还把当时的情况跟曲神医说了一通。
两人就着脉案讨论了一番,又设想了几种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并一起指定了针对这些危急情况的抢救方案。
接下来珍珍每天都会把榜眼两夫妻的脉案拿来跟曲神医讨论,同时也会跟太医院的其他太医们讨论,太医们都很积极地参与进来,不用在宫中轮值的还会跟珍珍一起去状元楼去看榜眼两口子。
给他们把脉,看伤情的恢复情况。
毕竟这种病他们见得多,但是这种处理手法却是没见过的。
在榜眼娘看来,珍珍每天都会带着太医来给她儿子儿媳看病,真真儿是她们家的大恩人,是真心实意想要救她儿子儿媳的命。
而她的儿子儿媳,也终于在第三天醒了过来。
老太太高兴地把满天神佛都谢了个遍,还跟珍珍跪下,被珍珍眼明手快地搀扶住了。
“榜眼郎跟夫人算是暂时脱离了危险,接下来还得好好配合治疗,身体受了这么大的创伤,他们以后的身子骨肯定会比正常人弱很多。
需要好好将养,嗯,您的儿媳不能生了,正好您的儿子需要在房事方面节制,就别想着子嗣单薄,要多纳妾开枝散叶。
别到时候枝叶没散开,反倒是损了榜眼郎的寿数!”
老太太听着珍珍的话不停地点头:“我记住了,往后看紧他,不让他有别的女人!”
珍珍又跟老太太道:“除了这方面要注意,还需要注意的是他的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不能饿着,也不能撑着,一顿就吃个七分饱就行了。
饿了用点儿点心,还不能沾酒,不可食用大油的食物。
他毕竟是切了一截儿肠子,如今命保住了,但肠胃就弱了不少,万万经不起折腾了!”
“嗯嗯,老身记住了,多谢珍珍姑娘提醒!”
“老太太,您儿子儿媳要排气,就是放屁之后才能喝点儿白粥,特别是您儿子,一点儿油星都不能沾染,您儿媳妇要多喝鸡汤补补气血,汤要把油给撇掉……